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五章 新学员

    宝树堂托管中心来了三个新学员,101班的,一个叫朱福生,一个孙金豆,一个叫樊小苮。看名字就知道来自久远的地方。

    谢老师正在整理他们的方案。每个人先一套姓名贴,就是帮他们每个人写一个名的样板,让他们照着练习。

    谢老师一边写一边想。

    (名字是每个学生的第一张名片,必须让他们练习写好,才会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绝对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这时,电话响了,是刘秀秀打过来的。

    “谢老师,我在学校见到一个人,长得和叶教授很像。身高脸型都很像,真像当年,我们参加奥数竞赛时的叶教授。”

    “哦,这么说,金蝉脱壳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我还没有问好,一上来就说这事,不合适,我要观察一段时间,考察合格了,才能谈想法。”

    “对对对!秀秀越来越谨慎了。”

    “不谨慎不行啊,计划败露了会害了叶教授的,我也会很麻烦。我们生活在洋人堆里,处处得小心。”

    “是的,你要保重自己!”

    刘秀秀说的这人叫邵地生,在刘秀秀留学的大学里,做清洁工。

    他们是这样认识的。

    在繁华的异国他乡,刘秀秀作为一名留学生,每天都在忙碌地穿梭于校园与图书馆之间。她勤奋好学,渴望在这片土地上汲取更多的知识。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她的生活会因为一个名叫邵地生的清洁工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邵地生是一位普通的大学清洁工,他每天默默地清扫着校园的角角落落,为师生们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却拥有一颗善良而热情的心。

    一天,刘秀秀不小心将书本遗落在了图书馆。当她匆匆返回寻找时,却发现邵地生正拿着她的书本,仔细地翻阅着。这一幕让刘秀秀感到有些尴尬,却也让她对邵地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走上前去,礼貌地向邵地生道谢,并询问他是否喜欢阅读。

    邵地生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这位留学生会主动与他交流。他腼腆地笑了笑,坦言自己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一直对书籍怀有敬畏之心。他告诉刘秀秀,他希望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

    刘秀秀被邵地生的真诚和渴望所打动,她决定帮助邵笛声提高阅读能力。两人开始了一段特殊的师生情谊。刘秀秀教邵地生如何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而邵地生则向刘秀秀分享了自己在校园里观察到的点滴趣事。

    他说:“我原来学过英语,到法国来了,人们都不说英语,英语不是通用语言吗?”

    “美国,澳大利亚确实是英语流行。但是法国不同。”

    “为什么?”

    “当初我来的时候和你同样的遭遇”

    “我曾在书本上无数次梦想过这个国家的美丽,却未曾想到,自己会在语言这一关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自信满满地走进一家咖啡馆,想要体验一番地道的法国生活。然而,当我张开嘴,用流利的英语点餐时,服务员的脸上却露出了困惑的表情。我愣住了,不解地问:“我原来学过英语,到法国来了,人们都不说英语吗?英语不是通用语言吗?”

    服务员微笑着摇了摇头,耐心地解释:“那是联合国工作用语,确实在很多国家,英语是通用的交流工具。但是在这里,法国,我们的母语是法语。”

    我当时感到有些困惑,不禁追问:“为什么?”服务员似乎对我的问题早有准备,微笑着说:“你没听过百年战争吗?英法百年战争,那是一段漫长而血腥的历史。两个民族因为战争和领土争端,形成了深深的隔阂。即使现在和平已经降临,但这种语言上的坚持,也成为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我听后默然,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我忽然意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用母语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传承着独特的文化。

    我决定放下自己的固执,开始学习法语,去融入这片土地的文化。我开始尝试用法语与人们交流,虽然起初并不顺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顺畅。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理解了法国人对语言的热爱和坚持。他们用语言维护着自己的文化,用语言讲述着自己的历史。我也开始欣赏这种坚持,因为它让他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丰富的法国。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了更多关于文化和交流的深刻认识。我明白了,语言并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而是众多方式中的一种。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人们会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和偏好。尊重和理解这些差异,是建立真正有效交流的关键。

    我真的感谢那个曾经让他困惑的服务员,因为是他的耐心解释,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法国的语言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