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等宁子谦领完银子出来时已是快近午时。八百两现银,都是二十两一锭的银元宝,整整四十锭,被装在一个木箱子中,由户部的两个小吏抬出来。

    梁实看到宁子谦终于出来了,而且看样子银子也要到了,不由的咧开了嘴,急忙迎了过去,接过两个小吏手中的木箱子,感觉还挺重,估计得有七八十斤,看来这知府大人还挺好的,知道体恤下属。

    梁实一人扛着木箱子,和宁子谦一起走出了知府衙门。

    两人也没回客栈,直接找了个路边的小摊子吃起了午饭。

    要办的事已经办完了,宁子谦下午便打算回临海县了,那里还有一大堆烂摊子事等着他回去处理呢。

    吃午饭时,宁子谦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梁实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了。其实他刚才在府衙里等宁子谦时便已经做好了决定。

    “姐夫,我想好了,你一会帮着我给家里写一封信,告诉他们我要跟着你留在临海县,等你这边理顺了我会回去接他们过来的。还要给东家和师傅写一封信,我不能一走了之,既然现在回不去,只好先给他们赔个不是,等我回去后会亲自上门赔罪。”梁实一脸郑重的说道。

    “好,一会回客栈我就帮你写,我自己也有两封信要写,你一会打听一下骡马市在哪里,你去买一辆骡车回来,以后再出远门办事也方便些。”马是不要想了,一匹马最便宜也要二三十两银子,实在不是他们能买的起的。

    两人快速吃完饭,回到客栈后,向客栈掌柜的借来了纸笔,梁实将他要写的话简单的和宁子谦说了一下,便带着宁子谦给他的两锭银子出去了。

    宁子谦先给兰大海夫妇写了一封平安信,信里也说了梁实会留在他这里帮他的忙。然后又给唐季文写了一封感谢信,最后帮着梁实写了两封书信,他这才想到,梁实似乎不认字,这个可不行,看来回去后,得让他也学着认些字,要不然以后办事时也不方便。

    宁子谦封好了信封,一会出城时直接送到城外的驿站就可以,想到驿站,宁子谦才想起来临海县城竟然没有驿站,哎,算了,临海县没有的东西太多了,慢慢来吧。

    等宁子谦收拾好行李,来到大堂办理退房时,梁实也赶着新买的骡车一脸兴奋的回来了,一匹正值壮年的大青骡子加上一辆八成新的车厢一共才花了十八两银子,比他们自己估算的少了好几两银子。

    两人为了赶路,匆忙买了点吃食,便直接上路了,到了城外的驿站,将四封信交到驿承手里,因为宁子谦是官身,虽然邮寄的是私人信件,但也只要了正常费用的一半,那也要二百文之多,梁实在一旁看的直咂舌,这要是全给岂不是要四百文,这小小的一封信邮寄费还真是贵啊。

    两人一直赶路,直到月上中天,才来到了玉山县城外,此时城门早就已经关闭了,所以两人找了一处宽敞的地方,把骡子喂饱后,拴到了树上,简单吃了点干粮后,便合衣睡在了车厢里。

    接下来的一路,因为有了骡车,所以两人也不用再特意去找客栈或是去官道旁的村子里借宿了,只用了三天时间便回到了临海县。

    回到县衙时,房屋已经维修的差不多了,屋里的墙面也都粉刷一新,地面破损的地方也重新铺上了青砖,用不了的门窗也都被拆除了,但是新的还没做好。

    宁子谦又叫来侯大让他带人将前衙的墙面和门窗还有大门和两边的柱子包括门上的牌匾需要刷漆的刷漆,需要换新的就换成新的,毕竟知府大人特意拨了一笔银子用来维修县衙,如果再破破烂烂的就说不过去了。

    交代完了侯大,一回头看到张县丞和县衙原班人马正伸长脖子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宁子谦没来由的有点心酸。

    将众人叫到自己办公的屋子里,让梁实将带回来的木箱子打开,众人偷偷向里张望了一眼,然后都被惊呆了,竟然是白花花的一箱银元宝,而且看数量应该远不止五百两。

    以张县丞为首的众人,脸上都不由的浮现出了喜色,新来的知县大人竟然真的将银子带回来了,自己那点微薄的俸禄终于要发下来了,总算能和家里的老婆孩子有个交代了,再没银子,饭都要吃不上了。

    宁子谦和众人说了一下这次去府城的经历,又将知府大人特意拨了三百两银子维修县衙的事也说了一下,然后让张县丞将每个人每月多少俸禄一一报上来,因为箱子里都是整锭的银子,所以又让梁实带了一百两到附近的银庄去换成碎银子。

    因为之后还会有很多地方要用钱,所以宁子谦告诉众人先只发放上半年的俸禄,下半年的将会按月发放。

    宁子谦将六人上半年的俸禄一一统计好,俸禄最多的张县丞半年俸禄也才只有十八两银子。日月国官员的俸禄一般以发银子和粮食为主,但由于南宁府这边粮食产量少,每年除了上交给国家的还要预存一些备用粮,所以这边的官员发放俸禄都是以银子为主,少发的禄米会用银子来抵,但也只是象征性的补贴一下。

    县衙原班人马一共领走五十八两银子,看着几人脸上掩饰不住的笑意,宁子谦感觉自己的压力更大了,堂堂一个县城竟然连这么点银钱都拿不出来,说出去恐怕都没人会相信。

    宁子谦简单和众人说了几句话,接下来几天他会先了解一下临海县目前的状况,走访一下辖下的村镇,也让在座的各位配合一下,将临海县的大事小情整理一下,然后都详细的报上来,如果不会写字,就用嘴说,包括开门的曹老伯也不例外,然后便让众人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