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章 所有的罪一同清算

    恍恍惚惚地回了听雪台,槿娘已经卧在榻上了。

    白日还生龙活虎的人,此时却气若游丝。

    小七怔然坐在榻旁,喃喃问道,“姐姐可后悔了?”

    槿娘一张脸煞白,她半睁着眸子,声音低低地,“第一回,是在除夕,你跑了,我被打个半死。第二回,就因了我没有煎药,又被打个半死。这一回,我不过是送了封信......写信的是你,你好好的,我却险些死了。”

    小七垂眸不言。

    槿娘说的句句是真,她半个字也辩白不得。

    她虽不曾受皮肉之苦,但她受的责罚都在内里。

    于她而言,内里的责罚远盛于皮肉之苦。

    槿娘兀自低叹,“听说是你求情了。”

    “你不必自责,这是我自己选的路,可如今,却好似也明白了一些。”

    那双杏眸有些失神,似在看小七,却又似穿过小七在看什么别的地方。

    小七问道,“明白了什么?”

    “你从来什么事都没有,就不曾想过为什么?”

    这不是值得穷究的问题,小七知道答案,许瞻数日前便说过了。

    许瞻要她活着,看他如何跨过黄河,吞并魏国的每一寸疆土。

    槿娘双眸泛红,神情哀恸,分明笑着,泪水却夺眶而出,“我知道为什么,但我不会告诉你。”

    她既不愿说,小七也并不追问。

    没什么好问的。

    垂着眸子,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方才流下的血渍,小七起了身要去换衣,甫一打开衣柜,陆九卿的大氅立时映入眼帘。

    那是她初来癸水时陆九卿借与她的。

    她早就洗荡干净,又叠得崭齐,但因一直病着,鲜少见他,因而总没有合适的机会归还。

    她摩挲着那件大氅,突然转头朝榻上那动弹不得的人问道,“姐姐没有喝过桃花羹吧?”

    槿娘素来话多,此时却没有说话,只是一个人盯着屋顶默默淌泪。

    小七温柔地笑,“我去给姐姐煮桃花羹。”

    据说西林苑那株山桃是有上百年的,如今仍旧开得极好,有粗壮的枝桠拖在地上,因而摘起来并不费劲。

    她摘了满满一大篮子,煮了桃花羹,剩下的全用来酿酒了。

    幼时与父母亲住在桃林镇,那里的叔伯婶婶每逢春日必要摘桃花酿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名字,只约定俗成地叫做“桃花酒”。

    最好的东西是不需要费尽心思取什么动听的名字的。

    酒酿了满满一大罐,日子也一天天地数着,只等着陆九卿来。

    他来的时候已是三日后,听过路的寺人说起陆大人与公子在正堂议事,约莫着就要走了。小七忙放下手中活计,抱着大氅与酒便往正堂奔去。

    他果然已经动身走了,远远望着他的背影穿过庭院,穿过水榭,穿过楼台,小七便也疾步跟着穿过庭院,穿过水榭,穿过楼台。

    紧赶慢赶,追得她满头薄汗,气息不定,她叫了一声,“大人!”

    立时惊飞了枝头的鸟雀肥鸽。

    陆九卿步子一顿,蓦然回身,竟朝她走来,“小七姑娘。”

    因跑了许久,她的脸色难得娇红,“大人一直关照小七,小七不知如何答谢,正好桃花开了,便酿了酒拜谢大人,但愿大人不要嫌弃。”

    想到陆九卿是公子身旁的军师,什么琼浆玉酿没有见过,她这种乡野粗食只怕要惹人笑话,抱着酒罐的手便有些局促起来。

    “大人若饮不惯,打发给下人也是好的。”

    没想到陆九卿竟接过酒罐,垂眸望她时眉眼清润,“姑娘酿的酒,九卿不会给旁人。”

    “姑娘的手很巧。”

    小七闻言心头一暖,酿酒的时候心里是欢喜的,如今送出去心里也是欢喜的。

    她心里想,若这辈子定要留在兰台,那便总要有几个朋友,难时帮衬,困时扶携,以沫相濡,那才能过得下去。

    若不是因了这罐桃花酒,她大约不会再想着逃亡了。

    可偏偏有了这罐酒。

    将将入夜便有人来拿她,杂乱的脚步声震得木地板咚咚作响。

    见是裴孝廉亲自来,小七便知不是好事。

    那人好似看戏一般,眉梢眼角俱闪着几分得意,开口时亦是阴阳怪气,“魏俘,公子召你,跟裴某走一遭罢!”

    他一扬起手来,身后两个护卫便拿好架势要押小七。

    小七心里惴惴,转眸去望槿娘,却见槿娘只是冷眼瞧着,片刻背过身去,一句话也不说。

    小七不得不跟着裴孝廉走,若小心向裴孝廉打探到底是什么事,裴孝廉不过是似笑非笑,“到了公子面前,自然便知。”

    小七脑中一片空白,细想近来谨言慎行,规行矩步,并没有什么可被人拿捏的错处。

    来时遇见陆九卿,向来温和从容的人,神情却有几分凝重,见她来立住了脚,神色担忧,欲言又止。

    擦肩而过时想要低声提醒一句,“公子不......”

    话未说完,便被裴孝廉冷声打断了,“陆大人!不早了。”

    陆九卿到底是什么都没说,与裴孝廉拱手见了礼便疾步走了。

    月浅灯深,温黄的烛光透过木纱门映到院中的青石板上,上了木廊脱下丝履,裴孝廉却并没有进茶室中去,只是垂头拱袖朝室内的人禀着,“公子,魏俘到了。”

    进了门,小七一眼便望见案上的酒罐。

    那是白日她将将送给陆九卿的酒。

    她心头一跳,下意识地朝许瞻看去,那人阖着眸子斜靠于软榻,一条修长的腿慵懒随意地曲着,身上沾着酒气,看起来并没有不悦,眉宇间甚至还有几分柔和。

    案上有两只银质角觞,觞边泛着湿润的光泽,显然他方才与陆九卿饮过酒了。

    裴孝廉已拉上了木纱门,人却并没有走开,透过纱门能看见他只是抱剑在廊下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