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6章 建造战船

    李恪翻阅书籍中发现有一段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凡东南郡邑无不通水,故天下货利舟辑居多。”

    这就让他肯定大唐的海运很发达,而航运业是以航海技术和造船业为基础的,同时又推动航海技术和造船业的发展。

    之前李恪让曲亮去调查大唐的造船业,大唐现在的船只已普遍采用钉接榫合法,而欧洲的船板连接办法还处在使用绳索绑扎的阶段。

    现在的木船,船上共设9个舱,船底部采用3块木料榫合相接,两舷和船舱隔板以及船篷盖板均用铁钉钉合。船内有水密封舱壁,把船体内部分隔成许多部分。这种结构有效地保持了船的抗沉性。船内隔舱板及舱板枕木与左右两舷榫接,船舷由4根大木拼成,平排钉合……

    这种平接法与搭接法相比,具有连接处不易松动、脱落,船体光顺,减少阻力的优点,而且节省木材,减少船体自身重量。

    所以,李恪发现从木船的建造工艺和技术水平上讲都是很先进的。

    只是让李恪惊讶的时候,大唐的造舰技术也高。

    海鹘两翼装浮板,增加稳定性,能抗风浪,楼船则上下几层,下层可装铁石压舱,中层可住宿生活,上层和两舷则可分层排列作战,居高临下使用弓箭和石炮,往往能克敌制胜,且船体高大,结构坚固,乘风下压往往能犁沉敌船,威力强大,这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有了这些情况的了解,李恪的心里总算有数了!

    但是,大唐的造船业确实不错,但以李恪的眼光来看还是很落后,他现在迫切要求想造出的大明时代的那种可以在海上航行数月的船。

    所以,李恪便开始了他的第一轮部署,那就是找技术娴熟的造船匠和航海技术强悍的船工。

    “刘达,交给你一个任务。”

    “殿下请吩咐。”

    “你马上起程去越州,招募两万府兵,要求懂水性,越精通越好。我要组建一支两万人的海军出来。”李恪两眼放光地说道。

    “喏!”刘达兴奋地说道,随后转身离开。

    “严庆,你让曲亮来一趟!”李恪对严庆喊道。

    “诺。”严庆道。

    一个多时辰,曲亮就出现在了李恪的书房。

    “参见殿下!”曲亮给李恪施礼。

    “三个地方的造船厂怎么样了?”李恪问道。

    “回殿下。青州、越州、广州三地同时开工,已经建造有半年时间,预计再有三个多月就要建好。”

    “所选的位置基本都是安排殿下的要求选择的。四周群山环抱,其间有狭长水道与外海相通。港湾内隐蔽性与防风性良好。港内水深,是造船与建立大型港口的天然基地。”

    “三个港口条件基本都差不多,另外山中间形成一块面积不小的盆地,作为一座货物集散、船舶停靠的商用港口。港口背倚铁矿和优质木材,解决造船所需的材料问题。”

    要说造海船最好的木材,还是热带雨林生长的硬木,只是现在的大唐,目前只有人烟稀少的琼州有产,以及地处亚热带地区的岭南、江南和剑南道南部产的硬木。

    松木其实是造海船所用板材中比较差的一种,耐腐蚀、耐虫、木质稳定性能不如亚热带、热带硬木。

    现在造船坊所用的,都是在原始森林砍伐百年树龄以上的高大红松、云杉、落叶松等温带树种,这令李恪有些不太满意。

    但眼下从南方运上好的造船木到北方这太不划算了,只能用松木将就着。

    李恪计划一批船造出来后,迅速组织人手南下占领琉球,在那里建立新的造船坊利用当地的优质硬木。

    “三个港口码头、道路、造船坊很多硬件设施均使用商行所产水泥建造,港口离入海口不过十丈的距离开始,依次排列着建好还没建好的船坞二十个,还预留了十个船坞没有动,主要现在还是人手不充足。”

    “各船坞有大有小,根据殿下提供的资料,最大的船坞可以建造载六万石也就是三千吨的巨舰。(唐代对船只大小以载物重“石”为单位,“料”要到宋才开始使用)最小的船坞能造五十吨的船只。再小的只能到旁边建造了。”

    “目前二十个船坞可以同时造船五艘,超过五艘就要再招募工人,这些属下正在实施中,不过这要看殿下下一步的计划。”

    “不错,三年时间能做到这样的地步你已经很不错了。”李恪笑着称赞曲亮。

    “属下不敢居功,要没有殿下提供的图纸,那些匠目也不会建造得这么快,这么大的船。”

    造船坊完全建成后,能造三千吨巨舰,李恪听后也是撇了撇嘴,目前大唐除了江南的一些造船坊能造两千吨巨舰,其他地方根本就没有,更不要说其他国家了。

    据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泉州所造安海船,“银锒船舷十五格,可贮货物二至四万石之多。”十五格,即十五个底舱。

    李恪嫌计重量单位“石”麻烦,早在组建团队的时候,就向他们普及了吨位的说法。

    在唐代一石是五十三公斤,为了计算方便,李恪就统一规定,所有工业区的计重单位石全部采用一石为五十公斤为准,等于0.05吨,并正式将吨这个更大的重量单位引入。

    对于建造的船只大小,将按吨来算。

    未来三年里,三个造船坊都将担负起主要的造船任务,所以李恪当初对三个造船坊规划得很大,所以现在每个造船坊才完成了五个船坞可以造船。

    这三个造船坊彻底完工后,每个将有二十个干船坞,沿海岸一字排开,可同时建造二十艘船。

    “你继续在各造船坊招募造船技术好的工匠和航海技术好的船工,暂时都安排在各个造船厂,三个月的时间能不能造出来十五艘船?”李恪向曲亮询问道。

    “需要多大排水量的?目前正在建造的是2000吨排水量的。”

    “2000吨?够了,三个月能出多少艘?”李恪很惊讶地看着曲亮,要知道他给曲亮资料才一年多的时间。

    曲亮想了一下:“三个月三个造船坊可以造出来十五艘。”

    “好。我给你记一大功。”李恪看着曲亮,高兴地说道。

    “诺”曲亮道。

    “现在建造的都是木船,看来钢材时候出来了。”

    “还有,通知各州各铁矿大量开采铁矿,然后招募大量的铁匠炼铁,所炼出来的生铁,以后会需要的越来越多,你要大量的储存生铁。”李恪淡淡地道。

    “诺!”曲亮答道。

    “我明日去工业园,开始炼钢,随后将技术传授给各工业园。”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