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7章 2011年高瓴年终大终结!

    2012年。

    一月二十八日,距离农历新年,还有十天的时间。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之间又是一年的年底。

    从2004年到2012年,一共8年时间,高瓴集团成为了一个横跨电子科技,汽车生产,多样化小白电的中大型科技型新型公司。

    而高怀钧,也是从一个22岁的少年郎,成长成为了一个30岁而立之年的霸道总裁!

    而在2012年年初,高瓴集团相比较前些年,有了几个变化。

    一个是高瓴科技,这个高瓴集团起家的旗舰bg,已经开启了上市日程,而且在几个月的筹备时间里头,现在已经到了会计事务所dtt(德勤)和一家非诉红圈所君和,一起进行资格审定的阶段,下一步会进入最关键的pre-ipo的阶段。

    制定规则的做局方是最厉害的,剩下的所有参与者,都是属于被动接受方。

    高瓴集团和美丽国的昂撒集团或者是又太集团比起来,就是一个小卡拉米中的小卡拉米。

    高怀钧,需要认真考虑在金融领域里头,高瓴科技的定位会在哪里。

    在当今的金融领域,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

    在以美丽元为核心的游戏规则内,高瓴怎么样才有可能吃到足够的金融红利,就必须在美丽元体系下进行金融融资和融券,但是,如何在2019年即时抽身出来,或者是将2019年的相关事件影响降低到最小。

    这是高怀钧需要首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这代表了高瓴集团的最高战略。

    由于高瓴集团拥有外部资本的原因,现在高瓴科技要在大a和鹏城股市上上市有一定的难度,现在高怀钧的想法是在美丽国上市或者是在自由港上市。

    至于大腐国或者是坡县这种非主流的地方,高怀钧暂时没有考虑。

    美丽国上市则溢价相对更高一些,同时融券难度也是会因为高瓴在美丽国上市,那边的投资人对高瓴会更为熟悉,而有所降低。

    而自由港上市,则相对而言,因为面向祖国,背靠大陆,所以相对而言,更为安全。

    不过美丽国和自由港上市各有利弊。

    二个是两家公司的业绩,都创造的新高!

    高瓴科技部分。

    高瓴科技在2011年,推出了爆款产品,高瓴nova!

    单单这一款产品,到目前为止,单单两个月的时间里头,在2011年就推出来的150多万台的销量额,就达到了30个亿左右的产值。

    这样一款产品,就可以确定高瓴科技在手机生产商的生态位!

    而在matepad,这个高瓴科技的老产品上,推出了微创新的

    matepad6和minipad这两个新产品和matepad5这个老产品,在整个2011年整年的销量达到了108万台,已经相比较2010年整年60万台都不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而整体的销售额,也达到了惊人的25个亿!

    而荣耀magic,推出了

    这款产品,由于整体质素非常的平庸,并没有像高瓴nova一样有美颜神器这样的强辅助,所以2011年,整个荣耀magic系列的销量,只有100来万台的销售量而已,而且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如果没有高怀钧专门进行赋能,在众竞争厂商都是在推出同质化机型的时候,这款机型无法成为低总价段机皇。

    但是就算是如此, 100来万台的销量,也是因此产生了近26个亿左右的产值。

    不亏是高瓴科技一直以来的流量担当产品。

    而高瓴智慧屏

    在2011年,达到了48万台电视的销量。

    在2009年和2010年,这个产品的流量可以担当头牌,在2011年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已经退化成为了重要矩阵之一。

    从中也可以看出高瓴产品矩阵化建设的成果。

    但是就算是如此。

    在这个抖音还没有,互联网移动化还方兴未艾的时代,电视的迭代速度虽然不强,但是流量依然是非常厉害的。

    电视这种产品,处于家庭高频使用的状态之中。

    大部分人都还在使用功能按键机,而不习惯使用那种用手指进行触屏的智能机。

    毕竟,这样的人群,很多都是50后和60后。

    你让他妈像年轻人一样快速接受新鲜事物还是很难。

    单单这48万台电视,销售额也还是达到了28个亿!

    而mate5在首月首发,达到了90万台的的惊艳表现之后,在2011年,同样是推出了一款微创新的产品mate6。

    这推出来虽然没有达到mate5那种极度惊艳的程度,但是然可以说是被叫好。

    而未销售完的mate5和新推出的mate6,在2011年一共销售了280万台的mate系列机器,也算是创造了历史的新高!

    在这280万台的手机里头,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118个亿,如此高端的产品,产生了如此惊人的销售额,这完全可以说得上是史诗级的胜利。

    也就是说,高瓴科技这个高瓴集团最初成立的子公司,在12个月的时间里,销售额就干到了极为惊人的227个亿!

    并且,并不仅仅销售额创造了新高。

    相比较去年,利润也相对要多一点。

    利润还行,总体利润率是15%,可以获取34个亿的利润,相比较2010年10个亿的一年下来,最起码多了有24个亿的利润!

    一个24个亿华元销售额的公司,不要说是在2011年,就算是在高怀钧后世的2023年,都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成绩!

    要知道,在高怀钧前世,很多大a股上市公司,在房地产上市的时候,会卖掉几套帝都或者魔都的房子,直接让自己的财务状况扭亏为盈!

