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真没有想到,说搬就搬。

    第二天一大早,常高峰科长出去打了一个电话,回来立刻通知王珂,即时搬家,搬到离这十多公里的苹果园村。

    搞得王珂措手不及,连和干爹董偏方、老村长告别的时间都没有,连队的一帮战友就更不用说了。赶紧组织全班打背包、收拾器材,又借着上厕所的工夫,跑到炊事班找到副班长胡言楼。请他代向连首长报告,向排长燕焦和无线班长黄忠河、电话班长小高、一班长罗绍环……打个招呼。

    二十分钟后,全班连同那头黑驴,一起坐上皮卡车。

    那头黑驴非要站着,没有办法,王珂只能让它横着站在前面的挡板旁边,脚下堆的是驮筐。车厢两侧各坐了三个人,器材和设备全部放进了副驾驶座。

    不到一个小时,小皮卡就驶进了苹果园村。

    “啊,班长,我们真的住到苹果园来啦!”宋睿民首先大声地叫了起来,他发现皮卡车驶进了一处果园,在好大一片茂密的苹果树间的小道上,向着林间深处驶去。

    苹果园村是第二阶段的霹雳测绘小队的中心点,而位于果园深处的一排房子,就是他们的临时住所。

    这太让人高兴啦,小路两边的果树上挂满了苹果,伸手就可以摘到。

    早有一位姓刘的村长等在果园深处的一排房子那里,寒暄过后,他指着西侧的四间小屋说:“常科长,这四间小屋已经收拾出来了。你们就住在这里,一间屋做饭,另外三间屋住人。条件差了一些,多包涵啊。有什么需要的,到村里和我说。”

    “刘村长,已经很感谢啦,这果园的主人不在吗?”常高峰科长问。

    “在在,不过他父女去干活了,得中午才能回来。老汉也姓刘,我已经和他打过招呼了。”村长说完不多会儿,就离开了。

    王珂赶紧组织全班把四间屋子再次打扫一遍,把门前的地清扫得干干净净,把水挑满,把厕所搞干净。然后整理内务、安排牛锁柱做饭,安排谷茂林进村去买些生活用品。

    等到快晌午饭的时候,随着一阵脚步声,走来了果园的主人刘叔和他的女儿。

    “是常科长吧?”刘叔黑红脸堂,大嗓门,中等身材。肩扛一把铁锨。而他的身后,一个长相和刘叔非常相像的姑娘,同样肩扛一把铁锹,手上却拎着一个桶,桶里装着东西,上面盖个蛇皮袋。

    “是老刘吧!”常高峰科长闻声抬起头,迎着老刘走过去。“给你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你们一来我这里就热闹了。”

    “中午和我们一起吃饭吧!”常科长热情地招呼着。

    “不咧,你们吃吧!”看着几个解放军战士,他乐了,一口本地话。虽然说和南邵村不太远,话音还是有些许差别。

    “瞧你们把我这小院整得忒干净,水也挑满咧。再过两天,到我果园摘杏子吃去!”

    王珂胸脯一挺,向他敬了一个礼。“刘叔你好,我是侦察班长王珂。”

    “侦察班长?”房东刘叔重复了一句,不久前,村里刚刚放过一部电影,是王心刚主演的《侦察兵》。侦察兵这三个字有分量,那是神鬼无敌的存在啊,现在一群侦察兵住到自己家里,怎让人不高兴。

    “小鬼,你太客气咧,以后喊我老刘就行。”这一带过去从抗日战争,就没有断过八路,所以军民鱼水情深。

    “刘叔,以后有什么活,尽管喊我们。”

    “好,好咧,你们歇着吧!”

    侦察班虽然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但全班长期帮厨,个个做饭都有一手。很快宋睿民带着地瓜梁小龙和麻秆赵明明就把两菜一汤做好了。

    七个人围着小桌吃过饭,王珂便随着常高峰科长出了果园,来到附近的一个高地,放眼南望,无边无际。初夏的阳光洒在原野,处处是盎然生机。

    “王班长,拒马河南岸是我们万亩良田的主战场,也是定县的粮仓啊!每百亩为一个单元,我们的任务就是规划1000个,累计超过10万亩。其中有机耕路,有配套的水渠,变旱地为水旱两用,变粮食作物从单一化到多样化,促进养殖业、畜牧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常高峰科长憧憬在这壮阔的蓝图中,而王珂又何尝不是如此?

    “常科长,那我们的任务是先规划田地,还是先规划水网?”

    “不,按照图纸,我们先把东西走向主干公路规划出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条进西山的公路,取直它,把定县一分为二,再从公路两侧向南北展开田地和水渠的规划。”

    “好,这条路全长有53公里,取一条直线,有车、有驴,最多两天半我们就可以打个来回。”王珂兴奋地说,这是真正的展开。

    “王班长,西侧的基准起始点已经确立,我们自西向东推进是不是更准确?”

    “是的,但这还需要先确定好东侧公路的坐标,两者相连,不仅取直,还要取平。常科长,未来这条路规划后,还是砂石路吗?”

    “那能?我们要铺上沥青,双向双车道,载货和客运汽车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辆的三级公路标准。”

    听到这里,王珂一吐舌头,乖乖,一天2000辆,现在连毛驴车都算上,一天也走不了200辆。这公路、这水渠就是定县的动脉大血管,那时候老百姓的好日子真的来了。

    “不过王班长,明天以你为主,我负责打前站,与前面各乡镇和村里都取得联系。你预计下,一上午你们可推进多远?”

    “常科长,我们争取先推进10公里吧,主要摸索一下经验。不仅取直,还有一个找平的任务,这个的难度不小。从地图上看,东西的海拔落差就有二十多米,要把这二十多米消化在53公里道路之中,否则会影响到后期施工。”

    “是的,是的,我还正想提醒你呢。”

    “常科长,是平均消化还是分段消化好一些?”

    “如果能平均消化最好,真正的一马平川,但这种施工要求高,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