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9章 二伯家也开饭馆了

    大堂哥刘义祥还没回来,春香住在公公婆婆家里,看见刘晓玲他们过来也很高兴。

    刘义祥在外工作,大伯也有收入,春香手里又有积蓄,家里生活并不难过。所以冉婆婆现在不去小队上工,专门在家照顾春香的饮食起居。

    春香怀孕也不过半年多,从小农村长大,除了婆婆不许她去做的事,家里面的活路依旧自己在做。

    冉婆婆又是个心善的,和春香的关系相当融洽。

    大家一起聊天,爷爷婆婆也问起刘晓玲在厂里的情况,刘晓玲都捡好听的说,两个老人都很高兴。

    农村人家里有个大学生是非常自豪和骄傲的事,有个吃公家粮的,家家都羡慕。老人在外面走动,也更受人尊敬。

    一家人其乐融融,刘仁贵和二伯、二伯妈也过来了。

    刘义信和刘晓梅元旦节前回来,说三婶的饭馆不开了,让自己和晓梅自己找地方自己开饭馆。

    刘晓兰跟周志坚分手后,就不想在刘家坝待。知道大哥和三妹要自己开饭馆,说什么也要参加。

    在渝都开饭馆是刘晓兰建议的,两地都不熟悉还不如去渝都,起码还有个杨柳的姨爹能帮着照看一下。

    况且,三婶饭馆的那些菜比较适合渝都人的口味,在省城就不一定有那么多人喜欢。

    刘晓兰去找杨柳时,刘晓玲和边月冰都离开了渝都,双方没有见着。

    杨柳的姨爹答应帮忙,条件当然还是杨柳能去帮工。

    在刘晓兰看来这都不算条件,原本就要请人的,他们三兄妹也忙不过来。

    这段时间渝都市场上管得又有点紧,特别是米粮和油料的渠道开始了一次大规模清查,让一些饭馆关了门。

    杨柳的姨爹负责市场管理,这些消息自然知道,不久就帮着在南岸这边找了个门面。

    门面的位置在南岸,但这时渝中半岛过来南岸却没有桥梁,只有轮渡。虽然有些不方便,但是距离近,好些食客还是愿意坐船到南岸来吃饭。

    轮渡要晚上10点才收,三兄妹有信心把生意做好。

    三兄妹商量,决定不回家了马上开业。趁着春节这段时间大家手里有点闲钱又愿意消费,赚一波快钱,顺便把名声打出来。

    “老汉、妈。春节的时候月冰大哥的儿子结婚,四妹又在那边过年,我们家的团年饭要提前办,您们看哪天合适?”刘仁贵问刘礼才和冉婆婆。

    “你们自己看嘛,等祥娃子回来就行。”刘礼才道。

    大人商量团年饭的事,刘晓玲突然想起刘欣欣还拜托自己帮她联系夏阳的事,就问二伯妈刘欣欣现在的情况。

    “你说欣欣啊,这不国庆节就嫁人了嘛,男人就是镇上的,说是在水厂上班。”二伯妈很奇怪刘晓玲突然问起刘欣欣,两个人听说关系不好得嘛。

    “没事,好久没看到,我就是突然想起她随口问下。”刘晓玲道。

    刘晓玲想起那天刘欣欣来找自己时那张绯红的脸来。这样也好,免得自己看到她还要给她解释。

    巴蜀人就是说不得。

    离开老屋,一家人朝自己家走的路上,刘晓玲碰到了刘欣欣。

    刘欣欣现在刘家坝小队上工,下午收工就走路回镇上的家,正好经过这里就看见刘晓玲。

    刘欣欣其实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当然,自己也能在镇上有份工作就更好了。但这有些不切实际,而刘欣欣不是不切实际的那种人。否则,她也不会答应嫁给比她大11岁的这个水厂职工。

    现在这条路是回镇上的必经之路,两人在这里遇到再正常不过。

    “晓玲。”刘欣欣喊了声,又跟刘仁贵他们打了招呼,刘晓玲只得站住。

    家里人回应了刘欣欣几句话,然后继续朝家里走。

    “欣欣,听说你结婚了?”刘晓玲主动出击,她不想刘欣欣扭着她问夏阳的事。

    “嗯,今年国庆结的婚。”刘欣欣一边回答刘晓玲的话一边打量刘晓玲的穿着。

    “现在还好吧?”刘晓玲问得有点忐忑,生怕刘欣欣扑上来责问自己,为什么不帮自己联系夏阳。

    然而没有。

    刘欣欣表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要是能解决个工作不下地就最好了。

    对那个曾经让她梦见过无数次的英俊退伍军人,她都不想问刘晓玲了。

    因为,退伍军人回乡后,跟她一样,也就是个刨土的农民。在刘家坝刨土也就罢了,毕竟年底分配比罐头厂的知青还高,但其他的公社能跟刘家坝比……刘欣欣可不愿意。

    “欣欣,等到公社农机厂这些建起来,你应该能有个工作的。”刘晓玲完全没有骗刘欣欣的意思。

    公社农机厂和水电设备厂厂建起来后肯定是要招工的,刘欣欣作为有文化的年青人必定最先招工进厂。

    “哦,我晓得厂里面有宿舍……”刘欣欣道。

    “听说是单工宿舍……”刘晓玲提醒道。

    其实就刘晓玲所知,刘欣欣这种镇上有住房的并不会分房。

    ……

    回到家,刘晓玲都没想到两人居然谈得风生水起,直到刘欣欣想起她该回去煮饭两人才散。

    晚上吃过饭,卢彩霞来了。

    卢彩霞现在是知青罐头厂的厂长,工作两、三个月,大家的反映不错。依旧很注意知青和社员之间的关系,这都是刚才大伯跟二伯他们说的。

    “彩霞,现在都还顺利?”两人在堂屋坐下来,中间是刘仁贵刚生好火的火盆。

    “还好,萧规曹随。呵呵。”卢彩霞在刘晓玲面前比以前放的开了些。

    “又分知青来没有?”

    “咋个会没有?现在王小兵跟以前刘书记一样,极个别的小队分了些知青后,剩下的都丢给我们了。”卢彩霞笑道。

    “我给王小兵说了,年后请他去趟宏光厂,联系代培这些知青。将来的农机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