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2章 国运昌盛

    不正是付景同么?

    付景同穿着朝服,大抵是刚从政事堂议完事出来。见到萧清让的那一刻,也是有些惊讶。

    没猜错的话,萧清让应当是从宫外回来。

    可这阖宫上下谁人不知萧清让从不轻易离宫?

    既碰上了便是缘分,况且付景同本身也有一些问题想要问清楚,于是对着萧清让行礼问安。

    萧清让摆了摆手,免除了付景同的行礼,笑呵呵的打招呼,“付大人,许久未见了。”

    付景同笑说:“是啊国师,倒是难得见你出宫一趟。不知这次出去所为何时?”

    萧清让眼睛转了一圈,并不打算说的太过仔细。只言简意赅的表示出去看了诊。

    这让付景同很是意外,“也不知是谁有这样的福气,竟能让国师亲自登门看诊。”

    “一个旧友罢了。左右待在宫中也无事。”

    付景同闻言,并没在这个话题上久做停留,反而是想到了国运的问题,索性换了个话题。

    “下官有一问题,想斗胆一问。”

    萧清让道:“大理寺卿但说无妨。”

    付景同倒是很谨慎,先四下看了看。确定无人,这才开口问道:“不知现如今国运如何?自之前无意中知晓国运衰竭之后,下官日日寝食难安。也知晓国师这几日似乎是有动作,不知结果如何?”

    似是想到了在庭院卜的那一卦,萧清让也有片刻的怔愣。

    随即恢复道:“卦出东南,有明君之象。国运昌盛,必将延绵。”

    “既如此,下官便彻底放心下来。”付景同松了一口气,再没什么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既如此,付大人可还有其他的事情?”

    付景同拱手行了个礼,“暂无了,耽误了国师的时间实属抱歉。只是这样的消息于我而言也是十分重要。总之,多谢国师了。为了国事操劳,国师亦是辛苦了。”

    萧清让只是淡笑着,拍了拍付景同的肩膀:“付大人客气了。这是我职责所在。如若无事,那我便先行告退了。”

    “告辞。”

    “告辞。”

    付景同站在官道/上,目送着国师离开。

    一直到其身影消失在了视线的尽头,他这才笑了笑。

    是个好兆头。

    另一边,王长松那老不死的果然如左副都御史猜想的那般,拿到了官印和银票之后,连夜写了一封信送往了太后的寝宫讨赏。

    彼时,太后侧躺在贵妃椅上,一只手撑着自己的脑袋入睡。

    旁边一左一右站了两个宫女儿扇扇子。

    只听见有一阵匆忙的脚步声响起,紧接着就有人来报,说是都察院的右副都御史王长松发了急信来。

    起初,太后很是不满,认为王长松搅了自己清修。

    但在宫女读出那信上内容之时,太后眼角眉梢的笑意逐渐加重,竟是怎么也挡不住。

    “这个王长松啊,真是个好狗腿子。闷声干事,竟然做成了这么一笔,赏,给哀家重重的赏。”

    这相当于什么?

    从此检/察/院便被她完全把控,凤无鸣完全落入了被动的境地。

    “哀家倒是真没想到,这凤无鸣竟能为了王小娥做到如此境地。哀家倒是小觑这个村妇了。”

    常嬷嬷在旁边为太后扇着扇子,亦是开口附和:“摄政王看着是个冷血无情的,没成下对待一个貌丑无盐的村妇这般有情有义。”

    太后闻言,笑容僵在了嘴角,像是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似的。

    她抓住常嬷嬷摇扇子的手,追问道:“你方才说什么?”

    常嬷嬷有些不解的重复了一遍,“摄政王看着冷血无情……?”

    “不,你说那村妇貌丑无盐?”

    常嬷嬷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正是啊。或许是老奴在这宫中呆的久了,见的都是些官家小姐夫人的,眼睛便被养刁了吧。但那王小娥只一身医术高明,样貌实在是算不得上乘。”

    “若非要说,便是身材高挑,把脸遮住算个美人胚子,只是可惜啊……”常嬷嬷叹惋着摇了摇头。

    太后却眯了眯眼睛,“是啊,那村妇貌丑无盐,凤无鸣却还是为她做到这个地步。总不可能是喜欢上那村妇了。”

    “定然是那村妇早已成为了凤无鸣的左膀右臂,不知道阳奉阴违了多久。”

    太后冷笑,目光带着狠厉,“哀家倒是小瞧了这个村妇了。竟把哀家也玩弄进去了!”

    太后厉声呵斥,一众宫女太监连同常嬷嬷跪了一地。

    “摆驾,去皇帝宫中!”

    太后开口,便坐上銮驾,去往了凤衍之的寝宫。

    彼时,凤衍之正看着兵书。

    只听外头太监高唱,“太后娘娘驾到。”

    凤衍之捏了捏鼻梁,放下兵书,起身前去迎接。

    “母后,怎的想起来儿臣宫中坐坐?”凤衍之说着,伸出手去扶太后。

    自母子二人关于权利一事产生分歧之后,太后便不怎么来凤衍之的寝宫了。

    每日的晨昏定省,太后也以身体不适给免去了。

    一来是母子二人早已不同路,见面了难免呛声两句。太后不愿母子疏离。

    二来,是凤衍之的身体的确不好,免去这些规矩,也是为了让凤衍之好好养病,早日重掌大权。

    太后笑着将手放在了儿子的手中,“哀家叫小厨房煨了汤,特地来给你补补身子。”

    凤衍之有些受宠若惊,但也欣喜两人之间关系的改善,一边扶着太后朝着主位走去,一边开口道:“天气炎热,如此小事便让下头的人送来便是。何须母后亲自送来?”

    太后坐定,不赞同的嗔了凤衍之一眼,“关乎你的都是大事,何来小事一说?”

    凤衍之笑着点了点头。

    太后此时看见了桌上的兵书,忍不住叹了口气。

    如若衍之身体康健,大概也会随先皇一般御驾亲征。

    自古男儿没有一个不想着去战场上立功名的。

    便是皇帝,也不例外。

    太后并未开口说什么,凤衍之倒是注意到了太后的眼神,也很默契的没有提。

    “哀家今日前来,也是为了和你分享一个好消息。”太后言归正传,笑吟吟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