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章 纺织技术

    “这个能看得懂吗?”李恪回书房将一些图纸拿了出来,回到正堂递给曲亮问道。

    是李恪从书中抄下来的纺纱机的分解制作图。

    曲亮立刻接过了李恪递过来的图纸,当他看到图纸时,立刻就有些惊异,虽然自己能看懂事纺纱机,但是这是谁画的这么详细,图纸一目了然,就算曲亮不是木匠也能看懂一些。

    李恪不习惯写繁体字,都是用简化字代替的,虽然曲亮看的有些吃力,但是根据每句话的意思,多少也能猜出来是什么字。

    还有图纸上面所标注的尺寸,那些符号是什么意思?那些弯钩的符号又是什么意思?

    这样的图纸简直就是闻所未闻,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精妙之处。能绘制这种图的人,绝对是神人!

    “敢问殿下,这图是何人所做?”曲亮实在是没有忍住。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日后这样的图都需要匠人自己来做!”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殿下,这太难了吧,属下读书也有十几载,从未见过这些字和符号,更不要说有些匠人根本就不识字。”曲亮有些郁闷地说道,在工地上有时候给匠人们讲解一些事情,他们理解的都有些吃力,好在李恪之前安排了近一百名书生在工业区,要不然曲亮能累死。

    “这个无需费心,随后我会专门给你们这些读过书的人讲解。”

    随后李恪指着数字说道:“这个叫数字,你无需管他出处,就当时我发明的吧,用这样的数字书写记录账目,简单明了,并且还有运算方式,所以你要尽快在他们中间选出来合适的人。铁匠、木匠、泥瓦匠、在这些人里面挑选一些能力强,技术强,有领导能力的匠目出来。随后安排个时间,我会专门给你们讲解这些。另外再找十个庖厨,我要再培养一批庖厨出来。”

    “喏!”

    “冬日过去,我会给你一批种子,你让人开始播种,同时命侍卫严加看管,不可泄露。”

    “喏!殿下,这个图我带回去?”曲亮问道。

    “回去安排合适的木匠匠目,然后交给他,要尽早制作出来。”

    “现在木匠那边已经有了匠目,姓张名宝,年方二十有六,祖传木匠,手艺也好,为人也好,所有木匠都很听他的,对了,他还识一些字。”曲亮向李恪说道。

    “不错,类似这样的人,就不要心疼月钱,每人每个月直接就给两贯钱月钱,留住他们的人更要留住他们的心。”

    “喏。”

    “这个纺纱机是您发明的?”曲亮带着疑问看向李恪,他真的不敢想先眼前这个九岁的蜀王更学到这样的学识。

    “对,这个是我早年遇到一名游方道士传授给我的知识,平时告诉你们的这些,也都是他老人家传授给我的。”李恪张嘴就将那个子无须有的游方道士说了出来,不过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那一定是神仙。”曲亮两眼发亮地看着李恪说道,怪不得殿下懂得这么多,有这样神仙恩师让人好生羡慕。

    “神仙不神仙我倒不知道,但是这台纺纱机的效率要比现在的提高十几倍以上!”李恪微笑着开口道。

    十几倍?简直闻所未闻,此物只应天上有啊!这就是曲亮现在的内心想法。

    曲亮虽然不懂木匠的知识,但是他知道现在大唐的纺纱机也就是一个人纺一条线,大规模的纺纱商行都很少,很多都是商家到普通百姓家里收成品线。

    只有那些世家望族才会招很多人,开一个非常大的商行,但那也是一个人负责纺一条纱。如果殿下发明的这种纺织机能提高十几倍,那将会大大的提高人力物力。

    在大唐平常人出门能带两三贯钱就不错了,不是因为没钱,有钱的也不会带那么多,因为太重,一贯钱就是六斤多,要是带个十贯钱上街还不把人累死,所以才有绢帛充当货币,如果这种纺织机能提高如此效率,那不就是可以赚大钱吗,怪不得殿下说以后得钱多的都数不过来,这可真数不过来。

    就现在制作的家具,酿的酒,烧出来一些简单的琉璃,在市场上都抢疯了,要不然怎么支撑那么大一个工业区的建设和那么多人的吃喝。

    要是再加上这个,曲亮看到的是‘钱’途光明。

    李恪看着曲亮问道:“春耕时间就要到了,曲辕犁可做出来了?图纸能看明白吗?”在没有轻工业分类目录那本书之前,李恪也只是凭记忆画出来了草图。

    曲辕犁和古代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这玩意儿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可以说这种犁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一个里程碑。

    曲亮急忙答道:“回殿下,图纸匠人倒是一看就明白,只是尺寸有些拿捏不准,还要劳烦殿下指点。”

    原来真在尺寸上出了问题,这点李恪心里也明白:“这曲辕犁我未曾见过实物,具体尺寸也不知,所以我没标尺寸,我大致说一下我见过的实物大小,然后你回去和铁匠们慢慢研究,可好?”

    “喏。”

    李恪只是在现代博物馆见过复原的曲辕犁,但并不是唐朝的曲辕犁,是明元时代改进过的,更加轻巧、灵活,耕种效率更高的曲辕犁。

    李恪凭记忆,在房间内找出一些实物,对比尺寸,道:“现在清楚了吗?”

    “殿下还有需要说明的吗?”

    李恪闭着眼睛想了一阵,道:“应该差异不大,不行的话可以做几个不同的样品出来,实验一下。”

    “喏!”曲亮停下了手中还在记录的本子,这也是跟了李恪以后,李恪教给他的方法,用几十张空白纸,做成书籍一样的,放在身上,随时记录需要的资料。

    李恪一拍脑门,自己怎么这么笨呢,轻工业分类目录书上自己记得有,再去画一张不就好了。

    “你在此等我片刻。”李恪说完就回到自己的房间,拿出轻工业的书找到曲辕犁那一页。

    不到半个时辰李恪就已经画好,并且标注了尺寸,虽然还是自己知道的尺寸,刚才也交过曲亮,他多少也明白一些,至少能看懂。

    李恪也打算尽快组织所有书生和匠人头目学习数学这也相关的知识。

    回到正堂李恪将图纸交给了曲亮。

    李恪笑着说道:“这次能看懂了吧!”

    曲亮看了看和纺织机一样的图纸和标注方法,回忆了一下李恪刚才讲的:“回殿下,明白了。”

    “抓紧时间做出来,试验一下,没问题就命铁匠打造一批出来,正赶上春耕使用。”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