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2章 诸葛卧龙之才

    “王兄弟有话尽管说。”王元对他很是敬重。

    那日天道军进入安乡城,王解的手下虽然开城投降了,但考虑到他们难为天道军所用,甚至有可能作乱,便将他们其中大部分人放出城外。

    而王宏逸不愿离开,并表示愿意加入天道军。天道军中没有多少读书人,虽然众将反对,王元还是力排众议,将他留下。

    刘安也注意到了这个年轻的书生,眼睛向王宏逸一望,便听他道:“四万大军出动,所需粮草很多,随军补给也难。现在正值春旱,江低河干,荆南府想要渡江运送粮草补给更为困难。如果不将天道军和义军清剿一空,粮道随时都会被袭扰。”

    “所以,如果我是刘锜或者张俊,我顶多会派一万人南渡长江,直逼囤积有钱粮的澧州城或者安乡城,等拿下城池,大军能就地补给,而后再将其余兵力调来澧州。”

    “而我的应对办法很简单,将安乡城钱粮全部运回华容城,安乡、公安全部放弃,全军退守华容县......”

    一听此话,众将大惊,不等他说完,立即就有人反驳、诘问。

    “我们西路军来澧州,就是来牵制荆南府敌军,他们一来我们就跑,这像话吗?”

    “去年赶走刘锜,我们花了多少力气,死了多少兄弟,现在他们大部队还没过来,你就想走,你是何居心?”

    “这么荒唐的话你都说得出口,你到底是刘锜的人,还是王解的人?”

    “都静一静,让人把话说完。”刘安眉头一皱,既然是议事,哪有不让人说完话的道理。

    见首领发话,众将才闭了嘴,但目光依然不善。

    “王兄弟,你继续。”王元目光扫过诸将,有为王宏逸撑腰的意思。

    王宏逸向刘安微微点头表示谢意,而后道:“敌军不缺人,他们现在缺的是粮草,敌军想要在澧州站稳脚跟,安乡和澧州城必取其一。安乡墙矮城小,最容易遭受攻击,与其损兵被破城,不如搬走钱粮,主动退后。”

    “等敌军占据安乡城,发现没有粮草,还得从其他地方运送粮食,他们就有两个选择,向东攻打华容县或向西攻打澧州城。”

    “我们全军集结华容,兵力一万五千人,敌军兵力不占优,必然不敢来犯,等他们去打澧州城,安乡城定会分兵防守。等他们兵力分散,我们再分兵攻取打安乡,牵制攻击澧州的敌军,使他们不敢全力攻城。”

    “如此一来,渡河的敌军就有可能被牵制在安乡、澧州城,空耗粮草。等随军携带的粮草耗尽,他们只能撤退。”

    王宏逸的话终于说完,众人当即又开始挑问题。

    “你的假设有问题,敌军有四万兵力,为何只派一万人渡江,而不是两万人、三万人?不说多,他们只要来两万人,即便再分兵,也能攻占澧州城,怎么可能牵制得住他们?”

    “敌军明知安乡城没有粮草,为什么还要入城,还要分兵驻守?他们会这么笨吗?”

    面对质疑,王宏逸回道:“张俊刚来荆南府,他对澧州情况并不十分清楚,作为老将,明知渡江作战粮草补给困难,他肯定不会拿一半兵力来冒险。刘锜五千人能在澧州横着走,他用来探路打前站的兵力断然不会超过一万。”

    “至于为什么要来安乡城,有两个原因。一是心存侥幸,只要百姓不走,便能搜刮到粮草。二是战功,夺城的战功,没有人可以拒绝,这是主要原因,不管城里有没有粮草,他们一定会来,还会想办法守住城池。”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只需要做两件事就能轻松挫败张俊南下的企图,一是全军携带钱粮撤退回华容城,二是回头围攻安乡城,牵制攻打澧州的敌军。”

    长江以北各州各府的钱粮都在鄂州城,粮草不足,张俊的确不可能带着四万大军渡江南下。

    鄂州传来的消息是,张俊要求自筹粮草,那么他必然早已做好打算,要在澧州、鼎洲本地进行补给,如此一来,他只能步步为营,由北向南,稳步推进。

    刘安不由感叹,这王宏逸还真是个人才,仅凭推测就能分析到这种地步,实在难得。

    王宏逸一番解释之后,虽然多数人沉默了,但还是有人发现漏洞:“既然渡江的敌军兵力不可能太多,我们为什么不能集中兵力一举将他们打败?何必等丢了安乡城,再抢回来,多此一举。”

    “敌军战斗力很强,硬碰硬,我们不一定打得赢,即便能赢也是惨胜,兵力一旦损失,很难在短时间内补充。等敌军再派一万人来,我们拿什么抵挡?真到那时,整个西边的防线马上就会崩溃。”王宏逸道。

    将官们脑筋急转,很快又发现问题:“即便按你刚才说的,探路的一万人粮草不济撤回去,等过几天,他们补充了粮草再杀回来,又该怎么办?”

    王宏逸道:“这次与下次之间相隔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会调整策略,我们当然也能随之调整,具体怎么办,得看敌军退走之后,如何调整。”

    见将官有些没事找事,无理取闹了,刘安当即开口问王元,“王将军,你看这个应对策略怎么样?”

    “我以为可用。不知师兄觉得如何?”王元反问。

    刘安笑道:“我也觉得可用。”

    “既然师兄也认可,那我就按王兄弟所言去办。”

    随后,王元下令:“传令,命张将军放弃公安县,率领全军立即返回华容县,不得延误!”

    “众将听令,自明天起,各部携带钱粮,分部撤往华容城!”

    刘安补充道:“城中百姓也可以一并撤走。”

    众将起身接令。

    当晚,刘安请客做主,与王元、王宏逸三人小聚,席间对王宏逸大加赞扬,称其有诸葛卧龙之才,直令王宏逸羞愧脸红,但心里却颇为受用。

    刘安趁热打铁,任其为军师,参谋西路军政。

    能得西路军主将王元和首领刘安信任支持,王宏逸感激不已,欣然领命,誓言与天道军共存亡,绝不背弃!

    有了王宏逸这个饱读诗书参加过省试的大脑辅助,刘安对西路军放心不少。

    隔日,驻守安乡城两个多月的天道军依令开始撤离。

    见识过天道军严明军纪的城中百姓,听闻战乱将起,惊恐之下,纷纷抛家舍业,随军离城,迁往东边的华容城。

    刘安也在撤回华容城后,留下第三军,仅带一队亲卫返回岳州城。

    四天后,渡江南下的八千敌军精锐直扑安乡,轻轻松松占据无兵驻守的空城。

    而后,果然如王宏逸预料,入城仅仅一天,敌军便分兵七千向西攻打澧州城。

    王元立即派遣四千兵力进逼安乡城,进攻澧州城的敌军迅速反应,分兵一千救援安乡守军。

    见此情况,王元马上又派三千兵马出城,绕过安乡,直奔澧州城附近,遥遥盯住正在攻城的六千敌军,虽然没有出手袭扰,却也让其分心,不敢全力攻城。

    数十天后,久攻无果、粮草不足的敌军最终放弃澧州城和安乡城,头也不回地返回埠河镇。

    敌军第一波试探性攻势,被天道军化解,张俊闻报十分淡定。

    天道贼寇果然狡猾,接下来,我倒要看你如何应对!

    “传令,再派三千人渡江,与前军会合,直取澧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