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3章 未来世界的描述

    下午四点来钟,欧主任带着钱秘书来到了机械馆。

    了解了一下几个厂的交易额,尤其是向阳农机厂的交易额,欧主任觉得引进普华公司入蜀这件事,实在是正确之极。

    因为刚才聊天时,刘晓玲说巴蜀省设立经济园区,引进外资成立了合资工厂。最大的成效不是能赚多少外汇,解决多少就业,而是引进了技术。

    普华公司变压器的工艺技术世界领先,而国内对变压器的需求又极大。完全可以在巴蜀或全国多建几个冷轧矽钢片厂和变压器厂。既满足国内的需求,还能去世界市场赚取国家急需的宝贵外汇。

    就是冷轧矽钢片专利,最初也是普华公司从港岛带过来。不过工业化的生产工艺是国内研究出来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子控制芯片的发展,类似于数控机床的机电一体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再随着制造业不断趋向小型化、微型化,家用电器的发展和普及也会越来越快,小型变压器和微电机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小刘,你说的家用电器都有些什么产品?”欧主任对于刘晓玲描述的今后家庭的前景很感兴趣。

    “空调、电视、洗衣机、电烤箱、热水器、电饭煲、冰箱、吸尘器、家用电子计算机……”刘晓玲尽量不去说太过先进的。

    卢俊等人在一旁听得晕晕乎乎。

    空调、电视、洗衣机、电烤箱这些就算了,大家还算听说过,热水器、电饭煲、冰箱、吸尘器跟家用电子计算机这些又是什么?

    刘晓玲只得捡了一些来解说。

    大家一想好像也很简单,只是中间涉及到的微控制器和芯片这些有点弄不明白。好像不论什么机器设备只要有了微控制器和芯片,就像是有了头脑似的。

    “对,就像是有了智能。可惜,在这方面我们落后了。”刘晓玲看了眼大家。

    听刘晓玲聊了会天,大家都觉得长了见识,好像未来的世界在眼前有了一个虚虚的轮廓。

    欧主任和大家一样沉浸在刘晓玲勾画的未来世界里。

    欧主任看了眼刘晓玲,想起苏东来说过广明厂不同意放人。这样有眼光有能力的人,自己也不愿放。

    欧主任问刘晓玲道:“小刘,你们厂的况厂长在一楼吧,我去跟他聊聊。”

    刘晓玲知道欧主任出面找况厂长一定是为了她的调动问题。但她也知道秦书记肯定不会放人,或许现在况厂长也不希望自己调走。

    刘晓玲对欧主任笑了笑就老老实实坐回了矽钢片厂展位。

    “没希望的。”刘晓玲看了眼跟过来的卢俊。

    卢俊点点头,知道欧主任多半也是无功而返,广明厂那边肯定不会放人。这也不怨别人,都怪自己媳妇太优秀了。

    “晓玲,你刚才说的机器加上控制芯片真的就跟有了智能一样?”

    刘晓玲看看卢俊,对他道:“卢俊,我说的都是真的。现在小日子国的洗衣机就是使用了微控制器,使它有了自动洗衣功能,占据了全球最大的洗衣机市场份额。

    电器的智能化不是开玩笑,这是一个能影响世界发展的技术,比如那台数控机床。”

    说到这,刘晓玲指了指展厅中那台数控立式镗铣床。

    “那台数控立式镗铣床应该使用了微控制器技术,还不是芯片技术。今后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都是建立在控制芯片技术的发展运用上。这次你回港岛后,尽快安排人去米国德州Texas Instruments公司,请他们设计、生产空调自动化控制芯片和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芯片。具体要达到什么功能我会在这几天写给你。”

    卢俊看刘晓玲不像是开玩笑,也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听刘晓玲的安排。

    “另外我还会找一些关于电子遥控的资料你拿去给陈律师,让他申请专利。没有遥控技术,智能空调的优越性也体现不出来。还有就是洗衣机也需要申请外观专利……等下次见面,我把资料拿给你。”

    欧主任这一去广明厂展位就没有回来,应该是没能谈成刘晓玲的调动问题。

    为期十天的秋交会终于结束。

    欧主任推辞了组委会最后的酒宴,安排钱秘书在广州宾馆定了酒席,亲自慰问所有巴蜀来羊城参展的单位。

    这一次盘点下来,巴蜀省在整个交易会期间的贸易额超过了一个亿的米元,列各省第一,第一次超过了魔都。

    其中,向阳农机厂的贸易额最高,突破了1600万米元。其次是矽钢片厂、变压器厂、巴蜀纺织集团、广明厂等。

    欧主任宣布的时候看了眼刘晓玲,惊讶地发现,前五位中有四位都跟刘晓玲有关。

    上一次况厂长没有明确表示放人,可惜了!

    在今天下午,组委会召开的总结会上,让欧主任介绍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经验,欧主任介绍了经济园区的存在,以及这次经济园区的贸易总额。

    欧主任的介绍让会场众人议论纷纷,许多人还是第一次知道巴蜀省的领导胆子这么大,步子也迈得大。对于是不是支持与否定,各地的领导都没有现场发表意见。

    各地的领导们不是来自计委就是工业局等部委,对于目前国内经济的发展都有直观的感受和想法。

    欧主任从刘家坝小队为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建了第一个企业——知青罐头厂开始说,到成立酱园厂和开展种养殖,又到公社组建成立榨菜厂。

    队社工厂的成立,让集体和社员增加了收入。公社用赚来的钱为社员解决危旧房、办幼儿园和养老院……详细叙述了向阳公社和刘家坝小队探索新农村建设道路的情况,并表示以上所说都是自己作为考察组实地考察所见。

    再从港岛一家公司跟省工业局合办农用三轮车厂,后改为农用汽车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