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5章 占据汉中

    甘宁率领六万陆军,从长安出发,一个月后,出现在汉中平原。

    但是他还没有出手,就得知张鲁要投降的消息。

    这可把甘宁气坏了。

    西凉战况已经送到甘宁的手中,看着张辽已经战功赫赫,他的心里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下令全军急行军,所到之处,拔关攻城,靠着二代抛石机的威力,一路强推,一个月内就进入了汉中平原。

    但是他刚到汉中平原,就得到张鲁的投降信。

    看着手中的信,心里的火越烧越旺,左手是张鲁的投降信,右手是张辽的战功报告,两封信把甘宁夹得难以忍受。

    但是人家已经投降了,你还能怎么办?

    次日。

    甘宁率军朝着汉中城而去,六万大军浩浩荡荡,军阵威严,军旗飘舞。

    张鲁带着汉中文武在城口迎接。

    “降将张鲁,拜见甘都督,今愿献出汉中,望都督怜爱我汉中百姓,免受战火之灾。”说时,张鲁将手中的印信高高举过头顶。

    甘宁接过印信,挥挥手。

    后面的兵马立刻在霍峻的带领下,冲入城内,占据汉中城的城防。

    随后,甘宁扶起张鲁说,“将军能够归降,真乃汉中万民之福也,如今主公雄姿英发而汉室日渐衰微,天下之势,已不同往日了。”

    张鲁点点头:“主公乃雄主也,但益州的刘璋却不知深浅,已经兵出剑门关,望平阳关而来,还请都督早做准备。”

    甘宁笑了笑。

    这个张鲁还真会来事儿,明知道自己和刘璋是联军,却颠倒黑白的胡说,但是,如今的汉中已经归张绣所有,刘璋也是不知死活的来进犯平阳关,那就不要怪他不客气了,毕竟自己的功劳簿还是太薄了。

    占据汉中后,甘宁立马命霍峻率领两万人马防守平阳关,同时,派王双、顾明带兵,占据整个汉中全境。

    ……

    关中,长安。

    来去花费了二十天的时间,张绣重新返回了长安。

    汉中的战报就传来了。

    看到甘宁的战报,张绣愣了愣,真是没下到张鲁会投降,按照后世的记载,张鲁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降了曹操的。

    也就是说,张鲁在面对曹操时,也坚守了许久,才投降的。

    没想到在面对甘宁的六万大军时,很干脆的选择了投降,不过站在张鲁的立场上想一想,就会感觉到他的难了。

    首先是两面夹击。

    无论是刘璋还是张绣,张鲁都是打不过,刘璋还能凭借着地理优势防守,但是面对张绣的抛石机,他就没有任何优势,被迫破城,不如提早投降。

    想到此处,张绣勾起嘴角笑了笑。

    这是,贾诩、刘晔、李儒走进来。

    张绣把汉中的战报递给他们说,“真没想到,汉中就这样轻易的拿下来了,张鲁投降,整个汉中尽归我手。”

    三人传递的看完心,脸上露出了笑容。

    随着张绣的发展,他们的实力越发的强大,占领的地盘也随之扩大,已经是当今天下,排名前三的大诸侯了。

    “张鲁投降,汉中可就没仗可打了,甘都督都还没来得及出手,仗已经结束了,张都督在北上打得热火朝天,已经到了张掖,甘都督恐怕要急死了。”贾诩玩笑着说。

    众人大笑起来。

    “就看刘璋能不能忍得住了。”李儒说,“汉中已经属于我军之地了,刘璋的兵马刚刚抵达平阳关,他若是敢往前一步,甘都督恐怕就要忙起来了。”

    “不会!”

    刘晔摇头,“刘璋胆小如鼠,只有我们打他的份儿,他绝对不敢打我们的主意。”

    张绣深以为然地点头,“刘璋暗弱无能,只想着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绝对不敢对我动手,那就让他先守着,今年,凉州、汉中、河套三地归入我们境内,还需要好好的消化消化,益州的情况很复杂,不能轻易冒进。”

    贾诩、李儒、刘晔点头。

    “文优,宛城之事你知道吗?”突然,张绣的目光看向李儒。

    自从宛城回来之后,他没有处理过此事,就匆匆忙忙地前往了陇西,现在回来了,自然要处理一下。

    李儒自然知道宛城发生了啥。

    立马跪倒在地,“主公,宛城之事我已经知道了,隐卫渗透进入我军之地,是我的失职,愿接受责罚。”

    张绣并没有叫他起身,“隐藏在长安的人查出来了没有?”

    李儒摇了摇头,“此人藏得很深,至今还没有挖出来,不过,我已经用排除的办法做了筛选,有五个怀疑对象。”

    贾诩和刘晔目光碰了碰。

    没想到在长安居然会有曹操的人。

    “这就好,你先起来吧,”张绣说,“盯紧这几个人,争取早点揪出来,绝不能让他在长安待的太久,还有,南阳影卫档主马鸣,此人还不错,放入部队中吧。”

    “喏!”

    李儒站起身,额头上已经渗出一层密汗。

    “凉州乃是贫寒之地,地方大,但是由于环境因素,发展得比较缓慢,所以今年下半年到后面春耕,我们的重点目标就是想办法发展凉州的经济作物。”张绣是北地人,自然知道西凉的情况。

    贾诩同样是西凉人,这种为西凉谋福利的事儿自然很积极:“最重要的还是对水的稀缺,其实西凉不缺地,缺的是水,若是能够挖渠引水,那西凉的可耕种之地会大大增加。”

    “嗯,那就挖渠。”

    张绣点点头,后世对发展西凉方面,也是大力改造引水挖渠的方式,把黄河水引上去,增大了耕种面积,让西凉人从窑洞里面走出来,朝着平原地带发展。

    因为这个时候的西凉人住的是从挖好的窑洞。

    每年都是靠天吃饭。

    雨水多了,收成自然就多,雨水少了,全家饥饿度日。

    要是能把水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