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2章 在上市之前,要不要在融

    刚才高怀钧与其说是临时起意,不如说是早有想法。

    他现在在电子科技产业和汽车产业都是布局,但是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

    汽车,手机,芯片,人工智能,这些技术每一样的研发都需要钱,而每一样都需要长期烧钱!

    而现在在08年获取的那一笔额外之财,已经是用得七七八八了。

    现在高瓴集团的现金流也是越来越紧张,虽然有nova这样的产品稳住现金流,但是架子铺得那么快,研发实力相比较中为来都没差多少,完全是处于一个all in的状态之中。

    而且在高怀钧的信息差优势没消失之前,他不可能去收缩自己的战线。

    所以,在金融市场有一定的动作,接触资本,而且了解整个资本市场和资本多合作,是高瓴集团下一步要做的核心动作。

    虽然坐在一旁的唐禄不懂得电子科技,不懂汽车,但是作为在金融行业沉淫了一辈子的专业金融人,他也看出来了高瓴集团对待融资十分地谨慎,融了两轮资以后就不再有了动静。

    而新开辟的赛道,汽车,芯片,电池,人工智能等等,干脆一轮都不融资,主要只是靠自有资金以及锡州农商行帮他们开的银行承兑汇票支撑着核心资金流量。

    在他看来,高怀钧这样的选择太吃力,同时把太多的股权抓在手中,也不是健康的模式。

    不管是华国,还是外国,自有股权经过多轮融资,降低到20%以下的,比比皆是。

    而像高怀钧这样,整个集团持股,依然超过80%的,完全可以说是闻所未闻。

    很多初创公司,一年就融资三轮,年初一轮,年中一轮,年末再一轮。

    一个c轮都搞出,c,c+,c++出来!

    高瓴不是那些朝不保夕的普通企业,他们居然这样来玩,真的让人有些想不透。

    股权集中,就意味着风险自担。

    股权分散,就意味着风险共担!

    而现在,高瓴集团已经走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十字路口,他也是想了解一下高瓴未来是怎么想的。

    而他所在的锡州农商行,作为侧翼,说不定还有一场泼天的富贵等着。

    想想就让人感到刺激!

    而高怀钧没有沉思太久,他回答道,“现在锡城太小,高瓴集团也不可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魔都方面我们已经费了大量的资金在一期研发中心上,所以我们会逐渐地把一部分的研发人员逐步地安置在魔都!”

    “比如人工智能bu将全部迁往魔都,而芯片则大部分迁去魔都,汽车和电子科技,把一部分的事业群迁移过去,那边会在未来五年之内逐渐有高瓴集团一半的研发团队。”

    “在这样的盘子下,我自然有能力和魔都方面进行讨价还价,至于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最开始没有想好,但是现在如果把锡州农商行进入魔都做一个契机,我觉得问题不大!最起码在魔都高瓴工业园中,肯定是可以给你们做一个支行的!”

    高怀钧理了理思路坦言道。

    现在魔都的高瓴工业园区,一期已经竣工,先期的员工已经开始了搬迁。

    虽然锡城领导在万般的挽留,但是高瓴沿着后世中为的步伐,进行研发中心多元化的布局,不会改变。

    魔都只是头阵,后期的江城,长安,蓉城,朱三角未确定的某个定点还有帝都,五个地方,以及1-2个国外的城市,将会设置高瓴的研发分中心。

    就像很多人才不想来锡城一样,很多的人才也是想留在自己的家乡。

    虽然高瓴规模的不断庞大,其需要的人才规模,也是在不断的庞大。

    这就像造船是一样的。

    你造一艘小型独木舟,可能一两个人,上那么几天,就可以造好了。

    而如果你是造航母?

    瓦格梁号航空母舰,单单设计图纸就整整有10吨,而这还不包括武器和核心部件的图纸,完整版的有20吨!

    摆放在仓库里头从地上堆到屋顶,那种感觉想想就令人感觉到震撼。

    就这玩意儿,画个图纸没有上万个工程师,伱几个人画到死都画不出来!

    而且这玩意儿不是画出来就行了。

    每个零件还要出加工图,如果刚开始没有经验,只按图纸加工出来,到最后装配不一定合适,航母组装完还要不断的试验,期间的费是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高瓴的几个bu也是同样的道理,芯片研发越来越小,越来越复杂,同样的汽车设计,人工智能,都是一样的道理。

    高怀钧的金手指只能指引出方向,但也仅仅只是方向而已。

    工业系统实在是太复杂了,你让他现在手搓出5纳米的芯片出来,那他也不可能做得到。

    所以在体量不断扩大的高瓴研发中心,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的研发中心,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而唐禄听到高怀钧这么一说,心中不由得一惊,不由得有些五味杂陈起来。

    高瓴要搬迁到魔都,在锡城当地可不是一件秘密。

    锡城市中心,1万多一平的房价,就像后世的松山湖板块的房价一样,主要都是靠着高瓴这群高薪的研发人员撑起来的。

    现在这群人,到底是搬迁部分,还是全部都搬,不要说锡城老百姓了,就算是锡城领导都不敢打保票说一定怎么样怎么样,事情的关键还是在于高怀钧是怎么样想的。

    而现在,从他的嘴中终于是吐出了最新的想法。

    如果这个想法流出到锡城房地产市场上,多的不要说,房价降个20%是轻轻松松。

    本来锡城现在的房价,比姑苏市中心还高,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一旦被打破,泡沫直接被挤出,是妥妥的事情。

    不过,随后他也是为高怀钧对于魔都的影响力暗暗心惊!

