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5章 少年天才计划!(共两章

    今天是高瓴科技内部一个很重要的月度例会。

    在会议室里头,闵伟国,丁鹏,蒋云轮轮流汇报相关的工作进展。

    高瓴宋的风头之劲,可以说是彻底压制了高瓴科技一头!

    在足球行业有个说法叫做同城死敌。

    这就是一山不能容二虎。俱乐部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谁都不愿意有人在分一半球迷和关注度在被人身上。

    内在的核心之争,就是稀缺的资源之争!

    同样的,作为老大哥地位的高瓴科技,本来在电子科技行业,已经是展露头角。

    不管是mate5,还是后来的高瓴nova,都是爆款产品。

    并且现在高瓴科技提供了整个高瓴超过80%的核心利润,说是高瓴内部矩阵产业之中的重中之重,那是一点不过分。

    但是现在高瓴车辆起来得非常之快,高瓴宋的大爆,一个月就干出来了60个亿的销量,同时也是带动了汉和秦两款其他的产业的提升,这样的表现,你让高瓴科技的员工和高管怎么看?

    这段时间,相比较高瓴车辆的欢声笑语,高瓴科技内部的氛围,就微妙得多了。

    有为高瓴车辆高兴的,但是更多的,则是不服气的!

    所以,趁着这个为数不多,可以和高怀钧深度交流的机会,做一些业务上的突破,是他们今天首要的任务。

    不然看起来好像是开玩笑来的,那就难搞了。

    最近高瓴科技团队的精力,主要是在mate系列和荣耀magic系列,以及nova系列的出海上面,以及各系产品的迭代升级上。

    “除了外聘翻译团队做相关翻译工作之外,我们自己也要有一定的相关语种的研发人员进行审核和把关,这对于我们下一步工作,非常重要,这款工作不要省钱,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开启海外招聘,一些国外的相关专业的大学学生,语言能力过得了关的,你们也要有意识地招聘,把整个团队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团队,为未来做准备!”高怀钧淡淡地说道。

    现在高瓴科技的团队,看起来比较强,但实际上都基本上华国本土高校毕业的学生。

    “不要有意识地排斥外国人!”

    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信达雅。

    在场的高管都点了头,表示认可。

    产品的高质量出海,是未来一段时间,高瓴科技的重中之重,也是甩开高瓴车辆的一大关键!

    尤其是高瓴nova这款产品,价格不贵,颜值还高,还有美颜神器,这种各个人种的女孩子都非常喜欢的bug级存在。

    所赚的利润十分丰厚,对于高瓴科技来说,十分重要。

    高怀钧用他的明朝汝窑茶杯,随意地喝了一杯茶后,淡淡说道。

    海外人才,也不需要去招募。

    高瓴如果业务只是集中在华国,那海外扩张,大可不必去做。

    高怀钧满意地点了点头。

    “周弘,你拟定一个海外招募的目标学校给我,太好的学校,我们就没必要去了,但是一些qs100以内的cs方向(计算机科学)的学校,要成为目标校,重点针对华国籍的学生为主,同时注意不同语种的广度,不要都是英语系的生瓜蛋子招来,甚至一些优势学校的优势专业,我们都可以尝试性地招聘。”

    “在前两年,我们在东南亚,东欧,南美三个地区,都进行了相关版本和语言的ui本地化,而到目前为止,英语,西语,葡语,法语等广谱语种,已经陆续内置完毕,其他的阿拉伯语,斯拉夫语,俄语等小语种,还在逐渐开发和翻译之中,按照我们的估计,大概还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闵伟国具体介绍了目前的一些工作成果。

    高怀钧突然要在俄斯搞研究院,又是搞什么道道?

    在场的人,莫不是震惊地一呆。

    海外市场做好了,就是做增量,销售出去的东西,除了生产成本以外,高瓴基本上不会把研发成本覆盖进去。

    但是如果要慢慢扩展到全世界,尤其是重点要开始进攻欧洲市场(北美市场暂时没有希望,其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最严格的),那人才梯队的国际化,那是必走之路。

    基本上都没有海外工作的工作经验,以及全球视野。

    语言的翻译,最大的难点,实际上不是简单的翻译。

    “比如俄国莫科大学的数学,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如果他们如果对来华国有顾虑,我们甚至可以把一些算法相关的工作,放到莫科去,没关系的,一个小办公室而已。”

    这好家伙!

    直接莫科大学的数学都来了!

    俄斯数学之强,也许就在于数学是传承最强的学科,没有之一。

    与很多人所误以为的不一样,数学完全不是只需要纸笔书就能做研究的学科,与之相反,数学是一门传承性非常强的学科,强于物理化学生物。

    俄斯数学之所以很强,是因为有超级大神欧拉给俄斯的数学开了上限。

    在他之后的这块土壤,产生的数学大师有上百位之多,质量与数量也只有乌鸡国、德意志能够与之相比,且这些数学大师基本上都集中在莫科大学与圣彼堡大学。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数学研究的每一个岔路口,选错了,很可能一辈子才华就废掉了。

    举个例子,华青数学系1979年就复系了,重金投入了四十多年了,与帝都大学的距离依然巨大,每年的数学奥赛金牌得主依然一边倒的选择帝都大学。

    甚至东山大学对于华青,目前依然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为在后世要在俄斯设立了数学研究所。

    并不惜一切代价,用比谷歌等大牌企业高出十几倍的年薪,招募了许多俄罗斯数学人才。

    2g到3g的算法突破,就是俄斯数学研究所的成果之一。

    这高怀钧要开始启动数学方面的研究,这野心也是呼之欲出了!

