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章 评选之中

    “下一部作品——《零不合一》。”

    俞桦想:这部作品把地球类比成生物学的一个细胞,这个细胞上面的人类类比成病毒,苏醒的地球生命和人类之间展开矛盾,最后和谐共生在一起的故事。

    不行,还不够好,8分。

    “再下一部作品——《啊,我的地球》。”

    这更是个寄吧,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小说,你能就写一个普通人在二十二世纪的一天,尽管看文笔没半点问题,但你故事性是被狗吃了吗?

    差,太差了,3分……

    好吧,到时候打分就打7。

    “再再下一部作品——来自华北军工大学艾卿的《父辈》。”

    俞桦终于稍微正色了一点。

    包括台上观众的评价也好了一些。

    这位来自华北军工大学的艾卿同学本身是一个残障人士,但他却依靠自己对写作的热爱,曾在其他科幻大赛中亦有参与,也曾经有过不错的表现。

    而今天的这篇《父辈》。

    开篇以朴实无华、纯真雕琢的第一人称视角写出父亲在病房前等待他出生的场景:

    那天夜晚下着小雪,他在医院的空荡走廊上紧张的走来走去,到了我终于出生的时候,穿着很老土的厚绿衣服的父亲第一次抱着我面露春色,欣喜的像小孩得到心爱的玩具:“好啊,咱家杨杨有六斤四两啊!”

    就这样,我降临到了这个苦难的世界。

    全文诠释了地球文明在外星殖民中,所有年轻人背井离乡离开地球去外星定居打工的离别场景。

    中间涉及的父辈与新一代人之间的思想代沟,人类对地球家园的无比思恋,有极为强烈的冲击。

    主角和父亲之间发生了很多暖心和痛苦的事件,但他们最终都完成了对彼此的谅解。

    结尾,以朴实无华却尤其震撼人心的几句话。

    与开头对照,完美结束:

    沈羊扬走在海边,看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感觉着孤独和寂寞抚摸她的身体……

    我抱着父亲,不知道他有没有六斤四两。

    全文结束的那一刻。

    全场响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洪亮的掌声,各个评委都给出极高的评价,纷纷表示:这便是这次比赛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写的真好,只可惜还差了一点,真的就一点了!

    俞桦也觉得很好,但还是极其惋惜的想。

    这本书已经很不错了,对感情把握的令人惊奇。只是主旨虽然点题,却主以人与人之间来写,还是缺少了一点更令人深思深刻并耐以回味的事情。

    所以它在我心里只有9分……

    可惜了……

    看来今天是看不到能得到满分的文章了。他看了看文章序号,此时已经到了第十四。

    前面十四篇作品都已经看完,可能让他还算看上眼的也只有这一篇。

    难道就不能来一篇真的优秀的作品让他看看眼吗?!

    唉,大概是没有了。

    而此时的林逾静也很紧张,事实上,连旁边陈雪抓着自己手都没在意。

    不会吧?

    都要到最后一篇了,自己的文章还没出来吗?!

    难道说评选的搞错了,《流浪地球》没有进前十五?!

    千万别这样啊!林逾静内心更是焦急万分,开了口的零食都没心思吃了。

    “非常感谢现场各位的来宾的参与,前面的作品都为我们带来快乐和联想,可谓优秀至极。而今天的最后一篇作品,它本应该不出现在这里……”

    王主持人穿着黑色的西服,手里拿着话筒对看着自己的全场宣布:

    “由于它交稿的时间很晚,其实初步初审的前十五名评选早已在两周前结束,只是官方投稿界面仍在允许入稿。”

    “但即便在如此情况之下,它却依然以最优异的质量和无与伦比的想象,强行将二十余人的初审团在最后单独为它与其他十五篇作品对比并取代其中一篇。”

    “以悲悯兴怀天下,以爱怜忧国忧民。”

    “它的名字是——《流浪地球》!”

    俞桦本来在私底下清理自己的背包了,小动作还准备系上自己的裤子,可他却在转头时候不经意之间看到了台上的文字。

    仅仅是几个字,却让他停下自己手中的动作,慢慢的把包放下,纤悉不苟的观摩起每一个字来: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反复和排比的另类变用,春夏秋冬这个常见的不能再常见的词的变通。

    仅仅只是一段话,便勾引起他看下去的欲望。

    每一个优秀文学作品,大多都是在云天雾下、字词田亩间耕耘的作者的思考,咬文嚼字的极致追求不同词语的配合。

    可《流浪地球》这部作品,已经将这种事情做到极致。

    在述说故事的同时,便将作品和作者本身的情绪悄然传给读者。

    你想象一个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中有无数根顶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像一根巨大的日光灯管那样发出蓝白色的强光。

    而你,是那巨大宫殿地板上的一个细菌……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对于《流浪地球》这个“哈姆雷特”,俞桦这位经验丰富的老作家拥有却应该是最接近作者想象的“哈姆雷特”。

    像是神话里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捅穿天空,又洁白纯粹的像是天使降临时的天路。

    俞桦对于这部小说的细节和严谨感到无比钦佩:

    一些科学家和从事冶炼、铸造等行业的人知道,任何物体都会辐射电磁波,只是温度低的物体的电磁波波长很长,频率很低,能量很小;反之温度高物体亦然。

    随着温度的升高,电磁波产生的颜色改变。

    物体的颜色应该便会逐渐从红色变为黄色、绿色、蓝色这样的顺序;

    根据但丁在《神曲》中描述的地狱中硫磺沸腾的场景,可凭借硫磺沸点来反推地狱温度——常压下硫磺沸点为444.6摄氏度。

    而行星发动机的温度已经达到一千五百多度!甚至比“地狱”温度还高出两倍以上!!

    这种具有至之现实性的震撼深深让他陷入沉思:难道说,使用发动机推动星球这样的这种事情是真的可以做到的吗?

    他甚至对这位未知的作者感到一种恐怖。

    和常见的科幻作家相比,俞桦看出,他的作品更有一种预见感和哲学意味。

    宛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

    空洞而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