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瑾悦出了玉芙宫,正欲从百花园中绕回去,结果却听见不远处女子笑盈盈的声音响起:

    “真是老天长了眼,让许侧妃遭了报应。”

    说话的是柳嫔,她脸上皆是一副幸灾乐祸的笑容。

    一旁的谢良娣却是郁郁不乐,长叹道:“你总是同许侧妃过意不去就罢了,可许侧妃腹中所怀的是殿下的子嗣,如今孩子没了你也不收敛一点笑容。”

    柳嫔却不以为然,素指饶弄着绣帕,低声道:“虽是殿下的孩子,可她许侧妃平日里是怎么对我和汐儿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从我这里请走殿下更是常事。而且……”

    她顿了顿,低低道:“她的孩子若是出生,还有咱们孩子的容身之地吗?我真不知你是如何想的,还可怜她,平日里还同她走这般近。”

    对于谢良娣,她是哪里都满意,性子好,对自己好,也对汐儿好。

    可是,却和自己的死对头走得近。

    就因为这一点,她有些时候就不敢同她交心。

    谢良娣眉心微敛,和颜道:“你我入宫早,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性子,只要她人不曾得罪过我,我皆会好言相对。且许侧妃毕竟是侧妃,我人微言轻,凡事也只有听命是从。”

    柳嫔细眉紧紧一皱:“你就是性子太软太柔了,生怕得罪这个,得罪那个。”

    谢良娣嘴角只是苦涩一笑,她又能如何?她这个良娣之位不靠家世,靠的就是自己这不争不抢、恪守礼节的好性子,还有膝下的皇长孙。否则她家世低,哪里能坐上这良娣之位?

    倘若不是弘儿出生就是过敏体质,出生后更是差点没留住,殿下也不会如此怜惜他们母子,将孩子留在膝下养着。

    须臾,她轻声道:“我也不是怕得罪了她,今日她小产一事,说来也是昨日我和太子妃的疏忽。也不知殿下心中会如何想……”

    柳嫔摇动着团扇,心中甚是郁闷,白了她一眼:“你想这么多作甚,此事与你有何干系,就算是怪,也怪不到你头上。许侧妃自个心思恶毒,这才不配生下殿下的孩子。”

    刚说完,就见宫人轻轻拉了一下自己的衣袖,并且在耳边低声道:“主子,瑾侧妃在身后。”

    柳嫔和谢良娣乍然变了脸色,花容暗淡,连忙转头看去。

    果然,瑾悦正在身后不远处不紧不慢地走来。

    柳嫔悚然的攥着扇柄,自己方才那些该说的和不该说的话,也不知这瑾侧妃听进去了几分?

    倘若……倘若她都听进去了,想要处罚自己……

    又或者,到殿下面前告状,如何是好?

    一旁的谢良娣惊愕片刻脸色稍微恢复了镇静,屈膝行礼道:“见过瑾侧妃。”

    柳嫔也惴惴不安不安的福身下去,声音中亦带着几分俱意:“见过瑾侧妃。”

    瑾悦嘴角微微莞尔:“两位妹妹不必多礼,是本妃打扰到两位妹妹的兴致了。”

    她缓缓得摇着团扇,鬓边垂下的细流苏在日光下晃着点点柔和的光晕,神色亦是平静温和,倒是让两人捉摸不透她的态度。

    柳嫔此刻后悔自己方才一时口快,亦暗暗鄙视瑾悦,堂堂侧妃,竟站在后面不声不响的偷听自己说话。

    心中虽有不满,可是把柄在瑾悦手中,她也只有谦卑柔顺的问着:“瑾侧妃何时在身后的?妾身竟未发现。”

    瑾悦似笑非笑的道:“本妃一直在后面赏花,两位妹妹聊得太投入了,没发现本妃也是情理之中。”

    柳嫔闻言愀然不安,微微抬起眼帘望了一旁的谢良娣一眼。

    谢良娣沉吟片刻,恭谨的颔首道:“柳嫔向来心直口快,有时说出来的话并非是那个意思,若瑾侧妃听到什么不好听的话还望别往心里去。”

    说罢,她缓缓覆下身去,态度真诚恳切。

    瑾悦嫣然巧笑:“本妃方才赏花正在兴头上,倒是没注意到两位妹妹在说什么,不知谢良娣指的是哪句话?”

    谢良娣微微一怔,旋即明白过来,抿嘴柔声道:“其实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话,不过是几句消极之言,妾身就不说出来扰您尊耳了。”

    她这般恭敬有礼,说话又极为好听,瑾悦便也浅笑抬手:“即不是重要的话,本妃也就不多听了,谢良娣快起身吧。”

    谢良娣微微点头,起身后又问着瑾悦:“侧妃可要同妾身和柳嫔一同逛逛?”

    她也只是客套话,瑾悦自然也懂,于是摇摇头:“不了,这会儿有些热,本妃一向是怕热的,准备回锦绣宫了。”

    言罢,她扶上秋月的手。

    柳嫔彻底松了一口气,同谢良娣屈膝而言:“瑾侧妃慢走。”

    直到瑾悦走远后,柳嫔那温顺的面孔才渐渐变的冷淡,盯着瑾悦背影甚是不满道:“没听到就直接说没听到,听到了就是听到了,何必这般拐弯抹角?这瑾侧妃入东宫几个月,倒是也学会装模作样了。她不也一样不喜许侧妃吗?指不定背后骂得比我还难听。”

    谢良娣无奈的瞥了她一眼:“你呀!得牢牢记住这个教训,此刻嘴还这样不饶人!”

    柳嫔这才撇了撇嘴,没继续说下去。

    连着半月,玉芙宫中又恢复了许侧妃才入宫时的风光。

    钟离缙几乎每日都会去一趟,哪怕有时在忙,也会去用个膳,或者派刘公公送些东西过去安抚许侧妃。

    不过这风光却是一个孩子所换来的,每每想到此处,许侧妃心中就难受至极。

    对太子妃更是心中诸多怨意,所以出了小月子,她也依旧是称身子还未好全,未曾前去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