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记住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在这场举世皆知的投降背后,有很多历史细节值得一说。

    1945年2月,在欧洲战场,西线盟军突破齐格菲防线,东线苏军势如破竹,纳粹德国的覆灭指日可待。德国要是完了,日本将是什么下场?

    对此,东京大本营其实心知肚明,既然盟军可以碾压强大的德国,那么平推日本,自然不在话下。但是,赌徒心态导致日本高层并不服输,依旧幻想着如何有条件的“终战”,也就是保留日本主权和天皇地位,盟军不能进入日本本土,拒绝处置战犯等。用陆军大臣阿南惟几的话说:大和民族是团结的,为了天皇和大和民族的荣誉,必须“本土决战”!必须“玉碎”,日本绝不接受以战败国身份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为了所谓的“1亿玉碎”。

    日本政府规定,15到60周岁的男人和17到45周岁的女人,除了服务于重要的科研军工单位者外,皆须编入“国民义勇战斗队”,在短时间内硬凑出了2800万民兵。除了裹挟民众,日本陆军还在本土设立第一、第二及航空总军。总军是日本陆军在二战期间的最高编制,司令官一般为大将。日本陆军的这三个总军下辖58个临时拼凑的陆军师团、2个战车师团、7个战车旅团、4个防空师团、28个旅团,以及若干飞行师团,总兵力达240万之众。

    此外,日本海军在本土也临时拼凑了100多万陆战队,部署在本土的陆海两军合计370万,再算上部署在中国、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岛屿的派遣军,投降前的日军兵力约700万,一口气搞出这么多炮灰后,日本政府疯狂叫嚣,:我敢死1亿人,你们盟国敢死几个?怕了吧,怕了就与我有条件的停战。鬼子的虚张声势,并没有吓倒同盟国,美国总统杜鲁门强硬表示,要么无条件投降,要么被碾碎,日本没有谈条件的资本。

    而早在1944年,美国军方就筹划了“没落行动”。没落行动又包括两个部分,奥林匹克行动和小王冠行动。奥林匹克行动计划于1945年11月1日实施,美军投入250万兵力登陆并占领九州岛。小王冠行动则计划于1946年3月1日实施,美军加上100万英联邦军,直接杀向东京湾,力争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彻底摧毁日本本土的军事潜力。

    当然,考虑到日军的强烈抵抗,华盛顿当局也承认,如果实施“没落计划”,盟军的损失必然不小。按照预估,美军和英联邦军的损失会在100万人左右。为了减少伤亡,美国极力希望苏联出兵,先消灭盘踞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

    当美军和英联邦军由南向北推进时,苏军再适时从北海道切入日本,掐断东京大本营向北逃窜的退路。巧的是,日本当时也视苏联为救命稻草。

    1941年4月,日本与苏联签署《苏日中立条约》,此后四年,无论苏德战争形势如何,日本都没有出兵帮助德国夹击苏联。至1945年时,苏德在欧洲打得热火朝天,美日在太平洋打得热火朝天,但日本与苏联之间并没有宣战,竟然还诡异的维持着和平的状态。

    或许在日本人看来,我在你苏联最困难的时候没有落井下石。你现在应该拉我一把,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且不论苏联对远东地区本来就有企图,就说斯大林这会与杜鲁门、丘吉尔的关系处得也还凑合,怎么会因为一个行将就木的日本,而开罪于英美呢?

    1945年4月5日,苏联通知日本,中立条约到期后,自动作废,不会再延长。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按理说,日本也没有必要再把希望寄托在苏联身上,但由于《苏日中立条约》还有一年才到期,日本人觉得在此期间,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比如因为意识形态不和,苏联与西方撕破脸。一旦如此,苏联将需要日本在远东帮其牵制英美,所以东京大本营便病急乱投医,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苏联身上。求人帮忙,你得有筹码,没好处,谁帮你?东京大本营憋了半天,最终拿出了一个毫无诚意的筹码,想以废纸。

    1905年签订的《朴茨茅斯合约》,让出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和库页岛,换取苏联出面调停。为什么说毫无诚意呢?因为按照1945年2月签署的《雅尔塔协定》,这些地方早就被英美卖给了苏联。罗斯福生前极力拉拢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出让了相当多的权益。所以此时的斯大林完全是一种待价而沽的心态,他想要的非常多,除了朝鲜半岛和库页岛外,他还想与美国瓜分日本,就像瓜分德国一样,在日本驻军。

    就在苏日各自打着小算盘时,美军对日本本土实施了全面轰炸。轰炸过后的日本,满目疮痍,只剩下东京、京都、新澙、小仓、广岛、长崎等城市还有再次轰炸的价值,而这几个地方,就是后来杜鲁门决定投放原子弹的备选城市。

    1945年7月17日,杜鲁门与丘吉尔和斯大林在柏林西郊的波茨坦举行二战期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三国首脑会议。虽然当时已经有原子弹了,但杜鲁门还是希望苏联能出兵夹击日本。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发布,中英美三国以宣言形式敦促日本政府马上无条件投降。《波茨坦公告》发布后,日本政府本来想投降来的,因为盟军持续不断的轰炸,不仅摧毁了日本的工业,还影响了农业生产,导致日本当时面临着极其严重的饥荒威胁,美国预计登陆日本本土要死伤百万人。

    实际上,即将断粮的日本,已经完全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如果1945年的秋收受影响,用不着盟军打,日本会不战自溃,将会有上千万人饿死、冻死在1945年的冬天。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