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郗棠回到西苑,发现郗桐已经在屋中等她良久。

    他满面愠怒,“去哪儿了?”

    “宁府。”郗棠慢条斯理在他对面坐下,“次兄来找我做什么?”

    “你去宁府做什么?”郗桐一时谨慎,见他这副模样,郗棠心底已经有了几分猜测,“次兄知道宁璨以死相逼要和我退婚是吧!”

    郗桐垂眸,避而不答。

    他将带来木箱打开,取出里面的瓶罐,一一置于案上,“祖父让我教你烹茶。”

    郗棠不愿,“不喜欢喝,不学。”

    郗桐言辞激烈,“你已经议亲了,学不好这些,将来后患无穷。我不管,你必须跟着我学!”

    “宁璨的事你就是知道,为什么不告诉我!”郗棠怒了,若非嘉晏告知她,她就要真的被次兄瞒住了。郗棠不在乎宁璨的生死,但他既然有以死相逼的决心,就必然只是试探。

    男子和女子不同,宁璨还有另一种选择——离开宁家,自立门户。

    宁璨可以死,但绝不能离开宁家。

    没了这桩婚约,她要怎么办呢?

    郗桐抬眸,“他把这婚事退了,你的颜面往哪儿放?”

    心底熊熊燃烧的怒火,猝不及防被盆凉水浇灭,郗棠鼻头忽然一酸,倔强道:“这是我的事。”

    郗桐望着眼前眼眶微红,目光执拗的妹妹,“你不会嫁给宁璨是吧?你在谋划什么?”

    “什么也没谋划。”郗棠再望向郗桐,眼底已经一片平静,“我只希望咱们家所有人都好好的,无病无灾。”

    郗桐打开瓶罐,向郗棠介绍煮茶的材料。

    郗棠不知怎么脑海中浮现白日嘉晏的无礼,心中烦闷,更没有学煮茶的心思。郗桐见她一副心不在焉,不免多说了她两句,郗棠脾气也不好,兄妹俩一时吵了起来。

    正吵着,云胡急匆匆从外间快步走进,“公子,女郎,大公子出事了。”

    大业行九品中正之制,中央派出中正官,品评士子,再由司徒府复核,交由吏部量才授官。九品中正制,改革前朝察举制弊端,由中央中正官评定士子,而非地方乡闾。压制朋党浮华和私人操纵选举,将选举之权控制在朝廷手中。

    文皇帝时,为扩大士子入仕途径,许两千石以上官员举荐名士。为了扩大自己的声名,有人举荐,士子们相互结交,彼此夸赞,营造浮名。此举招来了一些实学士子的反感,自发结社,评议抨击。郗棠参与过的鉴文会,便是其中之一。

    鉴文会起初只点评文章,后来逐渐演变为朝政的点评。年轻气盛,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将天地改变成自己理想的世界。

    他们模仿前朝士人清流派作风,互相品评,起了很多名号。因与会青年才俊多半出身勋贵,很快便引起了皇帝的注意。由御史上书,建议遏制名士们交游标榜、臧否人物、以名取士的风气。皇帝听从御史建议,下诏将嘉玄、郗郴、卫熙等鉴文会元老全部禁锢,终身不得再入仕。

    郗郴所有官职,全遭罢黜,与平民无二。

    他将自己关在屋中,不愿出来。

    郗棠与郗桐守在东苑门外,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安慰。

    郗太傅、郗父和成夫人在书房中商谈了许久,过了许久,成夫人从书房中走出来,来到东苑门口,见两兄妹在这,对他们道:“你们这段时间,多陪陪兄长。尤其是元元,多陪陪阿兄,知道吗?”

    “是,母亲!”两人齐声应道。

    皇帝是务实的,虚名与理想在他眼中如纸上饼,不可啖。

    只有君主需要的士子,才能进入朝堂。而那些敢于指摘君主的,下场就是禁锢。

    皇帝有一天下的士子争向为他效力,但对郗郴而言,入仕是所有。被禁锢,就失去了实现理想的机会,他引以为傲的才名、理想、满胸报复,十几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读,全都化作云烟,风一吹,全都散了。

    其中愁苦,无人能理解。

    郗郴病得很严重,高烧不退,一连数日,水米不进,家人愁的不行。好不容易退了烧,身体逐渐好转,但郗郴的精神却肉眼可见的萎靡,他整月整月的不出门,待在书房,奋笔疾书,而后又绝望的将那些文章投掷火盆,付之一炬。

    浓烟从窗缝渗出,守在门外的兄妹二人急忙敲门,却无人回应,郗桐当机立断,一脚踹开紧闭的大门。

    郗郴已经晕倒在地上,郗桐将他抱起,郗棠去找大夫。

    “大公子几日未曾进食,身体虚弱,多多进补即可。”

    郗棠亲手做了米粥,喂到郗郴嘴边,他却摇摇头,“吃不下。”

    “兄长想吃什么?”郗棠放下碗,像母亲照顾孩子那样耐心温柔,“想吃鲈鱼莼菜还是松鼠鳜鱼。”

    郗郴很喜欢吃鱼,郗棠从前觉得兄长之所以那么聪慧,一定是爱吃鱼的缘故,所以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常给他们做鱼。

    “现在哪来的鳜鱼,你别折腾了,天气冷,染了风寒就不好了。”郗郴自顾不暇,还在担忧郗棠。

    鳜鱼多在深水过冬,郗棠派了好几拨家人出门找寻,都无功而返。她知道哪里有鳜鱼,但....

    犹豫过后,她命下人套好马车。

    洛水畔有一深潭,名曰追龙潭,据说当年高皇帝车驾过此,见一龙腾飞越空,又坠落潭中。当即命人打捞,得一百尺巨鲟,破开鱼腹,有一铁券,上刻‘天命尽,臣将王’。此事过后,民间流行谶言,称汉家气数尽,当立者乃大业高皇帝。

    当夜,高皇帝又梦见此龙,向他献上皇帝玺绶。于是群臣请汉天子禅位高皇帝,汉天子欣然,高皇帝拒不受位,汉天子再请,如此三次,高皇帝觉民心不可违,于是受祚。

    坠龙潭的名字,便起源于当时,后文皇帝觉得坠字不吉利,于是改为追,有追思之意。

    前世郗棠为兄长寻鳜鱼至追龙潭,遇见了同样为兄长钓鳜鱼的嘉晏。那是郗棠记忆中,第一次遇见嘉晏。

    闻熹十年的冬天,对他们的兄长而言,格外寒冷。郗棠不知道嘉玄后来变得杀伐果断,心狠手辣,是否与那年的浮华案有关。但对于郗棠的兄长而言,闻熹十年的禁锢,让他看清理想的脆弱,世界的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