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9章 挖坑的会议纪要

    第二天一早,刘晓玲跟刘仁友去了公社。

    “晓玲,这个纪要我看了,你的担心有道理。这样,我和漆大队也签个字。盖上公社的章,你保存起。”

    这份会议纪要的内容是某年某月某日,经向阳公社同意,刘家坝小队成立知青罐头厂,性质为集体性质。属刘家坝小队企业挂靠向阳公社。每年由刘家坝小队上交挂靠费若干,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目前厂长为刘晓玲(临时聘用),厂长只能由刘家坝小队之社员中产生,并经刘家坝全体社员表决选举或罢免,任期内为义务服务于群众,无薪水、补贴。知青罐头厂之财务、人事管理由罐头厂知青选举出的干部共同决定。

    刘晓玲把这张签了刘书记,漆大队,刘仁友跟自己名字又改了公社公章的纸条收回空间,冷冷的笑了。

    谁要这个位置的尽管来好了。

    见公社领导人还齐整,刘晓玲提出了把罐头厂财务交给镇政府代管的想法。

    不料,这一次遭到了全体反对。

    “晓玲啊,有些事你们闷到做就是了。你把账本朝镇.政府一交,那才是捅了马蜂窝。没事也变有事了。”

    刘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漆大队笑道:“晓玲啊,原先不知道罐头厂往来这么多钱,现在晓得了,我都不想干这大队长,也想去罐头厂当这个厂长了。不说安心搞多少钱,铲点锅巴吃都发财了。”

    几个人都笑。

    刘仁友道:“制度管严点、规矩多一点也是一样的。我一直没说,你这分钱工资不拿让我脸上不好过。还有三弟媳也是,在伙食团做事一点报酬都不要。”

    “没事,不是我老汉每天都在食堂蹭饭唛,一家人要那么多钱也没得用。”

    当着公社干部的面,刘仁友把刘晓玲和边月冰做事不拿钱的事情摊开了。

    虽然刘晓玲没有正面答复,但是不要钱的态度是坚决的。

    最后,账本还是没有交给镇政府代管。回到罐头厂,刘晓玲就给两位财务人员打了招呼,以后任何人来领款都必须履行书面手续并有自己签字背书。

    晓军终于回来了。

    这学校一放寒假,春节就快到了。

    晓军是56年生的,今年过了年才11岁,但是身高已经有了1米6,只差刘晓玲一点点。

    “幺儿,回来就行了,还带恁么多东西干啥子嘛。”边月冰拿着一件衬衣乐呵呵在身上比划一边嘴里说着言不由衷的话。

    晓军给刘仁贵买了一条烟一瓶酒。上班了,他每月也有烟票和酒票,晓军又不缺钱想买就买了。

    刘晓玲得到的礼物是一支钢笔。

    为大姐买啥子礼物让晓军很费了些脑子。商场里的衣服都没刘晓玲穿的好看,化妆品……额,那时有啥化妆品。手表?虽然平常刘晓玲并没有戴手表,但晓军偷偷看见过大姐的手表,细细小小的,在整个百货大楼就没有找到更好看的。

    礼物还是得买,没有选择,晓军只好买了最贵的一支钢笔。

    提着书包,刘晓军又去了老屋,规规矩矩见了爷爷奶奶大伯,送了礼物又去了二伯家。

    几个月的工资花完了还贴进去了不少老窖(库存),让一大家子的人都高高兴兴。

    晚上,老屋的人跟二伯全家都到了刘晓玲家,祝贺晓军上班了。

    “幺儿,给爷爷婆婆带了礼物没有?”刘晓玲看一眼明知故问的边月冰,看把她嘚瑟的。

    “妈,咋个会不带嘛。”当着全家的面,晓军不懂老妈的凡尔赛,觉得被小瞧了,赶紧解释。

    爷爷婆婆都赶紧站出来,说收到了礼物,很满意。

    “好好。”边月冰也满意地点头。

    如果不是过段时间就是春节,大家本就要去白马村,搞不好边月冰第二天就要带晓军去炫耀一番。

    边执礼有了消息,边月冰见大哥的心理障碍已经没了。

    “晓军,在学校有单独的宿舍没有?”还是刘仁贵比较讲求实际。

    “有啊。学校还有空房子,就直接分了套给我。”

    “假耍完了我跟你去省城,家里面呆腻了,我去帮你煮饭。”刘仁贵道。

    “学校有食堂,不用你做饭……”晓军刚说完,就看见老汉看他的目光中隐隐有啥子说不出来的意思,一下子没能体会出来。

    “晓军,你是不想让我去?”

    “没得这个意思,你想来就来,我的意思是不用做……做饭……”

    边月冰不乐意了,道:“走了也好。天天的蹭饭,害得我工资都莫得。”

    全家人都晓得这个梗,全都笑起来。

    刘晓玲道:“妈,我也是分钱莫得。主要是我不想让人说闲话,厂里面就不好管了。”

    大伯、二伯也站出来帮刘晓玲说话,说这是晓玲怕别人说闲话,让边月冰理解下。

    边月冰也不是想那个钱,就是看到别人领工资心里痒痒的。

    就算刘仁贵不去蹭饭刘晓玲也不想老妈在厂里拿工资。

    “妈,现在晓兰也应付得来,干脆你和老汉都去晓军那里耍一阵。”刘晓玲问边月冰。

    边月冰看看幺儿,确实舍不得。晓军自从去了体校在家的日子就屈指可数。现在听了刘晓玲的怂恿,就有些意动。

    “要得。老妈,你和老汉都来嘛,住得下。”

    晓兰听到了,道:“大姐,我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路怕该涨工资噢。”

    “单独给你涨工资不得行。干脆食堂整个都外包出来,你想要好多工资去跟十一伯商量。拿得再多跟我都没关系。”

    职工食堂里面没有一个知青,每天还要记账买了多少菜,又该买菜油了……等等。杂事太多不如打个捆一下子全都包给小队来做。只要刘晓兰在,味道这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刘家坝社员从来没有这样急切地盼望春节的到来,今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