    就算是每套大几百万,上千万的魔都,帝都的房子,几套房子也就是一个小目标而已,一个小目标就可以让他们的财务报表扭亏为盈,而现在高怀钧的高瓴科技,一年单单利润,就有24个亿,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高瓴科技的发展,相对于这个时代其他的电子科技厂商来说,可以说是非常之快的。

    在高怀钧看来,很多产品如果没有进行颠覆性创新,只是进行微创新,只能维持基本的增长而已,没有高怀钧的金手指的指引,在他看来,也就是发挥得也就是稀松平常而已。

    不过,对于高瓴车辆来说,这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一年。

    【

    高瓴车辆,在拥有四款汽车,而且这四款汽车是在不同的细分市场的前提之下,已经是形成了初步的汽车矩阵。

    四年不到的时间,一款suv,一款b级别车,一款两厢车,一款跑车,一年一款,四个不同的细分市场,这在业界看来都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

    高瓴夏,作为高瓴车辆的

    这一款车,由于三元里虽然依然使用成本高昂,所以这款车为了节约成本,只能使用廉价的铅酸电池,但是在智能化上,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升级,不再是一代的matepad直接上架中控系统的尴尬。

    用汉进行降维,虽然只是在内饰上做了一些改进,但是低于飞度这样的产品的打击可以说是巨大的。

    在整个2011年,夏这款车销量保持非常稳定,销量有差不多62个亿,销售量达到了12万台,相比较2010年刚退出来时候的29个亿的产值,6万台的销售量,可以算是大幅提升。

    而汉这一款车型,已经有了最起码四家华国汽车企业的热烈追捧(直接抄袭),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是做了一个小改款的汉,依然展现出来了强大的产品力,2011年年度的销售量,达到了惊人的6万台,全年度的销售额,也是达到了146亿元!

    秦这款车型,展现出来了城市级suv所拥有的核爆级潜力,在2011年度之中,达到了8万台的销售量,这一销售量,也是难得的在华国2011年suv这样的一个细分领域,排名到了

    销售额,也是达到了176个亿。

    而明这款车,作为高瓴车辆出的最新的一款爆款产品,也是华国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款售价超过100万的车型,在2011年度,销售量达到了惊人的2000台!

    不要觉得这个销售量小,这种产品,真正的利润在售后。

    一个车门就收你20万了解一下!

    破个漆,直接收你5万的修补费。

    如果伱问这个车为什么搞那么贵的维修,问就这是高端车的逼格!

    这不仅仅表明了明这款车避免成为了财务空洞,而且还把高瓴的品牌给立了起来!

    2000台的销量,相当于20个亿的销售量,不少了。

    同时高瓴车辆的销售额,也是因此在2011年,达到了惊人的404个亿。

    虽然由于前期的研发投入,厂房投入,车辆销售资质购买等大额固定投入的因素影响,这些固定投资,按照5年的时间,进行财务均摊之后,今年的利润也是历史性的变成11个亿,虽然综合利润率只有可怜的3%都不到,但是这个转变是革命性的!

    也就是说,在2011年的时候,高瓴科技的收入227个亿,以及高瓴车辆的404个亿,再和高瓴衍生品拥有的资源一起相加,干到了高瓴集团史无前例的650个亿!

    同时这让在高瓴集团如果按照2010年在《财富》华国五百强销售额的排名,大致会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间,排名

    一家企业,从电风扇厂发展起来的小城企业,还没上市,就能做到这样一个程度,简直就是堪比神际!

    而且高瓴集团的研发人员数量也是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

    在2011年年末,单单研发人员,就有8121人,相比较2010年,增加了1862人!

    近万人的研发团队,在华国绝对是可以算得上民营科技企业top级别!

    其中研发费用支出部分,研发人员人均工资,为18万元,由于人工智能bu,这个高智力部门的加入,同时也是因为高瓴芯片研发人员的持续增加,相比较原来的14万元,大幅增加了29%,创造了新高!

    年度预算确定之后,确定全年的研发支出,为32亿元,占据整体集团销售额的5%!

    虽然按照《2011年华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的统计,在2011年,华国r&d经费投入总量为8687亿元,比上年增加1624.4亿元,增长23%!

    但是高瓴集团单单一个集团的投入,就干到了华国年度r&d经费投入的0.4%。

    不要小看这0.4%,华国的企业是以亿级为单位计算的!

    一个企业,就占据了0.4%,而且在未来,还是在快速增长,这本身就说了很多的问题。

    高怀钧,还是其他高管知道这个数据,都是陷入了震惊之中。

    如此庞大的研发机器,不管是在华国,还是在苏江省,都是一股庞大到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个大几十亿研发资金,接近万人的中产阶级研发团队,还有在《财富》华国五百强销售额的排名中排名

    这是一只在2011年,能够让所有人,都不可忽视的力量!

    “马上就要过年会了,年会的筹备怎么样了?”高怀钧在自己的办公室看到了宁远送上来的完整财务报表,笑着和坐着的宁远问道。

    “现在已经有大几千名员工先期搬迁到了魔都的高瓴工业园,那部分员工,会在魔都会展中心举办年会,而锡城的人员实在是太庞大了,林林总总,研发加上其他职能部门的人,一共都有将近一万多人,锡城会展中心的场地,接不住那么多的人,估计会有部分的员工,会自己的分公司安排场地。”宁远也是笑着回答道。

    谁会在2004年,一家即将破产的电风扇厂的厂长能想到,在2011年年末2012年年初之际,现在烦恼的问题是在于人口太多,年会不知道怎么来进行安排啊!

    这的确是一件可以让一个集团老总‘烦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