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下边这些村镇也都走完了,咱们这就回县城吧。”走到村口宁子谦回头望了一眼便转头继续向前走去,骡车停在镇上了,葫芦滩是他们走访的最后一个村子。

    “大人,我们怎么能就这么一走了之了,难道就任由那个吴村长一家子继续在村里作威作福,欺负村民。”孟大虎见宁子谦真要往回走,当即便急了起来。

    “大人我也认为咱们不能就这么走了?”梁实也是满心的气愤,他现在想打人。

    “那你们想要怎么样?”宁子谦反问道。

    “教训他们一顿去,如果他们再敢欺负村民,就把他们都抓起来。”孟大虎直接说道。

    “就凭你们两个,就能教训的了人家一大家子,更何况要是等我们走后他们再把气出在村民身上怎么办,难道你们能总在这里看着他们。

    现在你们只是听到了片面之言,要是人家不认怎么办,你们手里有证据能证明那大娘说的都是真的吗?”宁子谦一脸平静的问道。

    “我相信那大娘说的话,但是我没证据。”孟大虎直接蹲在了地上,一脸的不服。

    “这就看你们的本事了,你们什么时候搜集好他们欺压百姓的罪证,那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不过现在还是得先回县里再说。”

    梁实和孟大虎虽然不甘心,但也知道现在进村把人打一顿也不能从根子上解决这件事,可能还会像宁大人说的那样,最后受苦的还是村民,无奈之下只能带着一腔怒火离开了。

    回到县城的第二天宁子谦就让王文书写了一张招人的告示贴了出去。现在整个临海县的状况都了解的差不多了,该做的事也得做了,首先就是招人。

    偌大一个县衙只有八人,人手实在是不足,想做点什么事都受限制,就是升个堂审个案,连站堂的衙役都没有,难道让县衙里这几个人站那充数,说出去多寒碜啊。

    但是想要一下子就把人招够了也不现实,一个像临海县这样的小县要想正常运转起来,没有五十人都是不够用的,但现在财政紧张,只能先挑紧要的招了。

    所以经宁子谦和张县丞讨论过后,决定先招六名衙差,两名文书。

    这六名衙差选上后先交给梁实和孟大虎训练,等正式上职后三班衙役要做的事都将分摊给他们这六人,由孟大虎管理。

    孟大虎现在已经升任为临海县的总捕头了,现在每天走路来都能带起一阵风,威风的不行。

    原来的王文书王昌盛现在是六房中户房径承,因为他是老人,在县衙多年,所以六房的工作他算是最熟悉的,而现在人手不够,所以还要管着其他五房,包括梁实的兵房,直到梁实完全熟悉后,而其他四房也都招到人为止,相应的作为补偿宁子谦也将他的俸禄由原来的一两半提到了二两。

    两名新来的文书就先做王昌盛的副手,由他先带着,半年后再决定具体职务。

    告示一经贴出,立马引起了整个临海县城的轰动,这可能是这么多年以来县衙里最大的一次动作了,要知道县衙这么多年因为没钱发就一直在裁减人员,减的他们还以为县衙要倒闭了呢。

    没想到竟然起死回生了,现在竟然要重新招人了,虽然招的不多,只有八人,但也足够大家议论纷纷了,并且有些人已经开始暗暗琢磨,既然要招人,那想必以后应该也能发的起俸禄了吧,自己要不要去试试,毕竟能端上公家饭碗那也是件美差啊。

    报名日期定在了八月十日,八月十一两天,现在离着报名日期还有五天,大家认真记下告示的内容,然后赶紧回去通知家里的亲戚朋友们。

    辰儿已经被送进县城里唯一一家启蒙私塾去读书了,兰叶这些天里则带着兰二郎小俩口在县城里转悠了个遍,也了解了每一家店铺的经营产品和状况。

    最后总结出来,想要在临海县城做生意是真难,不是因为有人欺行霸市,也不是因为各种苛捐杂税,而是因为老百姓太穷了,穷的没钱去消费。

    传统行业已经饱和了,想要赚钱只能另辟蹊径,而且还不能把目光只放在临海县这么一个小地方,好难啊!

    再看看自己手里越用越少的银子,只有不到五百两了,看来大生意是别想了,本钱太少了,真难。

    最后兰叶将目光投向了大海,那里面可是有无数的好东西。

    兰叶开始研究系统送她的两本书,想从里边找寻出一些商机来。

    搬到县衙后,能自己做饭了,兰叶开始每天到集市上去逛逛,因为手里有一本海鲜烹食方法大全,所以即使以前没吃过没见过的各种海鲜,兰叶也都能轻松做出来,而且还让家里的几人都赞不绝口。

    以前在村里,他们认为肉是最好吃的,可是到了海边后,发现海里的东西吃起来竟然比肉还美味,简直鲜的让人恨不得把舌头都吞掉。

    兰叶每天换着花样的做,从各种鱼类到各种贝类,但是那些个头小的贝类因为肉少,壳重,所以当地人想吃了就会退潮后自己去拣。而集市上那些商贩和渔民因为买的人少,价钱还便宜,所以也很少有人去卖。

    不得已兰叶只好求当地的渔民再打捞到这些贝类时也不要全都扔回海里,少留一些,她会来买的。有钱谁会不想赚,即使只有几个铜板,自然乐不得的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