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章 贞观二年匆匆过

    贞观二年九月。

    太极殿。

    在四月初四,太上皇李渊迁居弘义宫,并将改弘义宫为大安宫。李世民终于可以从东宫明德殿搬到太极殿上朝。

    李世民待众臣山呼后:“众卿平身。”

    顿了一下,李世民看着下面的朝臣:“近来蝗虫灾害减少,真乃朝廷之福,百姓之福,由此可见,天灾是不可抗拒的,但只要朝廷与百姓同心,是可以应对的。”

    “以后要鼓励百姓多养那些鸡鸭鹅,不但能防止蝗虫灾害,还可换钱,何乐而不为之!”

    “陛下圣明!”众臣唱道。

    “近些时日,突厥屡次侵犯边境,不知众卿有何对策?”

    各武将没有说话,他们心里清楚,李世民是马上皇帝,不会容忍突厥如此残害大唐百姓,于是都瞪着大眼,祈求般看着李世民,希望派自己领兵前往。

    王珪见无人说话,站出来说道:“回陛下,我大唐刚经历蝗虫灾害,不易出兵讨伐,突厥侵犯边境,可派兵将之驱退,后修复古长城,征发百姓利用城堡以巩固边防,以防突厥再次来犯。”

    李世民说:“突厥天灾人祸不断,颉利可汗并不因此而积德行善,反而更加暴虐,骨肉相残,其亡日不远了。朕正要扫清沙漠上的敌人,何必辛劳百姓到远方去修筑城堡要塞呢!”

    王珪见自己没有说道李世民的心坎上:“是臣孟浪了!”

    见此事无人再谈,李世民觉得还是先和武将们商议一下,再在朝堂上议论,毕竟牵一发动全身,大兵出征,粮草等后勤保障都是很关键的。

    结果这一耽搁,突厥因境内也是天灾人祸不断,便撤了兵。

    李恪命洪泰带领野狼突击队,对玄甲军进行了一次为期半年的特种作战训练,同时对十六卫进行了军事训练,不能让每个士兵都成为特种兵。但每一卫都独自成立了五百人的特战队。

    到贞观二年末,此人不得不提。正是赫赫有名的——魏徵,魏镜子。

    魏徵很有胆略,善于挽回皇帝的主意,常常犯言直谏。有时碰上李世民非常恼怒的时候,他面不改色,李世民的神威也为之收敛。

    他曾经告假去祭扫祖墓,回来后,对李世民说:“人们都说陛下要临幸南山,外面都已严阵以待、整装完毕,而您最后又没去,不知为什么?”

    李世民笑着说:“起初确实有这个打算,害怕你又来嗔怪,所以中途停止了。”

    李世民和魏徵之间还有个很有名的故事。还有李世民曾得到一只好鹞鹰,将它置于臂膀上,远远望见魏徵走过来,便藏在怀里;魏徵站在那里上奏朝政大事,很久不停下来,鹞鹰最后竟死在李世民的怀里。

    两人真堪称是千古好基友。

    李世民的屏风书名也是很有名的故事。

    李世民将重要官员名字记在屏风上,并写下这些官员事迹,以便将来升迁所用。

    因此屏风书名和上凌烟阁成为后世千年,明君贤臣的代称,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终极梦想。

    李世民说:“为朕养护百姓的,唯有都督、刺史,朕常常将他们的名字书写在屏风上,坐卧都留心观看,得知在任内的善恶事迹,均注于他们的名下,以备升迁和降职时参考。县令尤其与百姓亲近,不可不慎加选择。”于是下令朝廷内外五品以上官员,各荐举能胜任县令职位的人,呈报他们的姓名。

    大唐这边君明臣贤正在励精图治,磨刀霍霍向突厥。

    突厥那边可不平静。

    贞观二年十二月。

    西突厥统叶护可汗被其伯父杀死,其伯父自立为首领,是为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国人不服,弩矢毕部推举泥孰莫贺设为可汗,泥孰不应允。

