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四十一章 秦颜挥兵,三辅终战(七十一)

    “在河西,窦融始终尊奉在他心目中能够继承前朝基业的政权,没有长期割据称雄的打算。

    于是,河西集团在窦融手中显示出了脱离地方、依附中央的倾向。

    此外,河西人烟稀少,缺乏支撑能够统一全国性政治集团的实力,因此即便是河西本土的梁氏,在全国统一、脱离乡土之后,也迅速转向了依附皇权的道路。

    从建武十二年,窦融携五郡太守诣洛阳起,窦、梁基本放弃了地方势力,转而在京师经营。

    一方面,他们依靠皇权的支持,位及公卿、尚公主、掌禁军、出入内廷、受托孤之重任,显赫一时。

    另一方面,史书中不止一次记载窦、梁诸人脱离皇权后的无力。”

    “永平年间窦氏失势,窦穆等被勒令归于本郡,离开京师后不久,他们就在郡中获罪而死。

    几乎同时,梁松也遭免官,回乡后受“诽谤”而死。

    永初中,窦章为避羌祸,家于外黄,竟然蓬户蔬食。

    建初中,梁氏被从九真召回本郡,梁竦“生长京师,不乐本土”,“尝登高远望,叹息言曰:‘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如其不然,闲居可以养志,诗书足以自娱,州郡之职,徒劳人耳。’”显示了他回归朝堂的志向。”

    “相比于窦氏和梁氏,马氏则不然。

    马氏兴起的陇西、天水地区接近关中核心,这里经过前汉两百多年的长期经营,经济发达,自秦以来就与三辅紧密相连,是关中通往河西的门户。

    因此陇西、天水的政治势力容易受到关中地主的拥戴,有形成地方政治集团的基础。

    新莽之际,马氏便扎根陇西、北地一带,兄弟皆为二千石。

    归汉后,马援长期于三辅屯田,与关中地主交往甚密,继而任陇西太守,平定西羌,发展地方,在取得良好政绩的同时,也获得了本土吏人的拥戴,奠定了马氏的政治基础。

    此后马援虽不任地方,但长期在外征战,在京时日极少,马氏依然朝着以地方豪强为根基的方向发展。”

    “仔细注意观察便会发现,马援相善者,如孟冀平陵人、龙伯高京兆人、朱勃马援同郡等皆关中人士。

    至章帝时,“卫尉廖以布三千匹,城门校尉防以钱三百万,私瞻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又闻腊日亦遗其在洛中者钱各五千。越骑校尉光,腊用羊三百头,米四百斛,肉五千斤”,可见马氏与关陇豪强的密切关系是一直持续着的,马氏集团成为关中地方势力的主要代言人。”

    “马氏和窦氏、梁氏的这种区别直接导致他们行为上的不同。

    其一:窦氏和梁氏比马氏更加注重维持与皇权的血缘关系。

    马援在世时,更加注重在沙场上建立功勋,并没有经营与皇权的直接关系。

    在马援遭陷害后,马氏才与窦氏绝婚,送女入掖庭。

    作为当时陇西,准确说是西北最有权势的两个家族,与窦氏结亲,符合马氏笼络关中豪族的一贯做法,显然,是马援的死才改变了家族的策略。

    与皇族的婚姻只是马氏的自救行为,马后的册立,也是出于时局和皇权的需要。

    可以说,马氏与皇权的结合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也是不牢固的。

    章帝并非马后血脉,而作为后族、国舅数十年,马氏成员竟无一人尚公主,没有和皇室结下血缘关系。

    作为皇室姻亲,他们本有极大的机会与皇室亲上加亲,建立稳固的血缘纽带。

    这令人十分费解,唯一的解释是,马氏并没有将家族发展战略建立在全力经营与皇权联系的基础之上。

    因此,相对窦氏和梁氏这两家来说,马氏与皇权的距离更大。”

    “窦氏和梁氏则不同,他们自窦融、梁松起就在不断地强调自孝文帝以来与皇室的传统姻亲关系,并通过与光武帝和诸侯王的婚姻将这种历史渊源转变为现实的血缘关系。

    窦穆尚内黄公主,窦勋尚沘阳公主,窦固尚涅阳公主,梁松尚舞阴公主,光武五女,窦、梁尚其二,沘阳公主作为前太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女,也非其余公主可比。

    这虽然与光武帝的笼络有关,但在关东地主集团占据绝对优势的国朝,能够如此受到皇室的“青睐”,必然需要自身的努力争取,这在围绕太子血缘关系展开的窦梁之争中也一览无遗。”刘宽看着何引,对他能够说出这些来,感觉有一些惊讶。

    “既然如此,为何韩氏、张氏、萧氏三家并不和皇室联姻?”

    “和皇室联姻,将女子送入宫中?这不可能的。

    在当时而言,是绝对没有可能的!”何引摇头!

    “那为何利川?”刘宽说了何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