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5章 无船渡湖

    路上,两个孩子对周围的景色很是好奇,时不时掀开马车帘子探头向外望去。

    一直待着城中,鲜有这样自然的景色。

    不必说孩童,便是叶知鱼自己也觉得一路上心情不错,见惯了尔虞我诈王权富贵,还得看些这不经雕琢的景色才好。

    “按我说,出来逛逛也是好的。你平日里倒是忙,少有这种带孩子们出来散心的光景。”娘眼中含笑,慈爱的摸了摸小凤团的脑袋。

    说起来,倒也的确如此。叶知鱼不由得自省起来,心里同时泛起些许歉意,歉疚的捏了捏身旁小九的手。

    小九抬眸,盯着叶知鱼,稚/嫩的脸庞透着坚定,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阿娘无妨,小九并不觉得无聊。”

    小九的眼睛亮晶晶的,恍惚之间让人觉得很像某个人,看的叶知鱼有些失神。

    很快,小团子凑了过来,扒着叶知鱼的衣襟摇了摇,奶声奶气道:“小团子也不觉得,只要和娘亲在一起,便是这世上顶好的乐事了。”

    叶知鱼闻言,失笑摇了摇头,抬手轻点小团子的眉间,她何德何能有这么两个乖宝?

    就连娘也忍不住打心眼里艳羡,跟着一起笑着。

    马车摇摇晃晃,总算是到了湖边。原本路上下着小雨,叶知鱼心忧会耽误行程。

    可到底天空作美,下车的时候已然雨过天晴。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美不胜收。

    又因刚下过雨,在还未来得及散去的雨幕笼罩下,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就显得非常奇妙。

    “也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总觉得站在这里人都要轻盈些。”娘张开双臂,脸上难得露出一副放松的表情,贪婪的呼吸着这里的空气。

    叶知鱼笑说:“不是错觉。”

    这样带着点泥土味的新鲜空气,呼吸进人体内自比外头的浊气要好。

    “娘亲,画舫呢?”小团子的目光有些茫然的在湖面搜寻着,揪着叶知鱼的衣角晃了晃。

    顺着小团子的目光看去,叶知鱼看向湖中。

    湖面开阔平缓,一眼望不到边际,却不见画舫的影子。

    那样的庞然大物,按理说该是很扎眼才是。

    “莫不是清湘郡主真拿我们打趣?”娘蹙眉,眼里含/着点不赞同。

    叶知鱼没有急着回答这个问题,直觉告诉她,文宝姝不会做这样无聊的事情。

    大费周章的把自己叫来,就为了浪费自己的时间?

    就算是要使绊子,也得是等她上了画舫之后吧。

    正想的入神,一道声音响起,打断了叶知鱼的思索。

    “敢问可是王小姐?”

    也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一个小厮打扮的人,毕恭毕敬的站在叶知鱼的面前。

    叶知鱼回神应下,“正是。”

    那人爽快说明来意。

    “小人是清湘郡主安排在此等候的,画舫已然尽数开去了湖中央,诸位来晚了。”

    那人说这话的时候,虚指向某个方向。

    叶知鱼眼力过人,顺着看去,到着实依稀看到了几座画舫的影子。

    “附近可还有船只?”娘一手牵着一个团子,三人齐刷刷的看向那人问道。

    盯着两位小团子殷切的目光,小厮打扮的人摇了摇头,开口道:“原本郡主是安排了少量船只助贵人们渡湖的,不过王小姐您来的太晚了些。现在的船只都在路上,尚未返回。”

    “何时返回?”叶知鱼蹙眉问道。

    小厮道:“这里的船夫本就不多,送那些贵人到了湖中央之后也并不会急着回来,而是会一直待到画舫节结束,届时再把贵人们带回来。”

    叶知鱼颔首,表示已然知晓,给了小厮传话的银子,那人起先不接,推托一番后,拿着钱欢欢喜喜的离去了。

    临走前,那小厮透露一个消息。沿着这条路一直这么走下去,运气好的话,或许会有还未行船的船夫。

    目送小厮离开之后,娘上前半步与叶知鱼并肩,眼里带着担忧,“那现在如何是好?”

    不只是娘,两个团子也是盯着娘亲,等待她的定夺。

    人已经走到这里了,两乖宝又这样想去,倒不如就去撞撞运气。如若实在运气不好找不到舟子,届时再离开也不迟,也没那么遗憾,至少努力过了。

    “走吧,沿路问问。总会有船家行船的。”

    叶知鱼倒是洒脱,这样爽快的做了决定,娘也没什么意见。

    两个小团子高兴的振臂欢呼,“娘亲万岁!”

    叶知鱼和娘就这样一人牵着一个小团子继续走了下去。

    也不知走了多久,总之饶是两个大人都已口干舌燥,更遑论两个孩童。

    几人这才在岸边看到一条有些破旧的小船,还有一个船夫打扮的老翁,这让众人喜出望外。

    娘主动上前交涉,问道:“老翁?可还行船?我等想去参加湖中央的画舫节,不知可否租用你的船?”

    那老翁已然上了年纪,头发连着胡子一块白了,带着斗笠和蓑衣,只露出一双精明的眼睛来。

    老翁闻言,会心一笑,斜晲了娘一眼,这才道:“这位小姐怕不是外地人?”

    娘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她本也确实不是京城人。

    老翁一副心知肚明的表情,耐着性子解释起来,“这画舫节一年一次,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不论远近,每逢这个时节总是要来赏湖的。”

    “是以,大多船只早早的就被人订下了,老夫我也不例外。老夫并非没有雇主,只是雇主还未到罢了。”

    “阿翁,既你等的人现在也未来,怕是不会来了。何不渡我们先过去呢?”

    许是怕船夫不答应,娘伸出三根手指头,开出高价来。

    “我愿意付您三倍的船钱,只要您载我们过去就行。也不必在湖中央等我们,你若心里过意不去,将我们送过去便可回到岸边等待你的雇主。”

    说罢,娘又添了一句,“您就当是做好事了。”

    那老翁却是轻笑着摇头,拒绝了娘的请求。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既收了钱,就得在此处候着。小姑娘,你就不必白费口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