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3章 偃王军前锋受挫

    自从偃王赵岐与赵炳所控制的晋国朝廷决裂,双方发动战争后,赵岐便开始自行任命官吏、将帅,为了笼络人心,几乎将官职当成草帽一样批发出去。

    若不是赵岐还没有称帝,恐怕他连王侯这样的爵位也敢大肆封赏出去。

    偃王军的先锋部队大约有六千人,其中两千骑兵,四千步兵,全都装备精良,堪称是赵岐手中的一把尖刀。

    而这只先锋部队的统帅则是一个名叫陶无畏的参将。

    陶无畏的名字听起来很大气,可他的出身却不怎么样,不过是中州大地上一户小地主罢了。

    陶无畏在家中排行老二,自知没有继承家业,做一个太平地主的可能,于是从小学***、武艺,成年后便加入军中。

    因为没有家世、背景的缘故,陶无畏在军中的日子很难捱,幸而得到了赵岐的赏识,于是不断升官受赏。

    赵岐决定与赵炳开战后,更是将他擢升为参将,并且将整个前锋部队交给他。

    虽然战争持续的时间不久,可时至今日,陶无畏这只前锋部队已经经历了大小十余场战斗,累计损失兵超过五千人。

    可也正因如此,战火将这只前锋部队锤炼得十分厉害,什么令行禁止、绝对服从根本称不上是

    这只军队的优点。

    他们真正的闪光点乃是悍勇无畏,就算面前是刀山火海也敢闯一闯,而且战斗力极强,曾经当面打败过一只上万人的朝廷军队伍。

    这一次,陶无畏同样不把面前的敌人放在眼里,哪怕敌人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自己也会将其咬成碎片。

    刚行军至枣丘附近,陶无畏便下令派出三百名步兵发动试探性的攻击。

    陶无畏虽然自大,可还不至于到愚蠢的地步,他当然知道三百人无论如何也攻不下这么一座山丘以及山丘上的营垒。

    他之所以派这区区三百人,只是为了试探敌人防御设施的数量和种类,另外侦察一下山丘上敌军的人数。

    得到以上情报之后,他才好安排真正的攻势。

    这三百名步兵走的很是艰难,刚一向前,便接连落入胡舍命人挖掘的陷马坑中。

    这些深浅不一的土坑被落叶和枯枝所覆盖,因此难以察觉。

    虽然陷马坑本来的用途是为了绊倒高速冲锋的战马,可用来对付人也有不错的效果,许多偃王军步兵在行走过程中不慎栽进去,十有八。九会崴到脚,无力再战,只能撤下去修养。

    就这样,最终抵达枣丘下那道壕沟的偃王军步卒,只剩下了二百人。

    这二百人急不可耐地想要翻越壕沟,却高估了自己的跳跃能力,不慎栽了进去,本来这不算什么,拍拍身上的土站起来就是了。

    可胡舍却命人在壕沟中插满了削得十分锋利的竹子、木棍,有些还用树叶、泥土覆盖隐蔽起来,因此偃王军步卒再次遭遇了损失,只剩下百余人还有再向前进的能力。

    可当他们翻越土墙后,面临的却是成百上千只弓弩,在军官的命令下一口气向他们射来,站在最前排的偃王军步卒当场就成了刺猬。即便穿着铁甲,也被夺去性命。

    侥幸没有被射死的偃王军步卒不敢再向前,连滚带爬地往后逃跑向陶无畏报信了。

    听了兵卒的汇报,陶无畏来了兴致。

    “有意思,看来咱们这次的对手不是什么匪寇出身的野路子。”

    “传令全军就地扎营休息,埋锅造饭,明日用过早饭后,再发动猛攻。”

    这一次陶无畏知道自己面对的敌人实力不弱,出于稳妥起见,他决定让将士们先休息一晚上,等到第二天再精力充沛地发起攻击。

    就这样,胡舍这一旅新军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际,胡舍不敢延误战机,立马派人向后方的陈庆知传信。

    若是他能在此地坚守到大军来援,

    也许可以就地歼灭面前的偃王军先锋部队,并因此获得一份大的功劳。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真的能守住枣丘。

    次日一早,陶无畏亲自上阵,领着全军四千名步卒上阵。

    胡舍也将所有兵将紧急动员起来,命他们登上营寨的围墙防守,为了节省弹药,胡舍严令全军不得随意射击,直到敌军进入一百五十步的范围内才行。

    陶无畏有着丰富的攻城、守城经验,他没有急着冲到胡舍营寨的正门前,而是命士兵用麻布袋子背负大量泥土、铁锹,将战场上的陷马坑和壕沟全部填平。

    如此一来,进攻和撤退的道路就会成为一条坦途,己方再也不用担心遭受意外的伤亡了。

    战斗很快打响了,偃王军排着整齐的队伍,犹如潮水一般涌来,胡舍的营寨在这股强大的攻势面前显得摇摇欲坠,也许随时都会倒塌的样子。

    但胡舍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担忧,而是忘我地投入到战斗之中,并像一个普通士兵一样,手持弓弩朝敌人射击。

    很快,胡舍就把手边的箭矢给射完了,意犹未尽地他向卫兵索要箭矢,却被告知箭矢正从营地的武库中转运着。

    急不可耐地胡舍放弃了射箭的想法,干脆把卫兵

    派出去,在营地里收集石块,用石块来攻击敌人。

    胡舍的精神感染了整个旅,所有士兵都抱着必胜的信念在战斗,有了这股信念,何愁营寨不能守住,何愁枣丘会失陷。

    不出意外地,陶无畏第一次攻击被打退了,不仅如此,他还付出了六七百条人命的代价。

    陶无畏难得遭遇这样的挫折,他不甘心失败,更不想因为枣丘上这座营寨的存在而耽误大军进军的速度,因此招来偃王的问责。

    于是乎,陶无畏在一日之内,接连发动三次攻击,甚至连骑兵也用上了。

    可惜的是,直到陈庆知的援军杀来,他仍然没有攻下这座营寨,最终却是被陈庆知的骑兵彻底歼灭,成为滋养大地的肥料。

    这种场景在中州大地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晋军与偃王军、楚军的战斗变得一日比一日激烈,而且战场渐渐逼近京城。

    战争的天平正在向偃王军和楚军倾斜,可两只军队的统帅者却越发感到压力倍增。

    只因为他们虽然在不断地胜利,不断地逼近京城,可晋军的实力并未受到太大损失,甚至兵力损失也远小于联军。晋军未伤元气,尚存发动决战的实力。

    若战争继续下去,真不知联军与晋军究竟谁胜谁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