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5章 翻牌传闻

    小叶紫檀的香味若隐若现,那股熟悉的味道刺激着瀛皓的记忆,从前那个温暖的怀抱,熹太贵妃如夏日阳光一般笑容,她眼中满意的关怀与宠溺,无一不让瀛皓胸中压抑已久的伤感与怀念越发凶狠地冲撞理性的牢笼。

    似乎为了掩盖情绪,瀛皓动了动指头,示意景夜换了一杯热茶给他。瀛皓摩挲着茶杯的边沿,却又突然想起熹太贵妃从前总是教训他不要这么玩弄杯子,那样的动作容易让人显得轻浮或狡诈。只是熹太贵妃怎么也没想到,如今瀛皓每每做出这个动作时,总能让其他人呼吸停滞背后发凉,担忧自己下一刻会有怎样可怕的待遇。

    瀛皓紧紧盯着钱骞,心中默念:姨娘,您看见了吗?我把老八找回来了!那个傻乎乎的总是流口水的小家伙,如今已经长成一个有勇有谋的好小子了!

    瀛皓从景夜手中接过那张”密卷“,展开扫视里面的每一句话,姨娘当年您为了我跟老八苦心经营,可是您却没能享受到一天好日子,今天总算……

    景夜见瀛皓神色微变,跟随瀛皓多年,景夜自然明白这位年轻帝皇心中所想,不禁露出喜色拱手道,“恭喜皇上!”

    瀛皓抬眼看了看景夜,微微颔首。

    景夜随即转头看向钱骞,也拱手道,“恭喜公子。”

    得知自己处境安全的钱骞此刻神色已放松了许多,闻言不禁拱手客气道,”景大人客气,小人封号多年前已被撤销,请您直呼姓名即可。”

    景夜闻言脸色一变,恭敬道,“公子不可,臣不敢。”

    这下换钱骞愣了,如果说景夜叫自己公子是客气的话,对他自称臣那便是绝对说不过去的。在岱国,对上级者也不过自称下官,对皇室才能称臣。

    “子醇,这是?”文太傅也被眼前的景象弄得很奇怪,看向钱骞却对上了同样疑惑的一双眼。

    瀛皓冲景夜点点头,景夜双手把方才的卷轴奉上至钱骞跟前,垂首道,“当年真相尽在卷中,请公子过目。”

    钱骞满腹疑惑地看了看瀛皓,又看了看其他人,从景夜手中拿过卷轴。展开卷轴,钱骞扫视卷轴中的文字,不一会他的脸上风云变色,最后啪的一下卷轴落地,钱骞不住摇头,道,“不可能,不可能!”

    卷轴落地在地面展开,文太傅不经意间垂眼便瞥见了其中的内容,只见上面标题书曰:“金陵钱国公府焚书一案稽考“,文太傅自幼便有一项特技,那便是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能力。即便并非出于他本意,展开的卷轴以及超凡的阅读速度,文太傅已经读到了结论。

    洪武帝为保护皇室血脉,托付钱国公府抚养八皇子宇昊,借八皇子宇昊与钱国公幼子同时得荨麻疹之机,于夏宫纳凉时调换出宫?!……

    文太傅不禁大惊,方才瀛皓所谓考题说的根本不是九皇子,也根本不是为了考验钱骞胡诌的一个题目,那是关于八皇子宇昊当年失踪的真相!而卷轴上一字一句已经明明白白记录,钱子醇,文太傅童年挚友,便是当年被调换出宫的八皇子宇昊,岱国尊贵的崇德王爷殿下!

    如此说来,一切便是顺理成章了!为何真元帝瀛皓要故作玄虚把他们秘密带到密室,为了召来的人都是当年跟钱国公府关系密切的人,为的就是对钱骞的真实身份做最后的确认!

    虽然明知不该表露,但文太傅还是抑制不住惊讶之色,看向钱骞嘴唇颤抖的低声道,“你、你……”

    “文太傅,朕问你,与他相比,你们谁较聪敏?”

    文太傅闻言猛的回头,整个人还陷在震惊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文太傅?”

