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5章 好多熟人啊

    说完,不嗔转向沈清云,面露恳求。

    “沈姐姐,你就帮帮我,带我进去吧!我保证不会添乱的!”

    沈清云翻了个白眼。

    “才怪。”

    不嗔垂下了脑袋,整个人像蔫了一样。

    沈清云话语一转。

    “不过……看在你孝心有嘉的份上,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不嗔猛地抬起头来,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谢谢沈姐姐!”

    白玉凑了过来:“可是他这样子,会被福天寺的和尚们认出来的吧?”

    沈清云摆摆手。

    “这个简单,找块布把他脑袋挡住,让他跟着我们,待会儿我们和朱大人一起进去,没人会拦。”

    县官不如现管,本地县令的权威还是很大的,就算是福天寺的和尚们,也不可能一个个去搜县令带的人。

    白玉觉得有理,于是,找名砚要了个幞头,把不嗔的光头挡住。

    不嗔年纪小,穿的不是传统的僧袍,而是偏向老百姓穿的斜襟窄袖衣裳,只要把光头挡住,乍一看,还真看不出是个和尚。

    捯饬完后,沈清云又叮嘱不嗔:“别行佛礼,弓着腰低着头,就没人会注意到你。”

    不嗔乖乖地点了点头,束手站到了名砚身旁。

    “还挺有模有样的。”

    沈清云笑着夸了一句。

    正说笑间,李瑭忽然出声提醒。

    “有人来了。”

    沈清云忙小跑到他身旁,垫着脚往山路下看。

    就见一辆马车从山下缓缓行驶而来。

    车上只有一个车夫,并没有跟着衙差,显然不是朱毕的车马。

    沈清云正要退回去,那车里却传出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沈妹妹?是沈妹妹吗?”

    沈清云诧异抬头。

    那马车的车帘被人掀起,从里头露出一张熟悉的脸来。

    “万大姐姐?”

    沈清云眨了眨眼睛,上前打招呼。

    “大姐姐也来参加佛法会吗?”

    万环点了点头,面上露出亲切的笑,拉住了沈清云的手,不等马车停好就跳下了马车。

    “福天寺给我爹下了请帖,但我爹最近忙,没时间,就叫我过来了。我原本还有些担心呢!也不知道会遇上什么人,见到妹妹,我这一颗心就放回肚子里了。”

    虽然才几日不见,但万环对沈清云格外亲昵。

    沈清云能理解她这种感受。

    在陌生的地方见到熟人,下意识就会觉得亲近。

    “只大姐姐一人前来吗?”沈清云找着话题,“二姐姐呢?”

    谁知,万环的表情突然淡了几分,有些惆怅地说道。

    “二妹和妹夫搬出去了。”

    “啊?为什么啊?”

    沈清云不解。

    万环叹了口气:“我也不明白,二妹夫说家中对二妹不公平,她在家里过得不开心,才想要带她搬出去。爹很生气,表示不会给他们一两银子,二妹夫倒是硬气,什么都没拿,还说不会贪图万家的钱财,只想和二妹过自己的小日子。”

    沈清云有些同情地看了她一眼。

    “你爹肯定很生气。”

    三个女婿,大女婿是个杀人犯,三女婿失了妻子肯定不会再留在万家,现在连二女婿也走了。

    万环轻点着头,眼底闪过一丝轻松。

    “爹就是因为此事,气病了,才让我替他前来。不过,我倒觉得对二妹来说,这样挺好的,至少二妹夫对她是真心的,不像林奉,口蜜腹剑,令人不齿。”

    她再次提起林奉,全然没了从前的情意,像是在说一个陌生人。

    沈清云看着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安慰她好。

    万环倒是并不在意,反而主动说起。

    “你应该很好奇,林奉为什么会听从三妹的话一直不要孩子吧?他有把柄被三妹捏在手里。”

    顿了顿,万环压低了声音,才又继续。

    “林老爷子,原先是我爹很信任的大掌柜,在我们家干了三十多年,从小伙计开始就跟在我爹身边了。可没想到,他当上大掌柜后,一直暗中以次充好,偷铺子里的上好绸缎出去卖。我爹眼里容不得沙子,若是被我爹知晓,林家就死定了。”

    沈清云眼睛微睁。

    “原来是这么回事。那大姐姐是如何得知的?”

    “林奉下了大狱后,他爹和兄弟几个想去救他,来求我爹,我爹把他们骂走了。”万环说着,倏地露出个嘲讽的笑,“我让人偷偷跟着,听到了他们的话。”

    沈清云啧啧了两声,看来经此事后,万环的心性和手段都有了不少变化。

    这对于万家来说,算是好事。

    只希望万老爷子眼睛擦亮点,别再瞎闹了。

    两人说到这,随即停止,没再继续。

    因为,又有车马上来了。

    这次不是小小的一辆马车,而是一辆大马车,后头跟着三辆小马车,随行人员有男有女,丫鬟随从以及衙役三十多个,气派十足。

    沈清云挪回了李瑭身边,小声询问。

    “这是你朱大哥吗?带这么多人,会不会有点太过啊?”

    李瑭眉头微蹙,眼中有着疑惑。

    “这不像是朱兄的行事作风。”

    车队停下后,最前头的车上,下来了两个人。

    沈清云定睛一瞧。

    还真不是朱毕。

    但也是熟人。

    在万家时见过的黄通判。

    黄通判腆着肚子,穿着上好的宝蓝色锦缎常服,在日光下反射着金光,头上戴着的帽子前檐还镶嵌了鸽子蛋那么大的一块翠玉。

    太奢侈了。

    随他之后下车的,是一位中年妇人,应该是他的夫人。

    紧接着,夫妻俩扶着一位老太太下来。

    这应该是黄通判的母亲。

    至于后头的马车,坐的应该是黄通判的儿女和仆役。

    这么一群人下了马车后,寺门前的空地立刻就被挤满了。

    就在沈清云考虑着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