    这高瓴研发人员搬迁,林林总总加起来,最起码要有上万人搬迁过去,而且那边还要继续招聘员工,后续再发展发展,绝对可以在青浦那个地方,再造一座小城出来,那不得了!

    在华国,现在哪个科技公司,有这个信心和实力,搞得出来这个玩意儿?

    【

    “所以,锡城农商行需要配合高瓴集团的扩张战略。。。”唐禄巴拉一下嘴巴,随即说道。

    高怀钧满意地点了点头,微笑说道,“锡城农商行,在2011年前,对于高瓴集团的配合工作是到位的,高瓴也需要这样一个区域性的银行,来帮助高瓴稳住现金流。”

    “但是现在锡城农商行还是太小了!我在金融层面没有相应的抓手,和不管是摩根大通的合作,还是高胜的合作,都很容易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这对于高瓴来说,是很不利的!”

    “所以你说的牌照问题,不用急。”

    “魔都领导那边我会和他打招呼,高瓴对于魔都的支持力度那么大,他也是知道的,问题不是很大。”

    “而我们的b轮,是摩根大通手上做的,现在他们一直和我们,到时候我会让他们帮助你们建立一些业务的。”说到此处,高怀钧诡异地笑了笑。

    让一家投行帮助另外一个银行建立投行业务,这可以用闻所未闻来形容!

    你高瓴公司,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

    唐禄觉得今天听到的内容有些刷新他的三观,他搞了大半辈子的金融业务,都没有今天来得刺激,“这个事情,会不会不太多妥当?”

    “现在高瓴已经在pre-ipo的阶段了,预计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就有可能先一步把高瓴科技剥离出来上市,但是具体的领航投行还暂时没有选好,他们的分包组合也没确定,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他们会有一番搏斗。”

    “高瓴选的ipo公司,肯定会是一家大投行,或者是中金这种有xx背景的公司!”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现在旗银行持有高瓴10%的股份,但是作为二流头部的他们,并没有很好的优先度,如果我让他们带带你们的团队,十有八九会同意,你也不要紧张,我是放长线,锡州农商行,还没有到使用的地步!”

    高怀钧边喝着茶,边笑着说道。

    在一旁的唐禄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把这些大银行安排得明明白白,也就是高怀钧敢这样说吧。

    高瓴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高瓴系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电风扇厂了!

    就现在高瓴的水平,已经可以挣脱实业的束缚,开始向实体加金融双控制的体系发展了。

    其实在前世,很多华国的公司都会这样发展,像阿里控制了微众银行,永远大地产控制了盛景银行等等。

    不过,国家对于私营企业控制银行,一直非常小心。

    实际上,私人银行最大的风险是破产以后导致存款人的存款损失。而现实中一些民营企业成为银行的大股东后,掏空银行导致银行风险甚至破产也确实存在。

    比如,在高怀钧前世,在异时空的2020年份包商银行正式进入破产程序,根本的原因是2005年以来,包商银行的大股东明天集团通过注册209家空壳公司。

    以大量的不正当关联交易、资金担保及资金占用等手段进将包商银行逐渐“掏空”。15年的时间大股东“明天系”套取银行信贷资金形成的占款高达1560亿元,最后全部成了银行的不良贷款,每年利息甚至多达百亿元,导致包商银行存在严重的资不抵债,并出现严重的信用风险。

    不过,现在在2012年,银行业对于私营资本还是在逐渐放开的状态,高怀钧对此也是要提前做好准备的。

    他通过银行这个手套,不会去做什么不正当关联交易、资金担保及资金占用等低劣手段。

    他关键还是想让这个银行,和着高瓴一起成长,不断提高高瓴在里头的股份,随之能够成为一家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银行!

    在融资融债,以及外部资金周转方面,能够很方便的为自己所用。

    在这一先手上,相比较中为来,行业矩阵式更为明显。

    “我明白了!高总这是希望锡州农商行成为一家全国性的大型银行啊!不过高总有没有考虑再融一次资再考虑上市?”唐禄愣了片刻之后哑然笑道。

    不过他突然有一种荒谬的感觉,这种荒谬感,来源于他举得高怀钧是在画大饼!

    不过,在错愕之后,他却又莫名觉得高怀钧说的内容,好像有一丝可执行性。

    高瓴可以从一个电风扇厂,发展现在这样一个模样,又有什么不可以实现的?

    感情,高怀钧这是蹦着华国首富去的吧!

    这野心实在是太大了!

    他的实力,支撑得住他的野心吗?

    突然,他颇有些庆幸高怀钧没有看上他的女儿了。

    这位才30岁不到,正是野心勃勃的年纪,自己女儿如果跟着他,都不知道会被欺负成什么样儿!

    虽然他也想要这样的女婿,但是实力不允许啊!

    理解自如,成为自如,超越自如。

    自如这ok哥,可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

    高怀钧在唐禄家吃完午饭直接到公司去,他在去公司的路上,一直是在思考着唐禄给自己的建议和提醒。

    在没有和唐禄聊自己上市计划的时候,高怀钧一直有个略显装比的宏愿,那就是高瓴科技在b轮之后不会再有c轮和d轮,直接就上市!

    但是现在想想,自己这个想法在资本层面确实显得幼稚了。

    上市确实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但是上市之前融资次数少,自己占股比较多,其实意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分出去的股权少,意味着共同利益者少,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帮你的人其实并不会多。

    现在高瓴科技上市,虽然有很多大投行想进来领航,但是不会动用自己太多的资源,是上市之后帮自己护盘,并且在上市之前帮自己造势和引进合适的资源者。

    这些其实是高瓴在下一阶段,非常重要的资源。

    尤其是2019年那个事件,高瓴会不会参与其中,是要打问号的!

    所以这一次上市,要为7年后的事件,提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