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8章 难以选择

    刘晓玲和卢俊看着冬儿蹿蹿倒倒地样子吓了一跳,卢俊赶紧几大步迎上去把冬儿抱在怀里。

    “呵呵。”冬儿看一眼刚才在背后追他的外婆,咧嘴笑了。抬头看一眼抱着他的卢俊,扭动着身子又要下地。

    “叫爸爸。”卢俊抱着不放。

    “爸爸。”冬儿边叫边扭动身子,卢俊把他放在地上。

    冬儿正要跑路,又被人抱住了。鼻子里闻到一股好闻的香味,冬儿使劲扔挣不脱,只得又喊了声:“妈妈。”

    刘晓玲这才放开手,站起身看儿子蹒跚地跑开。

    “老妈,辛苦你咯。冬儿太顽皮了。”刘晓玲赶紧对边月冰道。

    “晓得就好!咋个这时候回来了?”边月冰觉得有点奇怪又有点不奇怪。女儿和女婿的工作时间就不太合群。

    “老妈,农机厂那里我不管了,今后就在家里陪你。高不高兴?”刘晓玲道。

    “真的还是假的哦?你舍得不上班?”边月冰有些怀疑,看看卢俊。

    卢俊也知道刘晓玲不会管农机厂的事了,至于今后还忙不忙,说实话他心里也没有底。现在岳母明显是在等着自己来证实这事,只得点点头。

    得到证实的边月冰显然高兴了许多。

    从省城回到渝都后,亲家也不在,要照看冬儿,还要买菜做饭,自己一个人真还照顾不过来。正想着是不是也请个帮工保姆,女儿就回来了,怎么会不高兴。

    中午刘仁贵下班,知道大女儿今后不上班了也很高兴,提议喝杯酒。

    “爸,我在省城泡的药酒还可以吧,趁这几天没啥事在渝都也泡点?”

    刘仁贵没说话,偷偷瞟了一眼边月冰,好像这句话她没听见。见边月冰没啥反应,刘仁贵微不可察地点点头。

    其实边月冰是听见了卢俊的话,都在一张桌子吃饭怎么会听不见。

    边月冰只是……只是装作没听见。

    下午刘仁贵去上班,卢俊便在那里鼓捣泡药酒的事,刘晓玲和边月冰一起带冬儿,气氛温馨又从容。

    岁月静好。

    堂屋的电话响起来了。边月冰也听见了电话铃声,睁大眼睛看向刘晓玲。

    “妈,或许是其他事,我真的没有管农机厂了。”刘晓玲一边跟边月冰解释一边去拿电话。

    “找哪位?”刘晓玲问。

    “刘厂长,我是沈春木。刚才郭所长打电话来说他们的研究通过了。”

    微生物所在两月前得到了整个研究成果,上报之后经过了相关部门的各项检测和鉴定。这意味着采用二次发酵法生产的维生素C可以正式投产投入市场。

    “沈老师,记得去京城拿生产授权书。”

    “嗯。我明天就去京城。”

    山海制药厂已经生产了许多的成药存放在库房,有了生产授权书就能开始销售。

    目前世界上此维生素的生产厂家主要有德国、日本和瑞士各一家。这三家厂商成立联盟,垄断了整个维生素C产业,划分市场、统一定价。

    维生素C在他们手中,成了不折不扣的赚钱工具。

    “沈老师,就是师母筹建的发动机厂您帮我问问进展,今后这发动机的市场需求不是一般的大。”

    “好的,刘厂长我回家就催催她。”

    “也不用催,就说我在关注这件事就行。”

    放下电话,刘晓玲来到边月冰身边道:“老妈,你这么紧张做啥子嘛,就是以前安排的工作现在人家在报告进展情况。”

    边月冰道:“算了,我是想明白了,你要留下来是不可能的。农机厂你不管了,还有卢俊搞的那么多的合资厂。最后三天两头还是要朝外面跑,我也是信了你的鬼话。”

    卢俊正好走了过来,在一边对边月冰道:“妈,我自己尽量照看那些厂,让晓玲多在家带冬儿。”

    边月冰看一眼卢俊,觉得卢俊的保证也不起作用,过几天还是得去找个保姆才稳当。

    过了两天就是周末,周化英就要来家里。

    一早起来,刘晓玲提前跟边月冰说了有同事要来的事,和卢俊带着冬儿一起出门买了菜回来。

    下午四点过,周化英和劳新到了。

    劳新的脸色显得有些不好,周化英对刘晓玲说是昨晚没有睡好,劳新心里并不太想辞职。

    还是卢俊提醒说堂屋不是说话的地方,找了间小屋三个人在那里摆谈。卢俊把茶水准备好又拿了一个火盆过来,也没有留在屋内。

    三人坐好,一时间都没有人说话,屋外传来冬儿的欢笑声。

    周化英听着冬儿的笑声眼圈就有些发红。自己的儿子生下来后要上班,就把孩子扔在老家给老人带。两年多也就是探亲假和春节假期能见上一面。

    由于两口子在厂里,结婚后只有探父母亲的假,四年才有一次。而春节的假期实在太短。如果不是当教师有寒暑假,周化英觉得自己光是想娃儿都要想疯。

    刘晓玲看周化英两口子都不说话,只得自己先说了。

    “劳新,你到底辞职还是不辞职嘛?”

    “我……”劳新看看周化英,又沉默了。这段时间他和周化英争吵了无数回,但都说服不了周化英。

    现在自己依旧还在车间。自己这届大学生在广明厂本就不受重视,又没能出去培训,将来在厂里的发展有限。老家又在农村,经济上还要自己帮衬,确实不能给周化英更好的生活条件。周化英每每都拿刘晓玲和邱红梅来作比照,现在又多出了个李连长。

    这些人的收入确实都比自己要高,自己也想能多一点收入。但私人做企业又能做多久?若是将来政策有变化,自己又该怎么办?

    一时间,劳新的心里翻过无数的念头,这些都是和周化英争论过的。周化英虽然给不出答案,但依旧坚持让劳新辞职,表示将来若是劳新没有工作,自己养他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