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0章 体察民情

    八月初,定制的家具门窗等物陆续搬进了县衙的后院,墙面也晾干了,兰叶几人终于从客栈里搬了出来。

    五间正房,除了一间用做书房外,其他四间都住了人,辰儿也满心不情愿的开始自己睡一间屋子。

    维修后的县衙焕然一新,仿佛一个垂垂老矣的人突然间返老还童一般,已经完全看不出曾经的衰败气息。最后一算维修钱加上新换的家具一共花费了二百四十两银子,现在县衙的账上还剩四百八十四两银子,但是马上又要发七月份的俸禄了,这点钱还真是不经花啊。

    梁实正式成为临海县县衙里的一员,宁子谦让他出任六房中兵房中的径承一职,主管全县征集兵丁、马匹、训练民兵,向当地驻军输送兵源,也负责驿站、城防、剿匪等事物。

    按理以梁实的情况来说根本就不够格出任这个职位,但谁让现在手下实在是没人用呢,所以梁实自从接任这个职位后也开始努力读书认字了,他不想被人看不起,更不想给姐夫丢人。

    从府城回来没几天,宁子谦便带着带着梁实和孟大虎两人去到下边各村镇开始体察民情。

    几人一路走来看到临海县下边的百姓日子确实很艰苦,但因为没有赋税,所以也还算过的去。但当他们走到这趟出行的最后一个村子时,发现这里的老百姓竟然还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心情变的越发沉重起来,而在了解到这个村子之所以比其他村子还穷的原因竟然是人为时,几人更是怒不可遏。

    原来当宁子谦带着梁实和孟大虎走访到葫芦滩时,一进村便看到不少正光着屁股赤着脚玩耍的小孩,看身高最大的应该也有五六岁左右了,而且里边竟然还有一两个女孩。

    当这群孩子看到有陌生人进村后,都默契的聚到一起,一脸谨慎的看着三人。

    宁子谦走到这群小孩子面前:“你们村村长家在哪里?”

    小孩子们一听宁子谦打听村长家,全都一脸惊恐的四散而去,有几个年纪小的走不利索的,也被几个大的连拖带拽的拉跑了。

    三人走访了不少的村子还是头一次遇见这种情况,当下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三人只好继续向前走去。这个村子属于临海县的最南端了,这个村子的房屋似乎比以往走过的其他地方好像更穷困,几乎大部分房屋都是用海草盖的,不光是屋顶连墙面都是。

    他们来到临海县也快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所以也知道了这种海草是海里的一种植物,非常柔软,而且还能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最重要的还有一点是冬暖夏凉,所以住在海边的人家都比较喜欢用这种海草做屋顶。

    但是连墙面都用这种海草的倒是不多见,毕竟海边风大雨大,而且宁子谦仔细看了一下,原来海草墙面的里边是用只比大拇指粗一些的树枝围成的,竟然连土坯都没有。

    海边渔村一般村里的住户都不是太多,大多都在二三十户人家左右,要是能有五六十户的都算的上是大村子了,葫芦滩也一样房屋稀稀疏疏看样子不会超过二十户,但是每家离的距离都比较远,这可能也是渔村的一个特点。

    走了几家后,宁子谦便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些天走过的渔村,大多数人家院子里都会挂着渔网或是晒着不少的各种鱼干或咸鱼,但是刚才他们路过的几家竟然只有一家院子里晒着鱼,这也太奇怪了。

    当他们又路过一家,看到屋后背阴的地方正坐着一个老太太在收拾一些贝类和小鱼小虾。

    渔村的村民们因为会打渔,所以很少吃小鱼小虾之类的,即使打上来也会直接扔回海里,有那带回来也都是喂了鸡鸭,但看老太太这么细致的收拾看来不像是喂给鸡鸭的。

    “大娘,你这收拾出来是要自己吃吗,这么小多费功夫啊,而且还不好吃。”孟大虎直接问了出来。

    老太太收拾的正认真,孟大虎的嗓门还大,老太太冷不防被吓的一哆嗦,直接从小凳子上滑到了地上,差点没把手边的木盆撞翻。

    孟大虎一缩脖子,然后赶紧跑过去将老太太扶了起来。

    “大娘,对不住啊,我天生嗓门大,没想到吓到您了,没摔到吧?”孟大虎一脸歉意的问道。

    “没事,没事,岁数大了,胆子就小了。”老太太完全没有责怪孟大虎的意思。

    “大娘打扰了,手下人鲁莽,惊到了大娘。”宁子谦也上前施了一礼。

    “没事,没事,看你们眼生,好像不是附近村的吧?”老太太眯着眼睛说道。

    “大娘我们是从县城过来的,到各村打听打听鱼价,你们这个村子不也是以打渔为生吗,我怎么看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没有渔网和干鱼呢?”宁子谦将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唉,渔网都被人弄坏了,船也被人给抢走了,还怎么打渔啊?”老太太一脸愁容的说道。

    “大娘,这是怎么回事啊,那你们要靠什么谋生啊?”宁子谦继续问道。

    “现在村里大部分人都去给村长家干活去了,每天能领回来几条干鱼几个铜板,一大家子人也就勉强饿不死。我弄的这些小鱼小虾还是我儿子儿媳半夜到三里之外的海边拣回来的呢,想着晒干了给小孙子弄点小零嘴填填肚子。”

    “是你们村的村长不让你们出海打渔吗,你们这么多人就不能一起反抗吗?”梁实忍不住开口问道。

    “怎么反抗啊,村长和他兄弟家,十几个壮劳力,谁敢反抗,当初海狗爹不服气,找他们说理去,直接被打成了重伤,后来因为没钱医治,挺了不到一个月人就走了,媳妇受不住,跑回娘家去了,如今家里只剩海狗子和他爷奶过日子,那个可怜劲就别提了。

    从那以后,村里人哪还敢再去找人家说理去,最后都老老实实的去给人家打渔晒鱼去了,要不然真活不下去啊!”老太太提起这些事,眼里不由的泛起了泪花。

    “那怎么没人去县里告他们,难道就让他们这么欺负村里人?”孟大虎满脸不忿的说道。

    “谁敢去啊,咱们这到县里要走三天的路程,而且村长早就说了,临海县知县是他们家亲戚,他早就和知县大人打好招呼,谁要去县里告状就直接将人关进大牢里去。”

    “王八羔子的,还有没有王法了。”孟大虎被气的直接骂了出来。

    “唉,我们村里的鱼都是由村长一家子往外卖的,而且你们要是去问了,不买都不行,你们还是去别的村打听打听吧。”老太太好心提醒道。

    “谢谢大娘,那我们就不进村了。”宁子谦说完便站了起来,给梁实和孟大虎两人使了个眼色后便向村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