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参观完颜明新家,师徒几人才在餐厅里坐下。师娘摸着紫檀做的大饭桌,又是好一顿夸赞。

    “我说明子,你可真会败家。这么好的木料,你用来打饭桌。一点也不会过日子。”师娘的夸赞与众不同。

    “木头买多了,放着也是浪费不是。反正都是家具,好点的木头,用得长久。”颜明赶紧解释。

    “说的也是这个理。以后可得省着点儿。”

    “放心吧师娘,我一定听您的。”

    谷秀凝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何雨柱今天使出了全身的解数,从昨天晚上就开始用母鸡、斑鸠、火腿、瑶柱、鲍鱼吊高汤,今天做出了一桌子的简版谭家菜。虽然经过了删减,仍是色、香、味俱全,勾起人们的食欲。

    师娘来了,桌上总得有位妇人陪着才好,颜明请示了师父之后,搀来聋老太太坐了上座。

    颜明家的大圆桌这是第一次用,加上何家兄妹,九个人还坐得很松散。

    几个人喝着精酿二锅头和颜明自酿啤酒,很是兴高采烈。师娘喝着颜明自榨的果汁,更是赞不绝口。

    杨鸿昌走的时候,怕徒弟在院里受委屈,专门站在月洞门口,装着酒醉,大声嚷着,谁要是让给颜明难看,就是给自己难看,那谁都别想过好日子。

    院里在轧钢厂上班的人,本来就不太敢招惹颜明。人家级别高,是正式的国家干部;人家出手狠,说卸人胳膊就卸,还不管装。

    现在好了,惹了颜明就相当于惹了杨鸿昌,这老头连厂长都敬让三分,谁敢?!

    这颜明是要上天呀,不光自己有本事,还有个这么牛的靠山。以后别说在院里,就是在厂里,那也是可以横着走的人物。

    院里爱充大尾巴狼的刘海忠,本来还想着帮着送一下客,好和杨鸿昌近乎近乎。听到老杨头的话,现在连个面都不冒了。

    易中海在后院家里躺着,更没有出门。

    他在心里暗气暗憋。怎么同人不同命呢,自己虽然比不上老杨头,但好歹也是个七级钳工,手艺在全厂,也是数得着的。

    你看老杨头,二徒弟、三徒弟,都是机修科的班长,一个个独当一面。

    大徒弟更不用说,听说现在是机修厂的副厂长了。机修厂虽然不大,级别也不高,可好歹也是个正处级的厂,那张大山不得是个副处级的干部。

    他小徒弟颜明,十九岁的正处干部,不提了,提了没法活。

    再看看自己的徒弟,大徒弟现在还不错,已经是个五级工。除了逢年过节,自己平常就见不到他丁点儿的好处。

    二徒弟以前还行,自打东旭进了厂,他也混起了日子。一个四级工,考了三次,今年才勉强过了。

    小徒弟贾东旭,不提了,提了也没法活。能特么让他气死!没有自己帮着,就指望他自己,二级工能过都难。

    自己费了大力气帮他混上了三级工,自己对他是掏心又掏肺,掏钱又出力。可他对自己呢?还不如大徒弟呢。逢年过节,自己不掏钱反过来给他,就谢天谢地了。

    颜明和何雨柱都没有喝太多,再加上两个人年轻,坐在屋里喝一会茶,酒也就醒了。

    “柱子,醒酒没?”

    “根本就没醉,再来半斤也能喝下去。”何雨柱一撇嘴,很牛逼的样子。

    “你就给我牛吧。走,陪哥哥逛逛信托商店,看看能不能碰到合适的旧自行车。”

    “好嘞。要是有合适的,我也先买一个。”

    “不买零件攒新的了?”

    “感觉等不及了似的。”

    “行,那叫上雨水,咱们走着。”

    “正好带上雨水,好长时间没带她逛过了。”

    “那成,晚上问问雨水想吃什么,哥请客。柱子你也忙了大半天,晚上不能再让你累着了。”

    信托商店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像解放前的当铺,又有了新的意义。

    里面卖的都是旧的东西,小到鞋袜,大到家具古玩,包罗万象,什么东西都有。

    一部分商品是代售,商店按售价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有的商品是私人直接卖给商店的,信托商店买回来再出售。如果最后的售价过高,商店还会再返给原主一部分补偿。

    信托商店的名声在这个年代是很好的。这就是新政权给老行业,带来的新活力。

    听人说起过北桥那边的信托商店里旧自行车比较多,再加上离家也近,三个人直接往那边走。

    果然,这家信托商店相对来说销售种类不是太多,专营器材一类的东西。三个人还真来着了,这里面真有几辆二手旧自行车。

    颜明不看流行的二八大杠,自己用不着拉大件的东西,骑一轻便车子他不香嘛。

    他很快在店里看中了一辆26寸的车。这是一辆英国48年产的三枪男式轻便自行车。九年前的车子,现在看着还有个七八成新。可见原车主一定很爱惜。

    颜明仔细看了一下车况,基本上还都是原厂件,车前灯还能亮。轮胎肯定是换过了,花纹很新。不知道是车主换的,还是信托商店换的。不过看了一下胎标,居然换的也是进口的新原胎。

    “同志,你有什么需要?”看着颜明的动静,商店工作人员就知道这是来了买卖。

    “这车多少钱?”

    “一百四,前天刚送过来的。我们师傅仔细检查过,没有什么毛病,也都是原厂的件。这可是英国生产的……”

    “行了,我知道这是英国的三枪。可这车子到现在快十年了,还卖这么贵。”颜明带着点酒意,说话有点儿冲。不过他还没忘了讲价。

    “同志,这个我们也没有办法,这辆车是别人委托我们代卖的。别看这车子时间久,可是外国的钢可比咱们现在的结实耐用,而且车况还挺好的,也有个八成新不是?再说我们这里不要自行车票,这个价格说起来也不算贵。”

    “您说的也是个理,行吧,就这辆了,您给开票吧。”颜明早就相中了这辆车,轻便,还不显山露水的,很符合自己的要求。

    “得嘞,一看您就是爽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