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2章 机会难得不容错失

    淅水流域比丹水生活的百姓更多,沿淅水向上有多个小镇,还有内乡县城,地处山中,较少遭遇战乱。

    但战乱少,不一定就不受溃兵、土匪袭扰,越是山中交通不便的富庶之地,官府难以顾忌的地方,越是容易受到土匪侵扰。

    自丹水进入淅水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刘安特命薛宏带一营兵将随行,不光要剿灭山中溃兵、土匪,更重要的是要拿下内乡县城。

    邓州辖三县,内乡县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是在山区,不富裕也不繁华,但它如今是在整个护民军背后,不将其控制,始终是隐患。

    随薛宏而去的兵将虽然不多,好在都是上过战场、打过硬仗的原岳家军兵卒。

    未免夜长梦多,他们沿淅水迅速横穿板桥镇、淅川镇,仅用五天时间便直抵内乡县城。城中守军不多,武器匮乏,根本不是护民军的对手,不到一时三刻全被拿下。

    县官年事已高,还是靖康之乱前的老臣,听闻护民军来自南方,当即表示愿意投效护民军,以待早日归返朝廷。

    县官手中无人,也翻不起大浪,薛宏没有为难他,只是将其迁出县衙,另行安置,而后将县衙改建为护民社淅水分坛,与替代官府掌管安乡县军政。

    原本百姓尚有担心,但听闻护民社只收取两成收获,远比交给官府的田租杂税要低,于是纷纷响应,数日之内周边乡镇、村庄便已有三百余户入社。

    分坛既立,护卫队很快开始招人,而后以军规军纪训练队伍。

    背靠护民军,丹水、淅水两分坛发展顺利,及至十一月中旬,护民社覆盖安乡县全境,下设多个分队,共招纳护卫队员千人。

    对于山中土地稀少,难以开垦耕种的问题,护民社承诺,等护民军攻占邓州全境,愿意出山的,全部按人口分配肥沃的平原土地,一人十亩!

    这对世代生活在山里,但又因为各种原因逐渐失去土地的人来说,毫无疑问,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历朝历代,土地兼并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除非动用武力,改朝换代,重新分配。

    护民军当然也可以动用武力解决山中百姓土地不均的问题,但如此一来便要平添许多事端,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精力。

    而现在的邓州几经战乱,到处是抛荒的土地,足以容纳山中失地的百姓。百姓出山种了好田,收成好,不饿饭、有余粮,才更有利于护民社和护民军的发展。

    淅水传来护民社的好消息,均州同样也有好消息传来。

    据报,均州两县已有大部分百姓纳入护民社管理,均县、郧乡两处分坛也招募了不少护卫队员,正以军规军纪训练,待到时机合适,便择优选入护民军。

    除此之外,护民社在均州城开设了数十个铺、厂、作坊,一万多军属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了补贴家用的营生,房屋做所也有很大改善,如今秩序井然,民心平稳,安居无虞。

    与此同时,还有消息,护民军所需的冬装被服,已经在加紧赶制。

    看着接连送到的好消息,刘安心情很好,一切都在按预想的方向发展,要是接下来一切顺利,或许用不了五年就能收复中原!

    王宏逸没有他那么乐观,毕竟北上好几个月了,如今只拿下一个深处山中、偏远的安乡县,而整个中原可是有几百个县!

    “幼之兄,这两个月你也搜集了不少关于北方百姓、民间义军和敌军、女真朝廷的消息,对于我们后续发展,你怎么看?”刘安放下手中的一沓文书资料。

    王宏逸将手中资料收起,思虑片刻之后回道:“宜快不宜慢。若三年之内不能收复中原,此后恐怕很难。”

    “哦,说说看,为何是三年?”刘安微微一惊,王宏逸好像比自己还激进。

    中原地域广大,一马平川,有利于敌军进攻,如果不能步步为营,而是贸然夺城推进,得而复失恐怕是常态,反复争夺对护民军和护民社的士气必定会是不小的打击。

    若是稳步推进,一战定胜负,百姓便不至于遭受反复折磨,能迅速得到休养,农业生产也能很快恢复。这也是刘安决定先屯田,先往山中发展的原因。

    只听王宏逸分析道:“其一,宋金议和之后,金国将原刘豫的军队全部放归,令他们卸甲归田,这部分都是青壮年,超过三十万。两年时间,除宋金边境各州外,各地迅速安稳下来恢复生产,再过三年,各州府库便有存粮,往后只会越来越多,有粮就有兵。”

    “其二,河南、河北路主力敌军正往太行山、河东清剿各路义军,山东也在清剿当地义军,这个过程不会很长。北方各路义军没了宋廷和宋军支持、牵制,他们很难抵挡敌军主力。据报,两年来单单是太行山地区损失的义军就超过五千人,几乎每支义军都在溃败,可能一两年内便要偃旗息鼓。”

    “如果我们拖的时间太久,长时间没有大动作,等北方各路义军覆灭,我们不但会失去外部助力,敌军主力携剿灭义军之威南下,我们面临的压力会骤然增大。即便那时候我们发展到十万兵力,除去现有三万兵力,其他的没经大战,也难堪大用。”

    “其三,自去年开始,金国已经对草原蒙古各部落动兵,据说是因为女真贵族内部反叛势力联合蒙古部落攻占金国堡寨二十七八座,掳掠杀害边民无数。金国皇帝派遣都元帅完颜宗弼亲自统领精锐大军征剿,一年多了,收效甚微,甚至又丢了好几座堡寨。”

    “根据我对完颜宗弼此人的过往战绩和经历分析,他更擅长谋略经营,而不是打仗。十多年来,金国国力和金军战斗力确实是在下降,完颜宗弼作为都元帅,掌管金国全部兵马,他自然看的清楚。”

    “所以四年前,他统帅全部兵马南侵,一败再败,精锐尽失,差点被赶回北方,稍微喘口气后,迅速南下,不停地死缠烂打,一直打到临安朝廷怕、临安朝廷烦,迫不及待地签订宋金和议,最终达成了他以战促和的目的。”

    “虽然完颜宗弼联合金国皇帝杀了主和的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昌,撕毁宋金和议盟约,倾尽国力发动南侵,但我可以肯定的说,完颜宗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主和派!”

    “这倒是新奇。”刘安忍不住接话,王宏逸这个说法确实与印象之中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