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三弟的家

    三弟的家住在六楼,他的这套房子是吴师母单位里当年分配的房子。工作单位有房子分配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这种单位福利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末房改开始结束。当时能自己建造房子的多为国有企业,用当时的话讲,自己筹一点、上面拔一点解决住房困难的职工。吴师母的厂在我们市里也是响当当的,工厂就是个小社会,幼儿园、学校和职工医院都有,如果不改制、发展到现在,估计养老院、公墓也会有了。工厂建了好几幢职工住宅楼,并以厂名命名新村名。当时分配房子也是相对公平的,说相对公平,就是分配条件是工龄、荣誉(劳模标兵先进生产者技术职称有加分)、职务、困难以及有否脱房等,综合各要素评比,职代会通过、张榜公布。

    单位分配住房,厂级、劳动模范可以拿三室一厅,其他的基本是二室一厅。房子总是僧多粥少,领导也是想尽可能地多分配一些职工,还把一部分二室一厅户再一分两户,照顾到单身和结婚了却无房的职工,也叫“两合一”。

    吴师母是这个厂的元老级人物,她虽然没有文化,但工作积极,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还当过市级劳模,她常说自己吃亏不识字否则早当上领导了。那年厂里评房子,她拿到了三室一厅。后来房改,吴师母又将此房买了下来。

    退休后,吴师母随着年龄增长,楼房没有电梯,她有点上不了楼了,正好女儿小翠结婚婆家有处平房空着,于是她和老公便住到平房来了、就是现在住的房子。

    三弟住着娘的房子十分开心,他曾想把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因为她的妻子是二婚女,而且结婚后没孩子,娘对这样的婚姻不放心,不肯。他和妻子都下岗在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有时还要拿娘的养老金来补贴补贴,也就算了。

    三弟和妻子的生活是清苦的,但这两天很开心,前天医院餐厅桌头上的剩菜他们都打包带回家了,昨天吃了些今天还有,他倒了杯烧菜用的黄酒,也给妻子开了瓶餐厅里带回的果汁,夫妻俩美美地享受着。

    三弟:前日吃饭,我估死老大的妻子不会到场的,那个女人瞧不起比咱家的人,势利得很。

    妻子:老大现在好歹是个官,不听话休了她。

    三弟:老大有今天的位置是靠丈人的关系,他不敢对妻子怎样的。他是丈人看中的,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每一个往上爬的机会都是他丈人给的,他的表现就是人老实屁股不沾屎,所以到了退休年龄还能在位子上混。

    妻子:他跟医院院长都认识,叫他给你找份活干,当保安,抬死人都行,总归要弄点钱的。

    三弟:抬死人?你不怕我身上有秽气啊?那种活我是不干的。起码弄个办公室呀,说出来你也有面子。

    妻子:你坐办公室?你这贼性我还不知道?你要真坐了办公室眼睛里就不会有我啦。

    三弟:别说没良心的话,我对你还不好吗?照理我们结婚孩子总该生一个吧?我吴家下去要绝子孙了,你不肯生,我也不强迫你,天下哪有像我这样好说话的男人?

    妻子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没有孩子,和三弟在一起后本来是想生个孩子的,恰逢下岗,自己的日子如何过尚是问题,还生什么孩子一直在悄悄避孕,三弟讲我算使劲了,怎么没孩子?她便说三弟的“那个”没用。好在三弟也随便,稀里糊涂一晃几年过去了。在这件事上她觉得有点对不起三弟。她给三弟的杯子又倒满了酒,然后又拿自己的杯子,来,我的好男人,干杯。

    三弟喝了口酒,又自言自语道:我爹吃保健品,他的钱弄不到,可我娘这次检查下来没有什么大病,活100岁不要紧吧,老娘那儿是能混到点的。他晃了晃脑袋,又与妻子干了一下杯,道:能混多少年就混多年,实在不行再托老大帮我适当的活找一个。唉,船到桥头自然直,多想什么?

    妻子:可老大这次一闹,他会一直盯着卡的,你不会有以前那么方便了。

    三弟:都是你,叫你留下点钱你不听,全部拿光,老娘是要生气了。

    妻子:你太没用,卡拿过来,要什么你再给她。不给就去闹,就问两个老的要不要抱孙子?

    三弟一拍大腿:对,这个激令箭肯定行!

    妻子:叫你爸少吃点保健品,给点钱你,你吃才对。

    三弟将杯子里酒一喝而尽,说了声“立即行动,先发照会给老头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