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2章 水利工程

    这斋堂里的饭食还不错,有菌菇汤,有素鱼,红烧豆腐,还有新鲜的小白菜。

    “现在就有菌菇了吗?”秦青青惊喜,她要不要去山上摘,想了想还是算了,把衣服划破就不好了。

    “不知道,后厨没有买过,应该是寺里的大师自己种出来的吧”夏荷把饭菜一一摆好才回道!

    “好啦,你们也去吃吧,两小孩有我呢”秦青青让准备喂两小孩的丫鬟退下。

    西西一岁多就学他哥哥们自己用饭了,所以会自己吃,至于童童,肯定也可以吧。

    “是”

    “童童,西西,姨姨们今天照顾了你们一天,都累着了,你们都是好孩子,能够自己吃饭吗?”

    童童看了看秦青青又看了看几个丫鬟,点了点头:“秦姨,我能自己吃的?”说着就拿起了勺子,姿势很标准的喂进自己的嘴里。

    秦青青看向西西,西西瘪了瘪嘴才不情不愿的拿起了勺子,努力地挖饭吃,虽然掉了些米粒,但是秦青青还是很满意。

    给他们夹了些菜进碗里夸道:“宝贝们真棒!”

    饭后他们又休息了半个时辰,安夫人才出来,一起的有她的大儿媳和抱着孩子的二儿媳。

    安夫人的大儿子早两年考上了进士,现在已经是一名庶吉士了,不知道怎么会把大儿媳妇留在家里,秦青青表示想不通。

    “西西和童童都睡着了?齐夫人,这次真是麻烦你了。”

    “你家童童乖着呢,一点都不闹人,我家这皮猴子能有他一半乖我就心满意足了”

    秦青青夸赞道,她习惯了散养孩子,但是看到别人家的乖孩子又忍不住羡慕喜欢。

    “齐夫人说笑了,你家清和也很乖,过几年就要去京城国子监了吧?”

    “嗯,他爹说只要他年龄一到就让他去考,考不上再恩荫进去。”

    “不知道他可有订亲?”

    秦青的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豆豆才多大,怕安夫人再问秦青青连忙道:

    “他年纪还小呢,他爹说让他十六岁以后再考虑这个,免得影响他的学习心态。”

    安夫人知道无法再聊这个问题才转移到另一个话题去。

    安大夫人全程不说话,时不时看着抱着童童的丫鬟,安二夫人很会说话,时不时还会上插几句,很是会哄安夫人开心,看来两人关系不错。

    几人回到城门的口时候,正遇上一群书生从郊外回来。

    秦青青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垂头丧气的几人,正是田源他们。

    田源从地里回来,全身都累得直不起腰来,看到秦青青眼睛一亮,忙快走几步过来见礼:

    “齐嫂子,好巧啊。”

    秦青青的眼睛闪了闪,州学的这帮学子这几个月来经常去务农的事情她是知道的,还知道她相公在这事情上面出了很大一份力气呢。

    见到他们身上都沾了不少泥,脸上,额头上还有不少汗水不由同情了一下,忙回礼,然后才问:

    “你们这是去体验生活了?”

    田源等人脸一僵才点了点头,可不是嘛,就是去体验生活。

    “然儿,快过来见过知州夫人”

    安夫人看见小儿子心情很好,忙拉着安然过来给秦青青见礼。

    他当时身体虚弱不怎么记得秦青青,看到田源跟秦青青相谈甚欢还有些意外。

    “齐夫人,这就是我家三郎安然,三郎,快给知州夫人见礼。”

    “见过齐夫人”

    安然老老实实给秦青青拱手见礼。

    秦青青摆手:“安公子不必如此,跟田源一样叫我嫂子就好”

    然后又对安夫人道:“令郎长得一表人才,人中龙凤,安夫人真是好福气。”

    “哪里,哪里,只要他能有齐大人一半我就满足了。”

    两人又客套了半天才跟安然他们几人告别往城里去。

    田源几人还有些回不过神来:“没想到当初的齐公子居然是知州大人。”

    “是啊,看着跟我们年纪差不多呢。”高瑜道,“我们还跟他称兄道弟来的,想起来我的心还在激动。”

    安然没有说话,他对齐景遇没有印象,都是后来听同窗说起的。

    “你说山长为什么知道我们去找庙宇,会不会是知州大人说的?”胡怀德突然道。

    “不会吧,齐兄长得风光霁月,怎么可能会干这样的事情。”

    高瑜一万个不相信,齐兄怎么会是让他这几个月受尽苦楚的人呢。

    “我也不信。”

    田源点头,知州大人可是他的偶像,三元及第,大楚朝唯一的三元及第状元,怎么会干这样的事情。

    安然看到同窗都这样,他不敢说出实情,就是知州大人告诉山长的。

    山长还通知了家里人来接他回去让大夫检查又休息了几天才回学校呢。

    他还知道山长因为在知州大人面前自觉丢了脸才使劲的折磨他们呢。

    可是他不敢说,不然班上的同窗还有其他班级的同窗肯定会撕了他们。

    安然摸了摸自己的小心脏,更加不敢说话了,努力把自己隐藏得更好。

    他们口中风光霁月的齐大人正在田间和师爷,两个善于水利的小吏,还有几个村长里长正在测量修整河道的事情呢?

    “大人,我建议从这里挖一个水渠,然后这边这片荒地就可以种植庄稼了”

    一个小吏指着一个峡谷道,这峡谷在两山之间,离他们不远处就是乌江。

    “我觉得不妥,挖水渠太耗人力物力了,还不如在江边置一水车把水引过来呢?”

    两个小吏争执着,互不相让。

    “师爷,这个我们可以先记录下来,再看看别的地方再决定。”

    齐景遇对单师爷道,还有一个月春耕才结束,他又不能每个地方都修缮挖掘,只能都先记着,到时选出几个容易些的去修缮整理。

    “是,大人”

    “好,那我们再去别的地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