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8章 二人转发展史

    “赵善本老师,因为你的一直坚持,才让二人转有了现在的地位,才会被所有人所了解,你应该是二人转的忠实宣传者,非常有品格的人!”

    听完赵善本的话,王东旭对着赵善本竖起了大拇指。

    的却是这样的,要不是赵善本老师,大部分人怎么可能知道二人转,或许更多的人一提起二人转,都会联系起来低俗的东西,毕竟那些年,二人转表演的内容确实非常的低俗。

    而赵善本老师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国人对二人转的认识,可以说是扭转乾坤的第一人。

    他已经被所有人所记住,尤其是所有东北人。

    “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去看看善本山庄的二人转表演吧!”

    赵善本说完,带着王东旭进入了这个二人转舞台。

    此时表演还没有开始,一般表演都是晚上八点开始的,陆陆续续有一些观众,在这个二人转舞台里面旅游,人也不多,看起来冷冷清清的。

    二人转舞台上有几个工人在调设备,看到赵善本走了进来,立刻笑着向赵善本问好。

    “今天的二人转演员来了没有?”

    赵善本看向台上的工人问道。

    “已经来了,正在后台化妆呢!”

    工人立刻说道。

    “走吧,咱们去后台看看!”

    听到这话,赵善本微微一笑,将目光看向了王东旭说道。

    “嗯!”

    王东旭点了点头,和赵善本去了后台,此时两个二人转演员,一男一女,正坐在后台化妆,看见了赵善本和王东旭,立刻站起身来问好。

    “怎么这么早就化妆,今天还有二人转表演吗?”

    赵善本好奇的问道。

    “赵总您忘了?”

    “今天上午十点钟,有个旅游团从港岛那边过来,指定要看咱们的二人转表演,我们这才火急火燎的跑过来,早点做好准备!”

    其中一个二人转演员说道。

    “港岛的旅游团?”

    “这还挺新鲜的,好,那你们就好好准备吧,正好一会我带朋友过来一同观看!”

    赵善本笑着说道。

    “好的赵总!”

    这个二人转演员连忙说道。

    “王总,你有福了,一会咱们就可以看看二人转表演了,比你在善本大舞台上面看到的更加好,这可是最地道的民间二人转表演,很多都是民间故事!”

    赵善本看向王东旭解释道。

    “那敢情好啊,我还没有看到过如此正宗的二人转表演,正好一饱眼福!”

    王东旭也连忙说道。

    两人有在其他的地方转了转,看着时间马上就要到十点了,便来到了二人转舞台,此时在二人转舞台的座位上,已经坐了一百多人,看得出来,这一次港岛来的旅游团,还是非常庞大的。

    王东旭和赵善本则是有专坐,坐在了第一排,看起来更加的清晰。

    两人坐在那里,赵善本开始给王东旭讲起了二人转的发展和主要形式。

    “二人转,历史上称之为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距今已经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

    “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省、吉省、黑省、内省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

    传统二人转的旦角装束分为两种正装,月装,正装即是戏曲装旦角需要在额前贴片子,还需要挂顶花和偏凤,后面要带线尾子等、有些还需要在戏服上加水袖的,如“穆桂英”装即是仙姑头。不需要戴顶花、而是带假发套、后面可以用真模仿真发的假发套、例如胡玉娘。二人转下装的化妆分为小生装、丑装、武生装这三种装。”

    “二人转名段有《大西厢》、《回杯记》、《祝九红吊孝》、《梁塞金擀面》、《马前泼水》、《包公断太后》等。2006年东北二人转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呼呼腔》是二人转故事正文的开头腔,曲牌高亢。曲体结构为上,下两个乐句,每乐句都带一个较长的甩腔。上乐句往往散板起唱,然后用刁板进入正常节奏,尾音落在商音上。下乐句落在宫音上。《呼呼腔》的音调,是大波浪式的旋律线条、棱角分明,恰好表现东北秧歌那种大夸、大浪、大扭、大俏、棱角分明的舞蹈技巧,同时,描述故事梗概,介绍时间、地点、人物、环境。”

    “《武咳咳》是二人转演唱故事内容的核心唱腔。艺人称它为“宝调”。曲体结构基本为上、下两个乐句。上乐句的落音为“徵”音,下乐句落在“商”。它的音乐旋律完全来自东北方言中的字调和语气是一种“唱着说”的叙事性曲牌。不管怎样变化,始终不离“re、la、sou”三个音。句尾甩腔,能自然流畅的向其它曲牌唱腔过度。”

    “《文咳咳》板式变化,分为中板、慢板、快板,及中间的垛句等等。词格基本为七字句、十字句。《抱板》的曲体结构基本为上、下两个乐句、反复演唱,上乐句一般落在、“羽音上”,下乐句落在“商音上”。大段抱板,开头都有一个刁板腔。它分有“慢打慢唱”、“慢板夹快板”、“慢打紧唱,长调门”、“红板数唱”等变化形式。演唱中常加三字垛。基本词格为七字句、十字句。”

    “《三节板》演唱时用大板、甩子伴奏、一打三甩、因而称三节板。这个曲牌是一种抒情、叙事的慢板、旋律起伏较大、大波浪式的曲线。基本分为上、下两个乐句,上乐句落“角”,下乐句落“宫”或“羽”,大段三节板,结束有甩腔。词格基本为十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