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章 女帝的登基之路:梁清

    南山城。

    进城的人不少,大家都在有条不紊地排着队。

    “你们打哪来的?看起来不像是难民...哦京城啊。”

    守城门的士兵接过陆幺柳递来的路引,又抬头打量了下两人。

    他有些奇怪地问道:“京城的人这个时候来干嘛?是嫌外面还不够乱么。”

    陆幺柳回道:“我家小姐想来会一会友人。”

    “哦。”士兵忍不住小声嘀咕:“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小姐啊,难怪不知道外面乱成什么样了,这个时候来见友人。”

    他做完登记,递回了路引:“行了,走吧走吧。”

    此时车上的女子却突然掀起车帘,问道:“打扰一下这位大哥,不知你可知道梁府的位置怎么走?梁清梁公子是小女子的旧相识,可多年未见,不知他是否还在原来的地方。”

    江暮月想着这个人看起来好像还比较好说话的样子,又是负责进出城登记的,每天人来人往,想必也是见多识广,可能知道不少消息。

    梁清是该县城的首富之子,又才华出众,算是当地的名人。说不定她能借此打听到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呦,梁公子啊。”

    守城的大哥一听到梁清的名字,态度明显更好了:“小姐这可算是问对人了。若是要找梁公子,不如在这边稍等片刻。大概不出半个时辰,接流民去避难所的下一批队伍应该就要到了。小姐可随他们一同前往。”

    “避难所?”

    “是啊,梁家出资和知县大人建的给安乐州流民的避难所。现在大部分都流民都往南山城这边跑,也就我们知县大人在做事了,其他官不知道在干什么,朝廷的赈灾粮也迟迟不到,幸好有梁大善人买粮...”

    士兵突然发现自己说太多了,连忙转移话题:“啰,你看那边就是等待区。小姐要见梁公子最好直接去避难所找他。他现在和流民同吃同住,基本不怎么回家。”

    江暮月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那边果然坐满了等待进城的难民。

    和他们路上遇到的不同,这些人虽然也是面黄肌瘦,却还没有被折磨到丧失人性。

    他们或安静地靠着彼此,或坐在角落里啃着干粮,并未发生抢食事件。

    边上有很多专门负责分发和看守干粮的士兵,有条不紊地管理着这个暂时的休憩之所。

    她牵着陆幺柳的手跳下马车,也走上前与难民坐在一起。

    马上就有人被触发了好奇心。

    “哎,我说...”坐在她旁边的一个少年率先开口:“你俩不是逃难来的吧。”

    江暮月此时穿的是陆幺柳给她新编写出来的一套衣服。她特意嘱咐他不要太华丽的那种,干净合身即可。

    然而这身低调的打扮坐在难民堆里依然显得鹤立鸡群。

    “哦,是啊。”

    有个愿意主动和她说话的,她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打探消息的机会:“我们...是来帮忙的。建避难所的梁公子是我朋友,我来看看有没有我能做的,尽些绵薄之力。”

    这个说法很快博得少年的好感。

    “那你还挺厉害,现在这路上很危险的。哦这位是一起的吗?”

    陆幺柳本想回“我是陪我家小姐一起的”,谁知江暮月立马接话:

    “这位是我家相公。”说完还对他眨了一只眼。

    陆幺柳:......

    少年的父亲也参与了他们的聊天中:“那挺好。不然女子一人前来还真说不准会遭到什么不测。现在这世道像你们夫妻这样有善心的人可不多了。

    “我们也是不幸中的万幸,离南山城不远,也只有这愿意收留我们了。那些没法赶到这儿的人.......唉。”

    老汉的这声叹息又让江暮月想起了路上那饿殍遍野的景象。

    她忐忑地询问道:“冒昧地问一下,你们是从哪边来的?安乐州的其他地方也都发生饥荒了吗?”

    “我们是魏城那边的。他是郅县的,”老汉轻轻碰了下旁边正闭眼休息的年轻人:“这里还有其他地方的人。今年大旱,收成本就很不好,又遇上蝗虫过境,安乐州差不多得有一大半数量的县城都闹饥荒了。”

    “那朝廷也没有什么措施吗?”

    “朝廷?那不都是一群吃干饭的...”少年有些气愤,老父亲吓得连忙捂住他的嘴,小声呵斥道:“小心祸从口出。”

    “本来就是。”血气方刚的少年还是忍不住嘀咕:“就是无能嘛。你看凤仪公主管辖的地区怎么就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问题,难道她那儿就从来没发生过天灾吗。”

    听到“凤仪公主”四个字,江暮月突然眼睛一亮。

    不待她继续追问,忽听得城内传来的指令:“今天第四批难民,到这边来准备进城。”

    大家像是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原本无精打采的人们纷纷迫不及待地往前跑去。

    “别挤别挤!按秩序!说你呢!大小伙子别和老幼妇孺抢。”

    小小的骚动没有持续太多,众人便在士兵们的维持下秩序井然地前往目的地。

    江暮月等到最后,也坐上马车缓缓驶向他们前往的方向。

    避难所被设计得很讲究。

    入口处有好几位负责登记与分配的人员,根据难民的不同情况将他们划分去不同区域。

    有守卫、大夫、后勤人员,医疗与生活物资都准备得很齐全。

    发烧生病或是受伤的人会被优先送至收容伤者的院子。老幼妇孺被以家庭为单位分配在避难所的中心地带。青壮年则会让他们在稍作休养后,参与到避难所的管理中。

    门口做分配工作的几人曾都是之前来到这里的难民。

    江暮月向他们其中一人打听了一下梁清。

    “哦梁公子啊。”他们一听到梁清的名字都是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

    “他现在应该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