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2章 同样被催婚的另一人

    说完,沈清云拍了拍两个孩子的脸。

    “好啦!这事,你们两个就不用操心了,我会解决的。你们还小,只需要认真念书、乖乖吃饭就行了。”

    清秀乖巧地点了点头。

    已经到吃午饭的时间,赵银苓却一直没有回来,沈清云就先让两个孩子吃饭,自己回了小院。

    清秀和不嗔吃完时,白玉匆匆跑了进来。

    “咦?怎么只有你们两个?”

    “义母出门了还没回来,姐姐说不饿,等义母回来再吃。白玉姐姐,你去哪儿啦?”

    清秀一板一眼地回答完,随即问道。

    白玉走到门边,洗了洗手,才坐了下来。

    “我去附近打听消息了,说来真奇怪,才一个晚上的时间,关洲这个未婚夫的事,就传遍沈家了。”

    清秀细细的眉毛皱了皱,明明还是个孩子,表情却像是个大人一样。

    “白玉姐姐,会不会有人要对姐姐不利啊?”

    “为什么你会这么想?”

    白玉咽下嘴里的饭,转头看着她。

    清秀抿了抿嘴:“就是,姐姐这个未婚夫,出现的太突然了。我之前一直以为姐姐喜欢的是李大人呢!现在,突然冒出个未婚夫,李大人会不会误会姐姐啊?”

    清秀真正担心的其实是这件事,只是刚才面对沈清云时,她不知道该不该问。

    白玉扒饭的动作一顿。

    “你说的很有道理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她加快了扒饭的速度,三两下吃完一碗饭,把碗筷一放,立刻起身往外跑。

    “我去一趟县城!”

    声音飘来时,人早已跑出了大门外。

    白玉火速赶到了县城。

    快要到县衙大门外时,白玉突然停下了脚步。

    她看到了一辆陌生的马车,就停在后衙大门外。

    “奇了怪了,会是谁在这个时候拜访李瑭?”

    白玉低声自语着,好奇心起,找到了在县衙做事的沈家族人询问起来。

    那沈家族人只道:“我也不清楚,不过,好像是京城来的。我看名砚毕恭毕敬地把一个大娘领了进去,那大娘穿金戴银的,眼睛都快长到头顶了。”

    白玉摸了摸下巴。

    “京城来的?难道是李瑭家里的长辈?这事儿,你们就不好奇吗?怎么没人去后衙看看呢?”

    “那是县令大人的内宅,我们哪敢偷溜进去啊?”

    衙差们不敢,白玉可没这么多顾虑。

    她趁人不注意,从县衙这边的围墙,翻了过去,然后沿着墙根一直往前。

    后衙没多少下人。

    李瑭刚来的时候忙得脚不沾地,连吃住都是在县衙,后衙也就是睡觉的地方,最近两个月才稍微轻松些,请了下人打扫、做饭。

    饶是如此,这后衙的下人也没超过五个。

    其中还要算一个名砚。

    因此,白玉一路摸过去,都没遇到一个人影。

    她方向感很好,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主院。

    透过墙上的菱形花窗,看到正院门外站着两个丫鬟打扮的人,白玉就知道自己找对地方了。

    她绕到了正房后头,悄无声息爬上了房顶,掀开两片瓦,下方的声音,清晰地传入耳中。

    屋内,李瑭看着眼前这位意外来客,很是惊诧。

    “邵嬷嬷,您怎么会突然到吴县?”

    邵嬷嬷上前一步,毕恭毕敬地向李瑭行了个礼,才开口回答。

    “老奴是奉大长公主之命前来探望郎君。”

    李瑭脸上的讶异一收,朝北边方向拱了拱手。

    “劳伯祖母挂念了,家中近来可好?”

    邵嬷嬷是长房的人。

    确切地说,她是李瑭的伯祖母——定国大长公主的陪嫁。作为贴身宫女时陪着公主嫁到李家,已经快五十年了,是大长公主最信任的人。她在李家地位很高,不是一般的仆人,就连李瑭面对她时,都要自称一句晚辈。

    “公主身子还算硬朗,倒是二老太爷,自开春时病了一场后,就断断续续不曾好过……”

    邵嬷嬷说起了李家的几个长辈,李瑭沉默听着。

    紧接着,邵嬷嬷话语一转。

    “您母亲一直担心郎君您的情况,前些时日,求到了公主面前,希望她能出面帮郎君您说一门亲事。郎君之才,本不该困囿于如此偏远之地,京城,才是您大展宏图之所。公主惜才,也疼爱郎君,因此,几番考量挑选之后,选中了良王的嫡次孙女。”

    李瑭表情巨震。

    “不可!”

    他下意识摇头。

    邵嬷嬷眉头皱起:“郎君是看不上?良王乃公主弟弟,虽说早逝,但先帝仁善恩泽,良王并未降爵,如今府上仍是亲王府。公主选中的这位二姑娘,虽是次女,但也是良王世子妃所出嫡女,只是比韵秀郡主少了一个郡主头衔而已。”

    邵嬷嬷生怕李瑭不明白,细细跟他解释大长公主的良苦用心。

    “虽说韵秀郡主身份更高,但她性子有些骄纵,这位二姑娘性情温婉,喜好读书,平时在家舞文弄墨,还会写诗,与郎君很是相配。”

    不得不说,大长公主可以说是考虑得很周到了。

    不管是身份、性情,还是喜好,都尽量按照李瑭所喜欢的来选。

    只是,这只是大公主所以为的喜欢。

    李瑭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多谢伯祖母,只是,目前我还没考虑过成家之事……”

    “郎君不可任性,你都二十二岁了,再不成家,可知你母亲有多担心?二房本就子嗣不丰,你父亲又只有你一个儿子,你若不赶紧成家,你后面的几个弟弟该怎么办?”

    李瑭双唇紧抿,转过头去。

    邵嬷嬷叹了口气,语气软和了些。

    “郎君当初被贬出京,是受了委屈,这些家里都知道,但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再如何跟家里置气,也不该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郎君,不瞒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