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除了上次被卫溪源带出侯府匆匆看过几眼街景之外,苏棠还是第一次在大庆京城逛街。

    她看哪儿都觉得新奇。

    西大街是大庆最热闹的街市,富贾豪商、平民百姓都有。

    既有大商贾开的各色大店面铺子,也有小商人开的小店面,甚至街道两边还有小摊贩和沿街叫卖的货郎。

    春夏交替的时候,正是杨梅李子桑葚成熟的时节,好些小商贩都在卖,价格甚是公道。

    在古代想吃水果可不是那么容易,苏棠一个没忍住花了五文钱买了一兜杨梅。

    卖杨梅的小商贩顺手用一瓢水帮苏棠冲洗了杨梅,苏棠就这样捧着阔叶包的杨梅边走边吃。

    不得不说,古代没打农药的杨梅卖相虽然一般,但酸酸甜甜,着实可口。

    她本就是个黑小子的打扮,现在完全不顾形象的在路上嚼着杨梅,更加神似。

    西大街的物价公道,东西质量也不错。

    在一间卖香料的小铺子里,苏棠花了二十文买了一斤干桂花,六十文买了一斤蜂蜡。

    随后挑挑选选选中一家挂着“酒”字招帆的酒铺。

    苏棠看了,便宜的米儿酒五文钱就能买一斤,但是度数太低了,苏棠买来用不是喝,这种便宜酒根本用不了。

    再贵的就是十文钱一斤的秋酒,度数大概在十几度,也不高。

    选来选去,苏棠能用只有高价的大酒。

    最后苏棠选了八十文一斤的瑞露酒,掌柜说有三年窖藏。

    苏棠微微尝了一小口,估摸酒精度数也不超过五十度,买回去想用,还需要想办法稍微蒸馏一下才行。

    苏棠买了一小坛,两斤,一百六十文。

    这样下来,二百四十五文就花完了。

    苏棠有些咋舌。

    找酒铺掌柜问了靠谱的匠铺,老掌柜指了斜对面的一家小铺子,让苏棠去那里看看。

    谢过老掌柜,苏棠拎着酒,背着褡裢去往斜对面的木匠铺。

    这间木匠铺不大,门口摆放着做好的桌椅板凳雕花门。

    苏棠到了木匠铺门口先不进去,而是去仔细看门口桌椅。

    见做桌椅的木材虽然一般,但是做工雕花精细,而且打磨光滑平整,推测这木匠铺里的人应当是个实诚的。

    在她查看门口桌椅的时候,铺子里一个花白头发的中年人只埋头刨木,并不与苏棠搭话招揽生意。

    苏棠看完进了铺子直截了当的道:“这位大叔,你这能不能做模具。”

    花白头发的中年男人闻言这才抬头看了苏棠一眼,见她是个黑瘦的小子,皱了皱眉道:“什么样的模具?”

    苏棠从袖袋里取出了一张纸展开递给他,“就这种的,大小与图纸上画的一般。”

    中年男人接过图纸只扫了眼就点头,“这个简单,如果没有木料限制,今天我就能做好,十文钱。”

    苏棠瞥见中年男人桌案上摆放着各色活灵活现的木雕,当即就相信了他的话。

    随即又从袖袋里掏出剩下的七八张图纸全部给了中年男人,“加上这些,今天能做好吗?最好是太阳落山前就做好!”

    中年男人一一看过,皱了皱凌乱的粗眉,“行,不过你要的急,每个我要加收一文钱,如果你愿意,傍晚就来取。”

    苏棠脸上一喜,立马答应下来。

    生意定下,苏棠才知道这位中年木匠姓段,他从操作的案板后走出来,苏棠才发现段木匠的一条腿瘸了。

    就这样,苏棠留下图纸,相约傍晚来取模具,段木匠竟然连定钱都没收,只说来取模具的时候一次结清就行。

    一共九张图纸,苏棠打算来取模具的时候付一百文。

    离开了木匠铺子,苏棠又去了临街绸缎铺买了各种布匹。

    等结束了购物,苏棠身上的五两银子已经花掉了整整一两。

    这会儿也到了中午用饭的时辰。

    苏棠背着褡裢找了家人气不错的普通客栈准备尝尝大庆市井饭食。

    这家开在西大街的客栈既做客栈生意又做酒楼生意,客房在后院,前面做酒楼的部分分为了大堂和二楼雅间。

    苏棠进来的时候一楼大堂人不多,她随意寻了个角落的位置,在伙计那点了两个小菜外加一道甜汤。

    苏棠选的位置不错,既是角落,又能将整个大堂的情况尽收眼里。

    小伙计的动作很利索,只一刻多钟,苏棠点的炒菘菜和酿排骨就上了。

    没一会儿那碗甜酒丸子也上了。

    苏棠夹起排骨尝了一口,味道虽然不如安远侯府的,但也不差。

    加上她此刻饥肠辘辘,吃起来竟然别有一番滋味。

    才一块排骨下肚,正准备喝口甜汤,突然客栈大堂发出“哗啦”一声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