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文竹脱力还有些虚弱,但人倒是还清醒着,听到这话,忙开口说道。

    “劳烦姑娘帮忙起个名字吧!”

    沈清云没有拒绝,只是问了句。

    “你想让他姓什么?”

    文竹沉默片刻后才开口。

    “我不想他跟我姓,也不想他姓孙。姑娘,能不能让他跟着您姓沈?”

    不等沈清云同意,一旁的巧娘就否决了这个提议。

    “不行,姑娘年纪轻,这孩子又生在半路上,若是姓沈,以后说出去,指不定会给姑娘带来什么麻烦。”

    巧娘见的事多了,可太明白有些人的阴暗心理了。

    昭昭也小声说道。

    “沈家族里也不会答应的。”

    沈清云想了想后建议道:“那不如跟我娘姓赵吧?清秀和不嗔都是跟我娘姓的。”

    文竹自然没有异议。

    “多谢姑娘,多谢主母。”

    沈清云暂时没想到合适的大名,不过看着这孩子小小的,给起了个小名,叫小豆子。

    小豆子是足月出生,虽然文竹期间在牢里吃了不少苦,但这孩子却是健健康康,哭声也格外洪亮。

    有巧娘照顾着,文竹的身体恢复得不错,孩子跟吹了气的皮球一样,长得很快。

    有了这个孩子,时间也似乎过得特别快。

    不知不觉间,船队已经抵达了目的地——汴京。

    汴京繁华远超众人想象。

    码头的河岸边停泊着十几艘大船,岸上更是行人无数。

    当沈清云她们踏上甲板,从船上下来后,一瞬间有十几个人迅速围了过来。

    沈清云站住没动。

    下一刻,白玉带着护院们冲上前来,将那些人挡在了外头。

    等到上了马车,沈清云掀开车帘的一角,还能看到不少人尾随在车后。

    昭昭忍不住问道:“姑娘,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啊?”

    “有些是脚夫,有些是乞丐,可能还混杂着一些小偷。”沈清云放下帘子,“我们初来乍到的,还是小心些为好。”

    昭昭听到小偷,急忙捂住了自己的荷包。

    “我们接下来去哪儿呢?”

    这个,沈清云早有打算。

    “先找间客栈住下,然后找中人买房子,安顿好后给家里去信,让娘她们过来。”

    汴京城大得让人惊叹。

    马车走了两刻钟,依然没看到内城的踪影。

    但哪怕只是外城,周围也建筑林立、行人如织,比起一路上看到的任何州城都要热闹。

    沈清云没有往内城挤,而是在外城东边找了一家大客栈歇脚。

    她直接包下了客栈的后院,让掌柜的找两个信用好的中人过来。

    掌柜看她出手大方,带的人又多,当即点头哈腰地去找人了。

    沈清云她们在客栈歇了一晚,第二天就跟着中人去看房子。

    中人暗自打量着她们的衣着,语气斟酌。

    “不知小娘子想买哪儿的宅子?预算多少?这内城和外城的宅子,价格可是天差地别。”

    沈清云这时候已经走到内城的东南门外附近了。

    她看着隔着宽阔的外城街道,看着那高耸的城墙,随即挑眉问道。

    “最好是三进的宅子,我家里人多,之后还会有家人陆续上京,宅子自然是越大越好。”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又加了句。

    “五千两左右的,能找到吗?”

    中人一听,心中有了底,面上也露出笑来。

    “这个自然,五千两银子,在外城能买到更大的,三进带花园子的。就比如咱们这东外城,就有两处宅子正在出售。东南城也有三处,不过要小一些。西外城宅子便宜些,但那里鱼龙混杂,怕是不适合小娘子居住。”

    “至于内城的话,说句实话,大宅子,没点子关系,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小宅子倒是不少,就是不知小娘子喜欢什么样的?”

    中人滔滔不绝地说着。

    沈清云摆了摆手:“都看看吧!反正我们不赶时间,慢慢看总能看到合适的。”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沈清云带着昭昭和白玉四处看房。

    在第五天的时候,她终于看中了一处。

    位于西外城偏南,就在汴河附近,是一座三进带大花园的宅子。

    这宅子的原主人是个中等官员,因告老还乡,打算把宅子卖了回老家养老去。

    既是官宅,那该有的都有,正厅、大堂、偏厅、客院,还有车马院,以及一个小小的演武场,据说是这位官老爷的孙子习武,专门给他准备的。

    沈清云琢磨着,前头这些地方,给窦叔和护院们住正好,省的再装修了。

    而最让她欣喜的是,这宅子的后花园,有活水!

    从汴河延伸过来的一条小溪从东北角进入,蜿蜒穿过大半个花园子,从西边流出。

    有活水,那用水可就方便多了。

    而且,花园里水榭、阁楼不少,假山造景颇有苏园之风,让她倍感亲切。

    和卖家的管家见面后一问,还真巧了,这宅子的老爷子,老家正是苏州。

    老爷子听说来了个同乡,还抽空见了沈清云一面,问了不少苏州城的事。听说她出自沈家,更是当场拍板,送了不少家具。

    这下子,沈清云不买都不好意思了。

    虽然比预估的超出了一千两,但沈清云还是大方地买下了这座宅子,没有还价。

    有中人帮忙,房契过户等问题,都轻松解决。

    又过了七日,原主人家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回乡的旅程,沈清云这才带着大家搬了进来。

    买这宅子,连佣金带打点的费用,乱七八糟加起来都快七千两了。

    饶是沈清云钱多,也觉得有些肉疼。

    她这次出门,总共就带了一万五千两银票,这一下子去了一半。

    沈清云正在数银票,昭昭进来了。

    “姑娘,接下来预备买多少下人?”

    沈清云皱眉:“你觉得呢?”

    “这宅子挺大的,前后门都得有门房,扫洒、采买,厨房、洗衣房等几处都得备齐了。对了,还得找几个花匠石匠……”

    昭昭掰着手指数起来。

    沈清云听得头大。

    “银票给你,你自己去找人牙子吧!对了,多带上两个人,坐马车去,免得别人瞧低了你。”

    昭昭接过一沓银票,笑吟吟的出去了。

    买下人的事,又花了好些天时间。

    昭昭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挑人很是仔细,所以颇费了些时日。

    而在昭昭忙活的时候,沈清云则带着白玉四处串门去了。

    等昭昭买够了下人,沈清云也把周围邻居摸了个一清二楚。

    在五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