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9章 胃口真大

    绍兴十三年腊月二十九,张俊抵达鄂州城,都督府为其摆宴接风,礼遇甚重。

    初来乍到,张俊闭口不提统军与战事,张邵几经问询不得结果,心中焦急,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等张俊主动承担起招讨使的责任。

    除夕一过,转眼间,时间来到绍兴十四年。

    元宵之后,得知杨沂中已经向抚州发起进攻,张俊终于开始做招讨叛贼的准备。

    鄂州都督府内,张邵、张俊、段拂、林大声、丁志达、何亮、张浦等朝廷和地方各级大小官员齐聚,召开平叛军政会议。

    张邵先将鄂州面临的形势简单介绍一番,而后道:“除鄂州外,东边和西边形势也不容乐观。江西叛贼聚众于洪州、江州,西边澧州叛贼集结,刘锜已经被迫退回江北,一旦叛贼东西夹击鄂州城,鄂州城就危险了。”

    “目前鄂州城钱粮几乎全靠江北供应,即便叛贼不东西夹击,只要他们渡江袭扰江北,鄂州城所需钱粮便难以为继。所幸,两个多月来城里已经积蓄了支撑全城军民五个月的钱粮。”

    “但江北各州府钱粮已空,五个月后鄂州城补给便会断绝,所以留给我们平叛加稳定湖南、湖北局势的时间只有五个月,而真正能给我们平叛的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

    “圣上也传来旨意,要我们三个月内必须平定叛贼!”

    张邵说完,看向张俊,“郡王,你久经战阵,军内朝中皆有盛名,现在又为湖南、湖北招讨使,能不能在三个月内成事全看你的了。”

    张俊没有马上开口,稍等了片刻,才道:“叛贼虽然势众,但也不是不可战胜。只要大军行动不受掣肘,粮草军械供应及时充足,平定叛贼又有何难。”

    “平叛乃朝廷大计,圣上十分重视,都督府必当全力支持,郡王有话不妨直说。”张邵道。

    “好,那我便直言了!”张俊扫视议事厅内诸位大人,“去年平叛大军在蒲圻连败两场,折损精锐四五万人,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指挥问题,一个是后勤供应不及时。”

    “此番平叛,只要你们答应我两件事,三个月内必定成事。其一,大军离城之后,是进是退,是攻是守,不要横加干涉。其二,大军在外,我要自筹粮草。”

    一听这两个要求,一众文官顿时警觉起来。

    军队只有都督府和枢密院有权调动,跟在座的大多数人都没关系,但粮草筹集就不同了,上至都督府,下至乡村里正,大小官吏都可以参与,都能从中分取利益。

    此番平叛,开支巨大,一旦自筹钱粮,他们岂不是要靠边站?

    于是林大声马上就反驳道:“郡王,朝廷早已有令,湖广总领所统管鄂州诸军钱粮。况且大军出动,粮草自筹不合规矩。”

    丁志达附和道:“林大人所言极是。”

    段拂也道:“郡王还是安心统兵打仗,粮草后勤,我们自然会及时供应。鄂州城里粮草充足,肯定不会耽误平叛大计。”

    “我也没说完全自筹,大军钱粮主要还是鄂州城供应。”试探出他们的态度,张俊当即让步。

    “只不过城中粮草虽然充足,可大军一旦离城远去,追逐叛贼百里、千里,后勤便无法保证。要是因为粮草不足,延误战机,乃至半途而废,耽误了平叛大计,圣上怪罪下来,我一个人怕也承担不起。”

    谁知林大声却道:“总领所掌管鄂州诸军钱粮,朝廷有明文规定,岂能随意更改!”

    林大声是秦桧的心腹,去年主持鄂州裁军之时,张俊就已经见识过其一毛不拔的作风。

    知道与他争论,争不出结果来,于是便问张邵:“张大人,都督府是否能保证不管平叛大军到哪儿,钱粮都能运到哪儿?”

    即便没打过仗,张邵也知道,若无长时间准备,钱粮紧随大军根本就是奢望。

    如今鄂州、岳州、潭州、澧州、鼎洲都在叛贼手中,如果不能就地补给,即便再征招三万、五万民力,也保证不了大军钱粮运输补给,而且只会徒增消耗而已。

    稍一考虑,便道:“出了鄂州,都督府也会尽力供应钱粮,若是实在供应不上,便许平叛大军自筹钱粮。诸位以为如何?”

    林大声、段拂、丁志达等人在鄂州经营许久,想从他们嘴里掏食是不可能了,张俊本就没想争鄂州,自然没有异议。

    张邵身为四路经略使,虽然没有罢免林大声等人的权力,想让他们停职还是能轻松做到,他已经表态,林大声等人自然要给面子。

    况且,朝廷重新启用张俊,恢复他枢密使之职,并让他兼领两路招讨使,便已说明朝廷对其管制有所放松,平叛之事甚急!

    若再纠缠不休,致使他托病不出,或是直接辞官归乡,一旦鄂州城被贼寇攻占,已经到手的利益恐怕就要重新分配,得不偿失。

    众人各怀心思,议事厅中一时出奇的安静,无人驳斥。

    等了片刻,见无人开口,张邵当即一锤定音:“既然都没意见,此事就这么定了。”

    见林大声、段拂等人让步,张俊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只要有分配利益的权力,即便兵力不占优势,军心照样可用!即使兵将一个不认识,打起仗来一样可以如臂使指!

    “叛贼势大,郡王可有平叛策略?趁大家都在,也好提前准备粮草。”张邵道。

    张俊早有考虑,只听他道:“叛贼兵力虽众,想要解决他们,也不是难事。我们只要在咸宁方向屯驻重兵,一步一步向岳州方向推进,逼迫叛贼将兵力集中在岳州,而后声东击西,荆南大军渡江南下,直取澧州、鼎洲。”

    “待兵锋直指叛贼老巢潭州,叛贼必会收缩兵力。叛贼之所以壮大,靠的就是抢占地盘,裹胁百姓,一旦他们开始收缩兵力,地盘和人口便会迅速减少,到那时,大军南北夹击,叛贼唯一的活路便是逃进洞庭湖。”

    “进了洞庭湖,成了流寇,没了钱粮来源和人口补充,便不足为惧,想剿便剿,不想剿,可以任其自生自灭。”

    “具体怎么做?”张邵追问,一众文官也面带疑问。

    见众人都想知道,张俊随即详细解释:“杨沂中已经在抚州发动进攻,江西叛贼必然不会向鄂州方向集结重兵,留在武昌的一万兵力可以撤回八千人,加上鄂州城现有兵丁,便有三万五千兵力。”

    “鄂州城坚固,留五千人足以守城,其余三万人全部派往咸宁,夺回咸宁后,稳步向蒲圻推进。叛贼在蒲圻经营了很长时间,肯定不会轻易放弃,必定会集结重兵防守,大军可在蒲圻陆水一线,与叛贼形成对峙之势,为澧州、鼎洲、潭州战场争取时间。”

    “就是说,真正的战场在西边,不在鄂州?”张邵皱眉。

    湖北、京西两路的钱粮都集中到鄂州城来了,再往澧州、鼎洲、潭州运送,根本就不可能。

    其他人也听明白了,难怪张俊要自筹钱粮,原来他想要的是澧州、鼎洲和潭州,胃口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