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不周之谋

    王莽正式成了王凤府上的一个亲信幕僚,为此,王凤也特地召集了自家的几个兄弟作了一番警告。除了警告他们管好自己与家人外,更警告他们别打王莽的主意。

    “别稀里糊涂地乱捅娄子,到时死都不知是怎么死的!王莽是我王家下一代中最难能可贵的,聪慧知礼,分寸有度,更懂得顾全王家。就算是我家王襄做了错被他逮着教训一顿,我也鼓掌叫好!要让我知道作为长辈的你们胆敢为了心疼自家那些个纨绔逆子为难于他,就别怪大哥我不讲情面!”

    不论是否真心听服,反正汉朝最有权势的自家大哥这么说了,他们只能连声应和称是。

    入了阳平侯府,王莽依旧习惯每日上鱼龙混杂的东西二市转悠一圈,顺道去陈参的敦学坊瞧上一眼,问个候。最后便是转到湖边的那棵树下也瞧上一眼,然后失望地回阳平侯府。

    这期间,不论是东西二市还是大街小巷,依旧总能时不时便听到有人议论自己,这名声涨得令王莽自己也觉不大真实。

    到底是因为王家这些人恶贯满盈之下格外衬显得自己的光辉,还是?

    通常他回来的时候,王凤也差不多是到了下朝回家之际,正好陪着他处理公务。是王莽在一旁看、整理,王凤处理,但有犹豫之时他才会顺嘴问一下王莽的想法。

    起初只是习惯性地询问,略作参考,渐渐地,王凤发现王莽总能有着极不错的见解与意见,慢慢地,他对于王莽的主动询问也愈来愈频繁。

    处理完公务之后,他也会抽空与王莽聊聊朝中的大小事情。

    而这日,王凤早早下了朝回府之后,却有一人在众臣皆离了皇宫之后悄悄地折返而回,向皇上直递了一封密奏。

    这人是新近一位刚上任不久的京兆尹,名唤王章。(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理京畿地区的官员,地位相当于如今首都的市长。)

    乍接触朝廷事务,略微洞悉一番之后,他便发现王氏家族独霸汉朝天下的局面。而他也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官途正得意,雄心更纠昂,在受了某些人的马屁与激将甚至是撩拨之后,半出于为国家考虑,半出于自私之利,他大着胆子向皇上递了这么一封秘密奏折。

    其上所表可谓字字雷霆,言辞犀利如刃。大致说的便是如今的天下百姓,甚至天子脚下的长安城中,皆只知有王凤而不知皇上名号。大司马、大将军王凤及整个王氏家族几乎占尽了朝廷的关键职位,大权丝毫未有外泄,其专权蛮横,所行一切只差篡位这么一层薄薄的遮羞布了。

    而自己自接任京兆尹以来,更发现王凤的兄弟竟擅自挖通城墙引水。这长安城可是天子之都,城墙是天子安全系护,此举是完全无视了天子之性命安危,视天子于无物啊!

    更有参照皇宫建筑所筑之渐台,其规模与材质皆与皇家用度一致,更公然无掩,僭越已不足以形容,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王家之辈横行于市,长安城中百姓无不惶恐,其畏忌之意甚于天子威严。长安城外附近的陵县更是被王家搅得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前几日更还有王家小辈竟敢在这城中公然欲强抢王侯家的女眷,下一步是否便要觊觎皇宫佳丽?

    单只是王凤的那些个兄弟与晚辈便敢如此胆大妄为,何况王家领头人王凤之势乎?照此势头发展下去,这最后一步恐亦只是早晚之差。他严辞请示皇上先罢免王凤官职,再徐徐清肃其一家独大之势以消除隐患。

    整日心系玩乐与女色的成帝刘骜刚看到这封奏折之时那是吓了一大跳。

    居然有人敢这样评说大司马,自己的大舅舅王凤,这胆子可真不小!

    但静下心将奏折反复细品,他却也是忍不住地惊出了冷汗。

    他再贪玩,但也不至于真昏聩到一无所知。王家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根本未有多少掩饰之意,奏折上所讲的许多事他也是早有耳闻的,只是一直忙着享受无心细思。

    于他而言,只要不影响到自己的享受,管他的。

    此时细细回想,好像自己的这些个舅舅家似乎还真比自己都更享受的多。

    就说自己的五舅,成都候王商,是几个舅舅中最胖的一个。前阵天气炎热难耐,体胖怕热的他竟然跑到自己的宫中闹,未待自己点头应允,他便硬是抢占了自己三面临水的清凉殿避署。

    那可是自己的夏日避署好去处啊,竟被他抢了去!而自己堂堂天子却在这忍着赤日烈炎之意。

    一个臣子,一个成年男子,竟然敢长住于帝王的住所!

    照这样下去,怕是真有一天自己的舅舅们会不满意到彻底抢了自己的皇宫,也想当那享受的皇帝!

    自古皇权血染而成,人心叵测,人心叵测啊!

    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刘骜无力地坐在自己的御书房中,盯着案桌上的这份奏折,难得地用心想了很久很久。

    他没有雄心大志,但思来想去,思前想后,为了可以安心地享受更长时间的帝王之乐,他咬着牙决定与王章冒险赌一把。

    说干就干,他在接下来的几日频繁地悄悄召见了王章,不断讨论着如何罢免王凤的事情。

    几经探讨,刘骜决定来个突然袭击。

    让王章继续悄悄搜集罗列好罪证,在不露出任何风声的情况下,上朝时由王章牵头当着满朝文武大员的面直接宣布罪状,以雷霆之势发诏书罢免王凤官职,让他措不及防无以反抗。

    而只要身为皇帝的自己能摆出坚决的态度,群臣见他失势自然就没人肯实心再为其卖力,也就不怕横生事端。更何况,因为未有提前防备,他若敢反应过激的话更可光明正大地轻易控制起来,甚至直接叫其回不了家门!

    然而,一个初出牛犊缺乏严谨谋划的经验,一个更是整日玩乐思维滞涩,不说二人的计划是否漏洞百出,单单是隔墙有耳这一基本的常识都能被他们忽略掉。

    王家几乎占尽朝廷的关键岗位,宫中护卫岂会缺了王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