    【

    “高总,这俄斯市场,我们才刚刚进入,真的开始搞基础性的研发工作吗?是不是这块工作交给人工智能bu比较合适?”在一旁的闵伟国低声问道。

    这个东西,听起来高大上,但是绝对是纯耗钱的玩意儿。

    如果是只耗费高怀钧的马内也就罢了。

    但是这减少的利润,直接会减少到高瓴科技的奖金的!

    他作为头儿,一句话不说,不合适!

    “你们以为,高瓴现在一片坦途,毫无对手了吗?”高怀钧突然收起笑容,冷哼一声。

    抿了一口茶后,继续说道,“现在高瓴进入了深水区,不管是mate系列,还是nova系列,其实外表的东西,非常容易模仿!但是内在的东西,却是我们强大的行业壁垒所在!”

    “在人工智能,高端智慧应用,通讯,企业云,等等领域,我们都缺乏相应的抓手,甚至可以说,我们并不领先!”

    “在这种前提之下,你们居然为了手上的一两个毫子,在和我斤斤计较?”

    “格局,实在是太低了!”

    “我决定了,从今天开始,启动一个新的人才招聘计划,天才少年计划!我需要深化我们的人才壁垒,打造属于我们高瓴的科技帝国!”

    高怀钧到最后,几乎是大声把那四个字给吐了出来。

    “天才少年计划???!!!”

    在场的高管们,不由得低声叫到。

    。。。。。。

    几日以后,正当红的高瓴公司,突然在各大顶级高校,发布了一个校园招聘消息。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招聘消息,直接是在整个华国,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这则招聘消息的标题是:天才少年计划——年薪百万,寻找未来的华国顶级科学家。

    天才少年计划?

    年薪百万?

    未来的华国顶级科学家?

    这三个词,联合在一起,在整个华国学术界,可以说是一场核爆级的大地震!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人才是非常不值钱的。

    一些研究所,工资才小几万一年,如果是九院这种核物理大佬所也还好,在绵羊这种小城市,过得还算是比较滋润。

    如果是帝都,魔都这种超一线城市,那可就实惨了!

    高瓴以前的校园招聘,工资一半也就10万一年的水平,已经算是很高了。

    但是现在,直接是杀到了天板!

    年薪百万!

    给一个普通的大学生?

    这直接给所有人整不会了。

    大家伙都认真看着这则招聘海报,认真了解上面的信息。

    在这里,你将引领世界,塑造未来。

    同时海报上有四个小标题。

    挑战世界难题。

    享有世界顶级研发资源。

    与牛人同行。

    创造行业标准。

    公司将全球范围内招募“天才少年”,不限学历和学校,只要在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智能制造等领域有特别建树,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的年轻人都可以参加申请。

    而且,如果拥有重量级科研成果、重点实验室、国际顶级竞赛获奖等特殊背景的申请者将被优先考虑。

    这完全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很多人,就是纷纷打上面的电话,咨询相关的要求和待遇真实情况。

    具体什么是“天才少年”?

    高瓴公司认为,只有在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有特别建树的年轻人才有资格成为“天才少年”,因为他们在这些领域中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有前途和发展潜力。对于这些“天才少年”,高瓴公司将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力促他们成为技术领军人物。

    公司将为这些“天才少年”提供世界级挑战课题、大牛导师、全球化的平台和资源,以及五倍以上的薪酬。

    这一消息,吸引了大量人才的关注和应聘。

    【这个天才少年计划本人不看好,其中入选多数人算不得天才……学业成功≠天才】

    【学业成功不等于100%天才但是比大部分人基本强多了这是铁的事实。】

    【酸死了,人家学业成功只是敲门砖,要有研发和落地能力的,,别把自己想的比世界顶级公司的高管还有眼光。】

    【天才是他们己经把成就能力拉到很高的阶段,那么下面的情形大概率是走下坡路,就像多数学生把精力消耗到考高中、大学,上了大学之后就进入了学习低谷,而研究生达到研究能力高位后工作后就平平无奇难有建树……】

    【你们学文科的,就是什么都喜欢扯两句,明明啥都不懂,总觉得自己天下

    【我这种智力,能做普通程序员就不错了,虽然也想加入高瓴,但实力不允许啊。】

    【拖着世界往前走啊!牛皮,高瓴公司!】

    【这个计划招化学材料的学生吗?】

    【招!比如屏幕,材料科学等等!不过没有清北的背景,没有顶刊的发行能力,你就不要想了。真的是高科技公司,才能改变华国学生的悲惨命运啊!这家公司,真的是超越我想象力以外!】

    【不是高瓴大方,高瓴并不是傻子,更不是千金买马骨,高瓴出100万那是人家的能力,创造的价值就是值那么多甚至更高,正好双方有意,这样的人不是现在才有的,只是以往都去了微软、谷歌等公司。】

    【看看国内富得流油的互联网企业,过去这么多年都在干嘛?这个风口那个风口的追,一个买菜都一窝蜂的推,各种模式创新也不少,技术创新?那是硅谷的事儿,并不需要那么多高端人才,或者高端人才来了也是做一些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活。】

    【有资源、有钱、有需求、有平台,这样的公司,国内真的很少。】

    【我挺你,高瓴!最烦那些天天嚷着学华为,却舍不得给钱,只让你加班的领导和公司。】

    高怀钧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叠简历。

    这些都是经过了五轮左右的面试,初筛出来的简历。

    最后需要经过他的定夺,才会最终招聘进入公司。

    毕竟,年薪百万,宁远也不敢最终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