    文太傅意识到自己的反应异常,连忙下跪请罪道,“臣没有克制住好奇,看到了卷轴上所述,罪该万死!”

    瀛皓轻笑,“文太傅,朕在问你问题,没说要看你脑袋。”

    文太傅抬头,见瀛皓神色轻松,似乎并没有因为他私自看了卷轴而恼怒,愣愣的反应不过来,呆呆问道,“皇上所问是何事?”

    景夜见状连忙提醒道,“文太傅,皇上问您与公子,谁人更加聪慧。”

    文太傅条件反射看了看钱骞,定了定心神,收敛神色,道,“子醇与……”

    “哦!不!臣该死!”文太傅顿了顿意识到自己如今直呼钱骞的名字是不妥的,连忙转换称谓,“是公子!公子与臣幼年时皆因聪敏之名冠绝金陵,各有所长不分伯仲。”

    瀛皓用纸扇指了指卷轴的方向,又问,“那文太傅可告诉朕,卷轴之上你可看出了什么?”

    见瀛皓又提到了卷轴,文太傅连忙跪下道,“臣看了不该看之物,还请皇上赐罪!”

    瀛皓摆了摆纸扇,“起来吧!把你叫来,便是要让你知道的,但说无妨。”

    直觉告诉文太傅他还是不要趟这趟浑水的好,但瀛皓已经开口,他也只能闻言起身,强压胸中各种情绪,谨慎道,“臣只看了个大概,并不确定卷轴所言为何。”

    “那边仔细看一看!”瀛皓示意景夜把卷轴拿给文太傅。

    看着已经送到了面前的卷轴,文太傅虽有几分不愿意,也只好硬着头皮接过来展开再看。再看一遍,文太傅只觉得真相让他震撼得不禁脑中一片空白,眼睛不自觉再次看向钱骞。而钱骞此刻似乎还沉浸在震惊中,眼睛盯着地面。

    文太傅合上卷轴,双手还给景夜,拱手道,“启禀皇上,臣已看完。”

    瀛皓颔首示意他说。

    文太傅内心直叹,如今皇上对于这个失散多年的弟弟态度晦暗不明,突然让他表达他哪里敢啊!可如今,瀛皓明摆着必须要让他开口,真是伴君如伴虎,文太傅甚至觉得今天自己没有得个不能出门的病还真是倒霉!

    文太傅偷偷看一眼钱骞,小心斟酌着自己的想法,这个回答必须要让皇上满意,同时不能害了自己的好友才是!文太傅小心地观察着瀛皓,回答道,“臣以为,卷轴中所写如若是真,金陵焚书一案真相确实让人感慨。”

    啪一声,瀛皓合起折扇,顿时室内鸦雀无声。

    “有的没的不说也罢,既然爱卿不愿直说,那么便由朕问你。”瀛皓以折扇指了指钱骞,“他是何人,你可看明白了?”

    立于帘子后的舒青岚不安地看着他们,显然瀛皓现在玩的便是“翻牌传闻”。“翻牌传闻”是花牌的游戏术语。

    花牌是一种发端于滇国的游戏,当年是为了训练小孩子头脑而设计出来的游戏。游戏规则比较简单,一套花牌里面有十二张,每一张里面有一个提示暗号。由坐庄的人在白牌上面写上要猜的物品,随后其他人每个人抽一张提示牌,然后问坐庄者问题。

    例如抽到“颜色”二字的花牌,则可以问谜底的颜色,以此类推。在花牌全部抽完前猜出物件,便是猜谜者获胜,反之则是坐庄者获胜。久而久之,便诞生了一个花牌术语,翻牌传闻。这个术语指的是猜的人已经很早已经知道答案了,但是为了取笑坐庄的人死活不说出答案,反而是在猜的人中间各种强烈暗示,要让所有的猜谜者都知道答案,然后再开出谜底。

    显然除了舒青岚,其他人都已经知道了答案,瀛皓这场心理战的目的,不是冲着舒青岚而是冲着这场游戏的坐庄者——钱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