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2章 学校里的冲突

    过了没两天,听说郝敏因为组织文艺汇演的突出成绩,被特别安排外出培训一年。而且培训地点和广明厂此次外派的地点不同,她单独去了魔都造船厂。

    刘晓玲知道这个消息后只能感叹郝敏父亲的神通广大。

    又过了两天,听周华英说学校去了许多的社员,强烈要求学校允许附近的农家子弟在学校读书。这一次,就算拿出通知来社员也不答应。

    学校自然不能违背上面的通知,拒绝的态度就很坚决。社员怒了,开始打砸学校的物品。

    学校里面超龄生老师很多,进厂前也是在街面上搞过各种活动的,也不怕事便上前阻止。双方不可避免发生肢体接触,大动作演变成动手。

    一时间学校成了演武场。

    正是上课时间,女老师们躲进教室让学生们把门用桌椅挡住,小学生们在教室里吓得哇哇大哭。中学生中有血性的冲了些出来也加入了战团,一下子扭转了战况。

    社员人少吃了亏,就有社员跑下楼在操场上呼喊附近的社员。一下子,周边的社员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有孩子在学校读书,提着扁担、竹杆和链杆(哒谷子的农具)等就朝学校里冲来。

    学校周边是没有围墙的。眼看着这些社员冲进学校去老师们就要吃大亏,好在李连长他们的驻地就在学校旁边,立刻组织了人员赶到了学校。

    周化英道:“你们不知道那些社员好凶哦。要是李连长他们晚一点点,何校长他们肯定要被打惨。”

    经此一役,社员中有三个住进了厂医院,老师和学生各住进去了两个。

    结果就是,社员们终于知道,自家的孩子们是进不去厂子弟校了,也不再去找学校。还有一个结果就是,附近社员跟工厂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举个例子:足球踢进了附近的藕田。以前社员看到后会主动帮忙捡出来还给学生,现在则是守在一边,不交2毛钱不许去捡。过时不捡的,社员进去帮你捡出来拿回屋,请老师或校长拿5毛钱才还。

    顺便说下最后怎么处理的。

    何校长出面跟藕塘边的农户商量,子弟校的公厕粪便只允许他家来掏,这才好不容易解决。

    后来子弟校以公厕为界,在靠近农村一侧修建了围墙。

    工厂的一些配套厂房、车间完工后,建筑队伍抽出来参与了生活区的建设。生活区的住房越建越多,住在工作区配套房的职工越来越少。

    终于,劳新他们都搬到了生活区男单工宿舍楼,内部装修完毕的职工第二食堂也开张了。

    刘晓玲在厂里面也觉得有点无所事事的感觉。

    毕竟图纸需要修改的地方并不多,她前面还站着王工,有什么事第一时间就解决掉了。

    趁着不忙,科室里的同事关系处得不错,刘晓玲经常周六上午上班,中午就乘船回家,星期一上午再回厂。

    邱红梅也跟着刘晓玲去了她家两回。

    王芳休完探亲假回了肃省。销假的第二天,分局通知她,让她回局里。

    王芳这两年的表现很不错,就有领导决定重点培养一下。因为只是中专文凭,局里面有些人并不看好,于是上面决定多考察她一段时间。

    一年的实习期过后,上面硬生生又多考察了她一年。好在王芳自己没有颓废,工作的积极性一直都保持的不错,让曾经反对的人也表示了赞同。

    刘晓玲也确实请了苏东来帮忙,看能不能把王芳调回巴蜀。苏东来委托帮忙的人打听了王芳的消息后,对苏东来说,王芳现在是人家单位正在培养的后备干部,问还帮着调动不?

    苏东来又问刘晓玲,刘晓玲当然不能再贸然继续,谢过了苏东来。

    那时候的大学生和中专生是不是很抢手?大学生肯定是,但中专生就不一定了,看环境。

    在广明厂这种央属军工厂,大学生多,中专生也多。这些中专生就不太受重视。换个单位或者是地方上,这时的大学生是稀缺资源,中专生也是可遇不可求。

    环境很重要。

    就这么混日子,就到了刘晓玲生日。过了生日按虚岁算,刘晓玲就是二十岁了。

    女子办九不办十。

    晓军请假来了渝都,苏丽丽提前寄来了生日卡。

    不能来的,能打电话的也都打来了电话。

    邱红梅和周化英她们没跟她一起到渝都,而是等她回厂后大家再聚一次。

    在渝都,大家在饭馆吃了饭,重头戏在晚上,刘仁贵把同班组同事和刘仁承、吴有礼都叫了过来,晚上一起办了烧烤大会。

    十一月份,东西也不怕坏。

    大家帮着把肉腌好穿成串,等刘晓玲回厂的时候带回厂。

    又准备了发好的香菇和其他配菜。

    刘仁贵提着开山(斧头)砍了一根竹子回来,坐在院子里削了一大捆的竹签子。

    卢学敏在这住了几个月,原本就活泼的性子在跟大家熟悉之后,更是不见外。看见晓军回来了,也不去上晚自习,整晚都跟在晓军的身后。

    现在的高中生已经失去了继续努力的目标,学习认不认真全都靠自觉。

    刘晓玲已经知道刘许妹她们的工作情况,吃饭的时候向刘仁贵的同事敬了一杯茶,也没去跟刘仁承和吴有礼交谈。

    吃过饭,大家都散了。边月冰才得空把一把钥匙交给了刘晓玲。

    “老妈。房子买好了?”

    “嗯,这次没得时间了,下次回来我让晓梅带你过去看。”

    房子的位置在渝都半岛的对面南岸,据说是个带院子的。刘晓玲听了就很满意。

    现在半岛和南岸都还是靠轮渡往来,还没有过江的大桥。

    刘晓玲强压住过江去看房子的想法,躺在床上有点兴奋睡不着。

    晓军在省城那边的新房早在一个月前就买好了,也是带院子的。就在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