    统叶护的儿子力特勒,为躲避莫贺咄的祸乱,逃到了康居,泥孰迎回他立为首领,这便是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与莫贺咄相攻伐,争斗不息,都派使臣请求与唐朝通婚。

    李世民不答应,说:“你们的国家刚发生内部争斗,君臣尚未确定,怎么能谈得上求婚呢?”而且传谕各部保持稳定,不要再相攻伐。于是先前依附西突厥的敕勒和西域各国均叛离。

    突厥北面的各部族大多叛离颉利可汗归附薛延陀,共同推举薛延陀的俟斤夷男为可汗,夷男不敢担当此任。

    李世民正欲图谋突厥颉利可汗,便派游击将军乔师望择小道带着册书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并赐给鼓和大旗。

    夷男十分高兴,派使臣进献贡品,建牙帐于大漠中郁督军山下,东至,西到西突厥,南接沙漠,北临俱伦水;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各部均为其附属。

    贞观三年正月。李世民依例祭祀太庙,在东郊行耕田礼。

    值得一提的是:和尚法雅以妖言惑众被处死。司空裴寂和法雅和尚有过交集,也因此事被免职,勒令遣送回老家。

    裴寂请求留在长安,李世民毫不客气地说:“你的功劳平庸,怎么能达到今天这个地步,还不是因太上皇的恩泽才使你列居群臣第一。武德年间,贪污受贿风气盛行,朝廷政纲混乱,均与你有关,只是因为你是开国老臣,所以不忍心完全依法令处置。能够回家守着坟墓,已经是够幸运的人。”裴寂于是回到老家蒲州。

    其实就是李世民认为,兴唐第一功臣当然是自己,其次是刘文静,再其次才是裴寂。裴寂处处宣扬没有他,就没有大唐天下,那是贪天之功,罪大恶极。

    至于李世民批评裴寂处理政务有很多失误,却是欲加之罪。李世民如此说的真正目的,是要大范围地否定自己的父亲。

    李渊有很多事情都处理不当,这样就可以让世人理解,李渊没有册立李世民为太子,也是李渊荒唐的延续,对李世民登基自然也会更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在裴寂回归故里蒲州不久,有个叫信行的狂生,经常向裴寂家的仆人说:“你们家裴公有天分,是帝王之相。”

    估计此人不了解朝局,还以为裴寂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风光无限的李渊时代。此人更不了解李世民,还以为在大唐安天下十余年后,还可以兴兵作乱。

    仆人把这些话告诉给裴寂,裴寂不但不高兴,反而吓得半死。悄悄命人去杀了这个信行的狂生,免得连累自己,甚至又命心腹恭命把也听过这些话的仆人杀死。可是恭命和那个仆人关系不错,不但没去杀,反而让那个仆人藏了起来。

    再后来,恭命偷盗了裴寂的上百万钱逃跑,裴寂到处追捕他,恭命就跑到朝廷去告发裴寂。裴寂就被二度接受审查。

    这次李世民不想放过裴寂,他列举的四大罪状中,“恚称国家之兴皆其所谋”是李世民最不能容忍的。

    但是朝廷大臣很多向李世民求情,包括李世民的一些近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裴寂是大唐开国元勋,杀裴寂有损李世民的名声。

    当时,李世民即位不久,人心未附,何况是举行祭祀,天下臣民多少眼睛关注着!

    李世民对裴寂的优待,想必让很多当年拥护李建成的人长舒一口气。可是这样做并非李世民的真心,一旦屁股坐稳,李世民就开始清算了。

    裴寂之罪,按律当处死;李世民将其流放到静州。正赶上当地的山羌族叛乱,有人说叛军劫持裴寂为其首领。

    李世民说:“裴寂依罪当处死,我留给他生路,他肯定不会走这条路。”

    不久听说裴寂率领僮仆家丁打败叛军。李世民考虑他有佐命之功,征召他入进朝,裴寂恰好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