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9章 好心、好报

    何铁柱介绍两个人认识之后,颜明指了指地上的麻袋对他说。

    “柱子,打开看看。”

    何铁柱服从命令,把三个口袋一一打开。看着一地的肉和细粮,何铁柱和李桂芳直咽口水。

    “连长,我……”何铁柱知道一封信过去,连长肯定会帮自己。只是没想到他会专门跑一趟,而且,还给送来这么多金贵的东西。

    “你小子,老娘病重了,才知道给我写信。我琢磨着就是给你票,你也不一定能买到什么东西。我还是亲自送来些,才能安心。”

    “连长,这也太多了,我不能……”

    “过命的交情,别给我矫情。”颜明打断了何铁柱的话头。

    “哎。”何铁柱一抹脸,应了一声,也不再客气。

    “嫂子,你赶紧给老娘做些吃的,柱子,带我去看看老娘。”

    何家东屋里,何铁柱的老母亲躺在床上,两眼无神,全身已经浮肿。看样子,今天如果颜明没来送粮食,只怕老太太撑不过去。

    颜明心一酸,眼泪掉了下来。稍微说了两句,又回到堂屋。

    李桂芳赶紧给婆婆做了一碗面鱼,滴了几滴香油,然后送进里屋,要服侍着婆婆吃。

    “桂芳,别再为我浪费粮食了,留着你们吃吧。”

    “娘,连长给送了好多的粮食。够咱家吃好长一阵子的,您就吃吧。”

    “别忘了人家的恩。”

    “娘,你放心吧。我来喂您。”

    听着里屋传出来的话,颜明知道一家子都是讲仁义礼智信的。这一趟没白来。

    “柱子,家里有酒没有?”

    “有,过年的时候,领导奖励我两瓶好酒,我一直留着呢。”

    “今天喝点。”

    “喝点。”

    过了一会,李桂芳服侍好婆婆,赶紧给客人做饭。切了一盘香肠,又用辣椒炒了一盘腊肉。颜明也不客气,跟何铁柱喝了起来。

    “连长,感激的话没法说。以前是你救我的命,现在是你救我老娘的命。咱干了这一杯。”

    “干。”

    两个人一仰脖,一两酒就进了肚。

    “柱子,别说救命不救命的。老娘心里想着我,给我纳的两双鞋,我到现在都不舍得穿。给他老人家送粮食,是我应情应份的。过两个月,我再来一趟,你就不要给我写信了。”

    “连长,有这些就够了,你也得过日子,现在哪儿都不容易,我早就听说,连你们那里都供应减量。别再给我送了。”

    “我院里的那个柱子,你是认识的。他是厨子,有关系能弄到粮食。不用你操心。再说我现在都行政十五级了,日子好过着呢。”

    “哎,听你的。”

    “柱子,我不离京还不知道,你们这边怎么缺粮到这种地步。”

    “按说也饿不死人,也就是老娘上了岁数,总吃糠咽菜的,再加上她疼我跟我媳妇,自己天天吃得很少,这身体就给拖垮了。我真不孝我。”何铁柱说到这里流了泪,还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耳光。

    “柱子,咱不说这事了。你小子结婚也不写信告诉我一声。”

    “嘿……”何铁柱没法解释,只能干笑。

    “我也要结婚了,媳妇在派出所工作。嫂子在哪里上班?”

    “跟我一起在邮局上班。老娘身体不好,她请了段时间假,在家里照顾着。”

    “我看了老娘的气色,没大碍的,就是饿出来的毛病,调理两天就好。先别给她吃腊肉、香肠的,让嫂子炖鸡汤,盛到碗里时,兑些面汤,三五天后再吃些肉,慢慢能好起来。”

    “她就是心疼我们俩,什么都留给我们,硬把自己饿成这样。”

    “行了,都过去了。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

    下午,颜明要告辞回家。何铁柱两口子一再挽留。

    “柱子,明天我还得上班。你们就别留我了。反正过俩月,我还得来,争取请一天假,晚上大醉一场。”

    “行,到时候大醉一场。”

    “别送了,我走了。”颜明转身就走。

    何铁柱和李桂芳站在门口,要再目送一程。

    颜明走了十几步,转身又回来了。

    “连长,是不是什么东西忘拿了?”李桂芳询问着,想去帮着找寻一下。

    “不是,一喝酒,把事给忘了。柱子,这里是七十斤粮票,还有三百块钱。收好喽。”

    颜明把信封塞到何铁柱手里,不容他推辞,转身跑走了。

    何铁柱夫妻二人没去追。流着泪站在那里,直到看不到人影。

    又是三个多小时的硬座,颜明回到了燕京。和战友相聚的时间虽然短,但心情好了许多。

    真正的朋友,不是天天见到,就感情深厚。真正的朋友可能几年也不见一面,见面感情依旧,从来没有感觉到生疏。

    相聚一起不聊家庭、工作,可能半天说的都是天南海北、奇谈怪论。聚完之后,心情能好上很久很久。

    颜明心情好,没有直接回家,他随意地走着。不知不觉间,到了他常去的废品回收公司。

    他一到,就被刚出门下班的经理看到了。非得拉他进办公室聊聊。

    “尹同志,你这得有两三个月没有来了。年前就急着找你。”经理又端茶又倒水的很是客气。

    “是嘛,看来我得常来。”

    “小尹呀,知道你有本事,年前想找你换些肉,好让下面的人能吃上肉馅的饺子,结果没把你盼来。”

    “实在不好意思,太忙就一直没有过来。你想换多少肉?”

    “你这样,咱也别在这屋坐着,你跟我去一个地方看看,回头咱再商量换多少东西,成不成?”

    一个小库房里,半屋子的瓷器,颜明粗略看了一下,最早到元,最晚清中,官窑多,民窑少,都是好东西。大的有一人高的大花瓶,小的是鸡纽盖碗、斗彩龙纹盖碗。还有小半屋铜器。有鎏金佛像,也有珐琅首饰盒……

    接着经理又把他带到另一间小屋。

    “这里面的东西,都是站里为你留的,就知道你喜欢个书呀、画啊什么的。你看看。”

    颜明推开门,看到小山般堆在一起的旧书籍和字画。旁边还有一些墨、砚什么的,也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