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宁子谦和梁实两人披星戴月赶了四天的路才来到了玉山县,住了一晚后,第二天租了一辆马车当天下午就进了南宁府城。

    因为天色已经不早了,所以两人便直接在府衙附近找了一间小客栈住下了。

    梁实本打算是到了府城之后,就要坐船回去的,但在来时的路上宁子谦曾问过他能不能留下来帮他,如果他愿意可以在衙门里给他谋个职位。

    宁子谦也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但县衙里就那么几个人,而宁子谦身边能用的人也就只有兰二郎一人,初来乍到一切都不熟悉,当然能用自己人是最好的,况且梁实还有一身武功,能用的上的地方就更多了。

    自从宁子谦说了那些话后,梁实就陷入了纠结之中。作为一名曾经混迹于街头的混混来说,对在衙门里当差的人本能的有一种敬畏之情,如今自己竟然也有能端上公家的饭碗的机会,不可谓诱惑不大,虽然那个衙门穷的连个体面点的大门都没有。

    可是这里离家太远了,爷爷奶奶岁数都大了,也不知道还能活几个年头,这里条件这么艰苦,也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来,两个孩子年纪也小,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的了这边的气候。

    但是他们要是不过来,自己又实在放心不下,继续回去做镖师,梁实又有些不甘心白白错过这个机会,如果姐夫以后万一真的能做出些什么成绩来,官运亨通,那自己岂不要后悔死。

    梁实左思右想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定,这一耽搁就到了南宁府。

    宁子谦也不催他,这毕竟关乎他自己今后的命运前程,虽然宁子谦很希望梁实能够留下来,但眼下却不能给他什么保证,毕竟自己都前途渺茫。

    一夜无话,因为几日的辛苦奔波,两人都是一觉睡到天大亮。

    简单吃过早饭,宁子谦换上官服带着梁实去了南宁府衙。

    到了府衙门口,将写着宁子谦个人履历和官衔的官帖递给守门的官差,请他去里边通报一声。

    官差接过帖子看了一下,知道这是临海县新上任的知县,知府大人早就交代过,如果临海县知县来报到要及时通报给他。

    官差和同伴交代了一下,便一脸客气的引着宁子谦二人进了府衙左手边的待客厅让他们稍等片刻,他这就进去通报。

    二人没想到府衙门口的守门官差竟然这么好说话,他们还以为要被刁难一下,或是要破费些银钱才能进的来呢。

    大概过了一炷香左右的时间,去里边通报的官差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很体面的小厮。

    “宁大人,这位是知府唐大人身边的书童,你们就跟着他去里边见唐大人。”官差对着宁子谦拱手说道。

    宁子谦还礼谢过官差,然后又对着书童抱拳:“劳烦带路。”

    书童笑着说道:“宁大人客气了,请跟我来吧。”

    宁子谦去见知府大人,梁实就不便再跟着去了,宁子谦让他在这里等着他。

    跟在书童后边穿堂过厅,很快来到了知府唐大人办公的屋子。

    “下官临海县知县宁子谦拜见知府大人。”说着便拱手弯腰对着面前的唐大人深施一礼。

    “快快免礼,说起来都是自己人,快坐下。”唐大人开口说道。

    “大人请先上座。”宁子谦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唐知府对他这么客气,但是自己也不能逾越了上下级该有的礼节。

    “哈,哈,哈,说来也巧了,我前两天刚接到我侄儿的书信,说他有一位至交好友要到临海县来上任,让我多多照顾,没想到你今天就过来了。”唐知县摸着颌下的三缕胡须笑着说道。

    “不知大人的侄儿是哪位?”宁子谦看着坐在主位上的唐大人,心里有了猜测,但又怕猜错了,便出口问道。

    “唐季文便是我的侄儿,我是他的亲二叔,季文既然特意来信要我多看顾你一些,可见你们的关系确实不错。”

    “啊,原来唐大人竟然是景瑞兄的二叔,真是失礼了,我在上任之前曾给他去过一封信告知了我要去上任的事,没想到竟然麻烦到了唐大人这里,下官真是惭愧。”宁子谦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着唐大人做了一个晚辈拜见长辈的大礼。

    “这就是咱们的缘份啊,同在南宁府为官。南宁府不富裕,临海县更是全日月国出了名的穷县,想要做出成绩来恐怕是不容易。接下来的三年你只要保证治下平平安安,没什么出格的大事,三年后的考核我会让你离开临海县的。”

    “下官谢过唐大人,下官一定会尽心尽力治理好临海县的,不会让唐大人为难。”

    “好,好,好,年轻人就得有志气。你这是才到南宁府吗?”唐知府看着宁子谦眼里有了些许赞赏之意。

    “下官五日前已经到了临海县,这次来南宁府一是拜见大人,二是为了领取临海县府衙人员的俸禄。下官到了临海县后才得知县衙如今竟然只有六位公职人员在办理日常事物,而且财政上更是一贫如洗,春季时收上来的税收也被用来赈灾了,六位公职人员都已经大半年没发过俸禄了。

    而且县衙里也是破败不堪,屋顶都露了天,但是却一直无钱修葺,不瞒大人,下官带着家眷来上任,现在都还一直住在客栈里。”宁子谦起身拱手说道。

    既然知道了知府大人是自己人,宁子谦自然要多多卖惨,如果能得到知府大人的同情,想必会多给拨下来一些银钱吧。

    唐知府听了也是深深叹了口气,这临海县就是一个烂摊子,谁碰上谁倒霉啊,也难怪侄儿在信里千叮咛万嘱咐的让自己多照顾一下宁子谦。

    “哎,你们的难处我也知道,这样吧,我做主再给你多拨下去三百两银子用来维修县衙,毕竟那是你们临海县的门面。”

    “谢大人体谅。大人我来这一路是走到了玉山县之后才坐上了马车,实在是临海县到玉山县之间的道路难行,行车不便。我想临海县一直发展不起来,官道难行应该也是一个原因,所以下官打算今年秋季的徭役就是修官道,可是临海县财政紧张,不知大人能不能再拨下一笔款项来。”

    唐大人抚着胡须半天没说话,宁子谦说的确实是实情,但实在是南宁府财政也很紧张啊。

    好半天后,唐大人才缓缓说道:“修官道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决定的,好在离着服徭役还有一段时间,我会和其他官员认真商议一下。”

    “下官多谢唐大人体谅。”宁子谦知道见好就要收,今天能这么顺利还是多亏了唐季文的原因。

    看看时间也不早了,宁子谦便提出了告辞,唐大人手写了一个条子,盖上了印章,让他凭条去户部支取银子。

    宁子谦又是一番感谢,然后在书童的指引下去了户部领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