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2章 监生换粮

    虽说崇祯早有心理准备,但多少还是有点失望,不知道他们是真的想不到办法,还是想到了办法,不敢说,看来解决粮食危机还得自己出马。

    崇祯的手不自觉的敲击着龙椅,“咚咚咚”的声音传遍大殿,使得堂上的一众朝臣噤若寒蝉,整个大殿都陷入了寂静没有一点声响。

    崇祯就这么敲着,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又像是在做着什么重要的决定,过了十几个呼吸,崇祯才缓声开口:“礼部尚书何在?”

    礼部尚书倪元璐,听到崇祯叫自己赶忙出班躬身道:“微臣在。”

    “朕问你,国子监的监生上次在紫禁城门口闹事被杀了多少人?”崇祯看着倪元璐沉声问。

    倪元璐一听崇祯这话,心里咯噔一下,这陛下怕不是要和自己秋后算账吧!可这北方缺粮的事,怎么也和监生闹事扯不到一起呀!这完全是两件牛马不相及的事。

    这不禁让倪元璐有些狐疑,但他也只是在心里念头一转,就赶忙出声应道:

    “回禀陛下,上次国子监’监生在紫禁城前闹事被杀的有七十六人,是微臣管教无方,还请陛下治罪。”

    倪元璐拿不准崇祯在此时提起这事到底要干什么,自己先认个罪总是没错的。

    崇祯自然也看出了倪元璐的心思,忍不住轻笑一声:“倪爱卿多虑了,朕并没有要治你罪的意思,朕之所以这么问,是想看看空出来的这些名额能弄到多少粮食。”

    崇祯这话一出,倪元璐听得一头雾水,其实一头雾水的不止他,满堂朝臣皆是狐疑,他们实在是想不出来这国子监的监生和粮食有什么关系。

    倪元璐也顾不得多想,不解的道:“微臣不知陛下此言何意。”

    崇祯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说道:

    “国子监把这七十六个监生名额拿出来,并通告北直隶或以外的乡绅豪族,现在可以最低十万石粮食换一个监生的名额,让家中符合的举子进入国子监入学。”

    说到这,崇祯顿了顿,像是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就算是不符合国子监招收的贡生,只要出的粮食多,也允许他们进入国子监,总之就是一句话,谁家出的粮食多名额就给谁。”

    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听闻此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皇帝竟然要拿国子监的监生名额来换粮食,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作为主管全国学政的礼部尚书倪元璐,更是听得目瞪口呆,半天才缓过劲来,向着崇祯一拱手,用恳切的语气说道: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国子监乃是朝廷选仕之地,生源都是从全国择优录取,怎可将监生的名额拿来换粮食,陛下这么做岂不是在自毁大明根基。”

    倪元璐话音一落,一众朝臣纷纷附和:“陛下,倪大人说的对呀!切不可自毁我大明根基呀!”

    只有以叶向高、杨涟为首的东林党和以温体仁为首的那群被崇祯罢官夺职的人无动于衷。

    他们巴不得崇祯越搞越乱,最后不得不靠他们,然后再趁机而起,夺回自己的权势。

    崇祯抬起手压了压,提高了些许嗓音:

    “诸位爱卿,朕用七十六个监生名额救我大明北地受灾的上千万百姓有何不可?难道在你们心中上千万黎明百姓的性命,还抵不过七十六个监生名额?要是朕放弃了这上千万人,那才是在毁我大明的根基?”

    “诸位爱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水、君为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诸位爱卿都读过圣贤书,这个道理不会不懂吧!难道这全国各地的流匪叛乱,还不够诸位爱卿警醒吗?要是再放任这上千万灾民不管,我大明怕是真的要亡国了,到时候又何谈根基二字。”

    一众朝臣被崇祯说得哑口无言,唯独礼部尚书倪元璐还想再劝说:“可是陛下……”

    倪元璐话音刚出口,就被崇祯给挡了回去:“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再议,倪爱卿,朕知道你在想什么,也能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且往后看看,看朕今日所做是否有错。”

    说到这,崇祯再度提了提嗓音:“为了让各地乡绅豪族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粮食,捐粮之事就定在一个月之后,到时礼部负责发放名额,户部配合收粮。”

    末了,崇祯又补充了一句:“另外,内阁向一月之内能赶到京师的各州府官员下达政令通知当地乡绅豪族让其积极参与。”

    看崇祯的态度如此坚决,倪元璐就是有千般不愿,也只得作罢,躬身道:“微臣遵旨。”

    紧接着内阁首辅薛国观、户部尚书蒋德璟,也赶忙出声:“微臣遵旨。”

    见状,龙椅上的崇祯也是松了一口气,暗自想着:就看到时候能换到多少粮食了,如果顺利的话,应该能暂时解除北地的粮食危机,只要等到自己的大明皇家商会,从南方运来粮食,这粮食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

    就在这时,内阁首辅薛国观洪亮的声音传入崇祯耳中。

    “陛下老臣有本奏。”

    崇祯这才回过神来,微微抬手:“准奏。”

    薛国观这才接着道:“启奏陛下,因朱纯臣叛国贪污一案,六部涉案官员众多,尤其是兵部,现在连个主事都没有;

    虽说有内阁在勉力维持运转,但毕竟精力有限,不能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所以老臣提议补齐两部尚书,使刑部和兵部能够得到正常运转。”

    崇祯听到薛国观这话,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这活不是应该东林党和温体仁一党来干的吗?怎么这会儿换成了薛国观。

    但转念一想,薛国观现在是内阁首辅又兼任吏部尚书,提出补充官员看似倒也合理,但到底是不是真的合理,自己还是会打个问号的。

    虽说薛国观的内阁首辅是自己提拔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百分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