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百二十三、冬去(一百零三)

    “正是。”晚云理直气壮,“阿兄是病人,这方圆百里之内,不会有人比我医术更高,不听我的听何人的?”

    裴渊颔首:“你说的对,无论如何性命要紧。日后我这身体便交由你看顾了。”

    晚云看着他的眼神,一怔,忽而品出了这话里的意味。

    “那是自然。”她平静地说,“阿兄好歹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懂得知恩图报。”

    几番交手下来,二人显然都抓准了诀窍。

    裴渊喜欢话里有话,而晚云则一贯就着字面意思,各说各的。

    “好。”裴渊亦答得波澜不惊,“不过,你能让我好得慢些么?”

    原则上晚云不会答应,但她不能全然枉顾他的心思,道:“可以商量。”

    裴渊失笑。

    她这般语气哪里有可以商量的意思。

    他缓缓解释:“你应当知晓,太子此行是为何而来。”

    听裴渊说起正事,晚云收起脸色,道:“是为高昌而来?”

    裴渊点点头,“虽然高昌已被我收入囊中,但尘埃落定以前,我需得阻止太子更进一步。否则太子接管了高昌,一切便要生出变数。”

    晚云第一回从他嘴里知道高昌的动向,并且是天大的好事,喜不自禁:“如此说来,三郎和凤亭兄打赢了?如此还不算尘埃落定么?”

    看着她高兴的模样,裴渊也不由心情舒畅,却继续压低声音:“自然还有重要的一步,三郎要替我受降,将高昌正式纳入河西都护。”

    晚云知道裴渊的意思。

    拿下高昌,是裴渊及麾下将士的功劳。而太子千里迢迢赶来,显然是想仗着皇帝撑腰摘桃,不劳而获。

    这还是其次,更重要的,在于将来局势的把控。

    她曾听裴瑾说,太子有意把手伸到河西来,用自己的势力取代裴渊。高昌一战事关重大,若任由太子成事,即便他无法实际掌握裴渊的兵权,也可以名正言顺地插手进来。

    西域部族众多,犬牙交错。在河西主政,最讲究上下一心,唯有强有力的治理,才可抗衡各方袭扰。若在这里出现了抗衡裴渊的势力,自然会引起拉拢猜忌,于大局不利。

    晚云仔细地思索了好一会,忽而看向裴渊。

    “阿兄为何告诉我这些?”她问,“这等军机要务,当属绝密。”

    “对外人是,对你不是。”裴渊道。

    “怎讲?”

    “瞒你有用么?”裴渊道,“就算我再不情愿,当下这战事的每一环你都已经参与其中,就算我瞒着你,你也会自己将答案找出来。”

    这话,颇有些认命的意味。

    晚云听着,却不由地笑了笑。

    她虽然不会舞枪弄棒,但这些日子,她并没有变成裴渊的阻碍,反而凭着自己的本事给他帮了许多忙。

    当下,就连裴渊也要承认,她十分有用。

    这让晚云感到一阵兴奋,比医好病人得到赏金还高兴。

    “阿兄要将攻占高昌的功劳纳入名下,那么便要得到戎王的降书和国玺,还要送往京师。”她想了想,道,“说来说去,须得在太子眼皮子底下瞒天过海,在他动手收了阿兄兵权之前成事。”

    “正是。”

    “可……”晚云疑惑道,“如今大军横亘在高昌和与关门半道上,送降书之人如何躲过斥候的眼线?要想他不知道也太难。”

    “是很难。”裴渊道,“不过当下只剩这最后一步,只许成不许败。”

    他语气温和,神色却异常坚定。

    晚云目睹了他一路来的不易,自然能体察道他话中的决心。

    “阿兄打算如何做这最后一步?”她问。

    “拖。”裴渊道,“高昌已经封城,消息出不来,我也已经断了和高昌的联系,以免信道被劫,泄露了机密。受降一事全然交由三郎处理,凤亭会帮他。而我要做的,就是在这营中好好待着,将太子拖住,给足他们时日行事。”

    晚云道:“故而阿兄想称病,阻碍太子往高昌去?”

    “确切而言,是让太子有所顾忌。我若不能行走,他亦不放心将我留在原处。”裴渊说着,唇角弯了弯,“你猜,我若突然性命垂危,他可还会急着去高昌?”

    晚云了然,“可若太子不管不顾,硬拉着阿兄上路呢?”

    裴渊将药碗放下,神色自若:“自然还有天兵相助。”

    *

    裴渊所说的天兵,有两支。

    其一,是来降的戎人残部。

    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