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5章 要么死,要么去江北

    天道军和天道社的势力范围从来没有涉足江北,要说有人对江北熟悉,那就是只有王治和黄诚。

    王治主管天道社商业运营,统领天道社船队,船队往来通行于洞庭湖和长江,又多次在江北采购粮食,对江北比较熟悉。

    黄诚负责整个天道军后勤补给,与王治的职责有交集,他早年也曾在江北游历,对江北的情况比其他人更熟悉。

    “不知道首领打算派多少人去江北,哪些人去?”这个问题不搞清楚,难说支援和补给,既然招安在所难免,黄诚宁愿去江北。

    其他人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刚才黄诚与程黎就招安有一番争论,刘安提出渡江北上解决了他们之间的纷争,与此同时也摊开了一件事,渡江的人要掩护南边招安,确保朝廷遵守招安承诺,他们就不可能接受招安。

    而一旦潭州、岳州等地完成招安,到了江北的人再不会有天道社支援,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以后完全要靠自己。

    许多人跟着天道社、天道军闹这一场,是形势所迫,现在有了招安的机会,有机会过上安稳日子,自然不愿再冒险,将性命丢在江北。

    黄诚这句话问出来,众人都听见了,但无人开口应承。

    看着众人躲闪的目光,刘安暗中叹息,要想说动大家渡江北上果然很困难。看来想全部带走这些人是不可能了,既然不想走,让他们渡江也只会拖后腿。

    思虑过后,刘安对薛宏道:“薛坛主,你久在岳州,与江北只有一江之隔,想来对江北也有所了解,你带一千人先行渡江,如何?”

    “末将领命!”薛宏似乎早已想好,毫不犹豫接下任务。

    “一千太少了吧,恐怕牵制不了张俊。”程黎道。

    “这一千只是前哨,等他们探路、建立据点,再抽调五千人渡江,必能对荆南府张俊有所牵制。”

    刘安说着,又对薛宏说:“江北一无所有,危险重重,前期只能靠你自己,后续任务更重。你既然愿意去江北,后续想要谁跟你配合,你只管提,我现在就让他们准备。”

    薛宏稍一思虑,便说:“末将是在平江老家被孙统领引入天道社、天道军,末将对他比较信任,如果可以,末将希望跟孙统领配合。”

    “好,等孙统领回来,我即刻调他来岳州。希望你们能像在平江一样,打好配合,在江北站稳脚跟。”刘安当即应允。

    目前适合渡江独自打开局面的将领不多,孙正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渡江前哨人选确定,接下来就该要解决钱粮问题。

    于是刘安道:“大家跟着天道社、天道军闹了这么久,我也想让大家有个好结果、好归宿,但最终结果不是我能控制的,一定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

    “我不说,大家也明白,招安能不能成,招安后朝廷和官府会不会信守承诺,关键就在于天道社和天道军是否还存在。我们在江北延续下来,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但如果我们在江北被剿灭,官府随时都可能推翻招安承诺,继而跟大家秋后算账。”

    “如果顺利招安,为了不牵连江南,岳州、潭州等已经接受招安的地方就要跟天道社、天道军切断联系,也不可能再为江北的人提供钱粮物资等后勤补给,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准备,将一部分钱粮物资运往江北囤积。”

    刘安这番话虽然说得隐晦,但在座的没有愚笨之人,瞬间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财产分配!

    天道社这两年虽然一直在用兵,招募的兵员也很多,钱粮消耗巨大,但潭州、岳州、衡州都算得上富庶,民间积财积粮不少,多数都聚拢到天道社手中。加上王治的经营,和分地分田之后征收的公粮,如今天道社钱粮数目虽然成迷,但想来也不是小数目。

    根据以往招安惯例,招安之后,义军的钱粮财富名义上都归朝廷所有,但朝廷不会真的全部拿走,为了安抚人心,会将其中一大部分以赏赐的名义原封不动地归还被招安的各路头领。

    可以说,如果天道社被招安,现在整个天道社共有的财产很快就会分给各路头领和主事,从共有变成私有。

    对天道社来说,招安的实质就是财富私有化,而渡江北上就是要提前分配财富,把原本应该属于招安派的财富分给不想也不能招安的人。

    天道社财富分配问题,第一次摆到了明面上,而刘安给的理由很充分,不分便不可能招安成功,很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

    选择这个时间挑明问题,便是不想分也得分了。

    黄诚、顾长生、程黎、王治等人想明白其中关窍,顿时心惊不已。

    首领年纪轻轻,怎会如此心思深沉?让人不得不怀疑,之前的许多部署,是不是都在为今天做铺垫准备。

    “首领会接受招安吗?”程黎问了一个多余的问题,但他不得不问,他必须得替其他人探明态度。

    刘安道:“如果我都招安了,天道社和天道军还怎么在江北存续?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死,要么去江北!所以,招安的事,你们去做就行,不用把我考虑进去。”

    “哥,你为什么要死,要去江北?大家都在说招安,你又不招安,闹这么久,你到底为什么?”刘欢急了。

    刘安笑着安抚道:“欢欢,你先不要着急。你想想看,事到如今,对大家来说最好的出路就是招安。大家愿意跟着我闹,也是为了改变生活,为了有朝一日能招安,改变命运。现在的局面是,如果我接受招安,这招安一定不可能成功,我不接受,就有成功的可能。”

    “为什么?”急切之间,刘欢难以理解。

    “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跟你解释,你只要知道我不能接受招安,要想活着只能渡江北上就行了。”刘安无法解释太多。

    黄诚、顾长生、程黎等人自然知道刘安最好的选择就是渡江。

    退一万步说,即使刘安也被招安了,朝廷再宽容也绝对不会放过他。

    因为他拉起十万人,肆掠几十个州县,天道社更是动摇了地方统治的根基,不杀他不足以平息官绅怨愤。

    可以说,天道社的开局,就已经注定了刘安的结局,要么逃亡,要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