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6章 护民社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打仗一靠人,二靠粮草,人我们有一些,但不多,粮草也是一样。”

    “刚才说了,襄阳没有那么多粮草卖给我们,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钱买粮,邓州城现在也不能打,那我们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屯田。一路走来,大家也都看到了,邓州、唐州边境全是抛荒的土地,即便是靠近城镇的地方,抛荒的土地也很多,敌人不种,我们去了,那就是我们的土地!”

    “等我们种出粮食,你们猜城里的敌军会不会出来抢?只要他们出城,我们就可以让他们消息得无影无踪。”

    “所以想要拿下邓州、唐州,第一步就是屯田!”

    说到这里,刘安起身指着地图,“邓州西边是山,紧邻均州,我们三万人分散开来,就可以把邓州城以西的土地全部占领。”

    “现在宋金两国议和息兵,唐州、随州边境都少有军队巡逻,更不要说邓州西部山区。如果发生意外,邓州城内敌军大举出城,我们就近向西撤退,暂避锋芒。”

    “屯田时,只要我们隐藏好武器军甲,即便真有敌人发现我们,也只会把我们当成农民。当然,万一敌人想对我们动刀兵,他们就会发现有一支护民军正等着他们,我们只需要安心屯田就是。”

    护民军?

    忽然听到这个名字,众人都有些疑惑,他们去屯田,真需要另外一支军队去保护他们?

    “首领,我们自己就是军队,真有金军过来,我们还能怕他们不成?再说,我们天道军这么多人,不需要跟什么护民军合作吧?”孙正不理解,同样是军队,让对方保护,真传出去,以后还怎么打仗?

    见多数人跟他一样想不明白,刘安当即就笑道:“你们想岔了,护民军就是我们自己。”

    不等众人发问,他便解释道:“中午我去了一趟城里,大家认为天道社在南方的做法不适应北方现状,所以决定调整思路,天道社也就更名为护民社,那我们天道军自然也要跟着改名为护民军。”

    众人恍然大悟,天道社要改名,军队随之改名也是常理,只是这个名字听着没有原来的硬气、霸气。

    “首领,这个名字有点软,听起来不由自主就让我想起护雏的老母鸡,总感觉怪怪的。”孙正挠头。

    “我也有这种感觉。”

    “不如改成护国军吧?”

    此言一出,全场愣住。

    数息之后,久不说话的余德开口道:“护国二字可不能随便说,我们刚来均州,政权都没建立,还没立国,何来护国一说?”

    “余统领这话说对了,等我们建了国,再提护国二字不迟。请大家记住,我们北上是为了抗金,为了保护、解救被金人践踏残害的中原百姓,而北方这片土地是被临安朝廷抛弃的,我们解救百姓、收土地,那就是我们的,跟临安朝廷没有半点关系。”刘安直接借着余德的话,将北上的意图彻底跟他们挑明。

    “我之前一直跟大家说,我们迟早要建立自己的政权,建立政权需要什么?一是土地,二是人口。”

    “这两样我们现在都没有,但金人占领区有大片的土地,数不清的人口,他们不甘心被金人统治,只要我们能为他们做主,保护好他们,那他们就是我们的人,他们生活的土地就能成为我们将来的国土。”

    “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要想保护他们,并且让他们相信我们能保护他们、愿意保护他们,目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融入他们,成为跟他们一样的人,变成农民,他们种地,我们屯田。”

    “变成农民就不能轻易动刀兵,不然会引起邓州城敌军的注意,也会让乡间百姓怀疑。所以,屯田的同时,我们要组建一支专门的军队,用来应付可能出现的敌军,以及找我们麻烦的人。”

    说到这里,刘安稍稍停顿片刻。

    等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之后,才接道:“总而言之,我今天把你们叫来就为两件事,一是全军准备进入邓州屯田,二是改编军队。”

    “关于屯田,大家有没有意见?”

    按首领方才所说,屯田就相当于收复国土,而他们刚刚来北方,现在又不具备强攻邓州城的实力,屯田就是最好的选择,众人自然没有异议。

    “好,既然都意见,去邓州屯田的事就定下了。接下来,我们说说军队改编的问题。”

    刘安在长凳前坐下,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见有些人惴惴不安,便道:“大家不用担心,我们这次改编不是裁撤军队,只是为了配合屯田调整编制。”

    历来军队改编,无不掺杂着权力斗争和利益分配,大家虽然都是没读过几天书的武夫粗人,但担任统领,手底下管着几千人,这些问题他们不能不考虑。

    不等他们多想,就听刘安说道:“我的想法是把现有军队编制调整为班、小队、大队、营、军和军团。”

    “具体为,十人一班,三班为一小队,三小队为一大队,五大队为一营,六营为一军,若干个军组建为军团。大队编制为一百人,营编制为五百五十人,军编制为三千五百人。”

    “屯田之时,东西十五里,南北十五里,为一军屯田区域,每人约可占地二十四亩,实际上每个人耕种不了这么多土地,多余的土地,各军自行处置。”

    “好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提了。”

    众人的确有不少问题,但一时之间,又不知从何说起。

    沉默数息,孙正先开了口:“首领,三千五百人为一军,之前调给我的第五军两千人回第五军了,我手下现在不足三千人,我人不够,也能成军吗?”

    “我说的是一军编制三千五百人,不是说必须够三千五百人才能成军。我们屯田既是为了保护敌占区百姓,同时也要积极动员百姓保护自己,怎么保护自己?当然是让他们加入我们。”

    刘安道:“所以每一军都不需要满编,以两千人建军,留下空额,好吸纳当地百姓。”

    “我们目前在均州有三万多兵力,除去留在均州城的杜统领部,剩余兵力可以改编为十五军。以十五军兵力,组建五个军团,完全可以覆盖邓州城、南阳城西边的土地。”

    如果以两千兵力建军,在座的各位统领都得将手底下的兵力分一些出去,但好在编制还在,还能从邓州、南阳招募乡民。

    “还有什么问题吗?”

    刘安问完,等了片刻,见无人再开口,便拿起一张纸来,“如果没有,我宣布改编任命。”

    “一军团长兼一军长余德,下辖第一、二、三军;二军团长兼四军长孙正,下辖第四、五、六军;三军团长兼七军长王元,下辖第七、八、九军;第四军团长兼十军长万尧,下辖第十、十一、十二军;第五军团长兼十三军长王蒙,下辖第十三、十四、十五军。”

    “二军长陈凡,三军长范文,五军长江杰,六军长林兴,八军长周善,九军长潘前,十一军长张谦,十二军长许坚,十四军长顾东,第十五军长宋辉。”

    任命宣布完毕,还有人在发懵,这太突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