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0章 分粮,捞鱼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按规矩分配,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交够国家的”就是指交公粮,优先挑选上等粮食,分别按着规定的小麦、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等粮食的斤数,斤两不差地拉送到公社粮库。

    “留足集体的”就是留下生产队自己用的储备粮。第二年生产用的种子,牛马驴骡的饲料粮;招待粮等。

    “剩下的按规矩分配”就是剩下的粮食按照各地区的规定进行分配。

    一般按人七劳三的方法分配,实则很多地区都是人六劳四,甚至人五劳五,这指的是人头粮和公分粮的比例。

    人头粮占的比例越多,更加保障军烈属、孤寡老人、孤儿、老弱病残、劳动力少的家庭的基本生存权利。

    “够不够,三百六”描绘出了这个时代的分粮特色,每人每年最低可以分三百六十斤人头粮,且这三百六十斤粮食都是没有加工的毛粮。

    根据不同的年景情况下又所有不同,分完人头粮,各家挣的工分可以兑换成粮食,也可以按当年工分的价值换成钱。

    北方的地盛产粮食,只要不是特别大的天灾年,分下来的粮食,节省一些,基本上够吃。

    但是肯定还是会有青黄不接的时候,幸好每家都有自留地,自留地种植的粮食蔬菜,不能完全解决粮食不够吃的问题,也减轻了一些困难。

    会精打细算的主妇们,在自留地的边边角角都种满了粮食,不浪费一点空间,家里的鸡屁股银行一年到头也能贴补些,各家各户都是这么过来的。

    交完公粮就到了大家最高兴的时候,要分粮食了。

    昨天队里就发了通知,今天统一去晒场那边领粮食。

    往年原身都是厚着脸皮去领的人头粮,一个人最低三百六十斤人头粮,她和大宝二宝三个人就是一千零八十斤,虽说细粮往往只有一小半,也比没有强,她再买一些粮食填补着,日子也能过。

    按理说,不上工的人是没有资格领人头粮的,队里的人对此也颇有微词,但是她公公是支书,加之她男人又是军人,军属本来就应该特殊照顾的,所以才没人敢反对。

    今年这段时间他们一家也挣了些工分,可以理直气壮的去领人头粮了,顾庭舟的粮食关系在部队,他的不算,清欢的粮食关系在韩家村,所以还是他们娘三个的分例。

    要不说为啥这年代大家都生的多呢,多一个娃就多一份人头粮,特别是小娃娃,多划算啊。

    李清韵懒得去排队,直接让顾庭舟等到下午分粮快结束的时候再去,借个板车直接拉回来。

    今年年景不错,粗粮细粮对半分,可以自己选择粮食种类,最后顾庭舟一共带回来两百斤谷子,两百斤小麦,五十斤大豆,五十斤各种杂豆,三百斤玉米,两百斤土豆,五十斤红薯,三十斤洋葱。

    她今年就不准备再多买粮食了,空间里的完全够吃,自留地产的白菜萝卜也够冬天吃了,这不又分了土豆红薯。

    他们这个秋收以来,三个人的工分一共挣了二十三块四毛钱,顾庭舟直接领了钱拿回来交给李清韵收着,顾父还问他要不要换成粮食,他拒绝了,说家里暂时够吃。

    李清韵把这里面属于清欢的八块钱给她,这毕竟是她这段时间努力劳动的成果。

    “大姐,我不要,我天天在你家吃住,样样都要钱,你不但没管我要钱,之前我回去你还给我塞了私房钱,不然我也拿不出钱雇春生帮忙,你快收起来吧。”清欢真心实意的说道。

    “那行,你有需要就问我要啊。”

    自己帮助的妹妹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李清韵也深感欣慰,见她真心不要就自己收起来了,反正清欢以后嫁人啥的,她也要给准备嫁妆啥的,花钱的地方的确还多。

    这边分完粮食,第二天,顾父陪同顾庭舟去了一趟韩家村,顾父跟韩家村的支书和队长也是熟识,一番插科打诨,最终把清欢一年的人头粮要回来了。

    工分什么的,随着韩家被抓,那边也就不承认了,能要回人头粮也很好了,一家人挺满意的。

    一共带回来一百斤谷子,五十斤小麦,五十斤玉米,六十斤红薯,一百斤土豆。

    清欢还特意送了五斤谷子给顾父,感谢他跑这一趟,毕竟如果没有他过去,可能韩家村那边就不会给了,毕竟她人微言轻。

    李清韵见她现在行事也有几分章法,懂得处理人情世故,也很高兴,还教了她不少为人处世之道。

    同一天下午,顾父他们带着粮食回来以后,村里的鱼塘也准备起鱼了,这个大鱼塘已经放了几天水,眼看就只剩浅浅一层水,正好下去捞鱼。

    今天刚好周末,大宝没去上学,吃过午饭就跟着毛头去看捞鱼了,李清韵不放心,只得前后脚的跟着两人,生怕人多把他们挤进鱼塘里,只留清欢在家带着二宝。

    随着顾父一声令下,村里的汉子们,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挽起裤腿,就下水捕鱼去了,吃鱼的快乐让他们短暂的忘记了塘水的冰凉,干的热火朝天。

    一条条大鱼被扔进岸边临时搭建的水池子,鱼儿们在里面活碰乱跳,享受最后的时光。

    顾庭舟的腿伤虽然基本上没问题了,但是塘里水冰冷,李清韵怕冻坏他的伤口,不让他下去,两人在岸边,饶有兴趣的观看着这难得的盛景。

    一个是几十年没见过了,一个是从来没见过。

    塘边围了一圈小孩,指指点点的评价着谁捞的鱼大,哪条重,哪条轻,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