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8章 大兴土木

    江晓在坞堡最潇洒的一点是,他只需提个想法或搭个框架,自然有杨广、魏征他们几个来完善,并且考虑的要比他周到和细致得多。

    所以这事儿他又不用操心了。

    不过,昨天目睹大雁北飞再次加重了江晓的紧迫感。

    现在距离历史上李世民消灭刘武周和宋金刚大概还有一年半的时间,他想他大概率是看不到这一天的。

    而这一年半,坞堡将随时处于危险之中。

    不仅李唐和刘宋在这里大打出手,突厥和河北的窦建德也在窥伺,随时准备出手,毕竟无论是战略资源和战略位置,并州都太重要。

    其实即便过了这一年半,距离李二一雪“渭水之盟”之耻还有差不多有十一、二年。

    在这十一二年间,突厥实力强大,“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对大唐的侵扰贯穿整个武德年间,并州作为大唐抵御突厥的最前沿,自然是首当其冲。

    也就是说,除非离开这个地方,不然要想熬到贞观盛世,过上太平日子,至少还需十年。

    江晓不知道他还能给坞堡留下些什么,只能尽自己所能了。

    那么,是时候造“水泥”了。

    造水泥简直是穿越必备技能,江晓原本是不想“趟这浑水”的。

    无奈魏征和苏定方一下子就给坞堡整来七百多人,加上坞堡原有的五百多人,已经超出了坞堡的容量。

    以致,收来的兵昨晚就有很多不得不露宿坞堡外,也搞得杨广和魏征大早上和苏定方、程咬金叫嚷,让他们操练完士卒就赶紧张罗伐木建房。

    而且老秦那里,各种窑炉不断修建,打铁、烧窑、制炭等各种摊子也越铺越大,再靠简易草棚遮风挡雨也不是个事儿。

    所以,还真不得不制造水泥,新建一些屋舍了。

    说到老秦,江晓真心觉得这些日子把老头累坏了,自打开始炼铁打铁,老头儿就一天到晚呆在河边草棚中,忙这忙那,一刻也不得闲。

    也幸好有老秦,冶铁、制陶、修复各种兵器等等各种各样的“制作”才慢慢变得顺畅,但老头也明显瘦了一圈。

    为此,收了“降卒”之后,江晓第一时间就让苏定方统计了其中的各类“匠人”,然后交给老秦调配。

    “三份粘土、三份烧坏的破烂陶器、两份冶铁后剩下的炉渣、两份生石灰,俱都碾成粉末,过筛混合。”

    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所以江晓直接就告诉老秦如何配制了。

    “这又是何物?”老秦兴奋地问道,坦白说他也累并快乐着,从江晓那里他掌握了不少新奇的“法门”。

    “水泥。”说出这俩字时,江晓有些心虚。

    以后世的标准看,这土法玩意儿和豆腐渣没什么区别,甚至都不如古时用粘土、细沙、石膏加糯米汁做成的建筑黏合物。

    江晓观察过,坞堡就用的是这样的黏合物,几百年下来,基本上还是很牢靠,而用江晓所谓的“水泥”黏合物,能撑个几十年就不错了。

    唯一令江晓安慰的是,用这种土法水泥建造的石构建筑,在抵御战争方面多少比木构建筑要坚固些,起码防火。

    当然,木构建筑也未必就比石构建筑易损。

    就在山西这地儿有座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为当今世界最古老也是最宏伟的纯木构建筑,距今已有千年,其间历经地震、战火甚至还挨过炮轰,依然屹立不倒。

    但这毕竟是孤例。

    “用此物可黏合砖石,虽未必及得糯米汁配土沙,但也将就可用。”

    “当真?!”老秦尚未说话,他身后几个泥匠都叫起来。

    “试试不就知道了?”江晓笑道:“你们都记住这法子。”

    “多谢小郎君!”几人都是大喜。

    其实,华夏古代多土木或纯木构建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砖石的黏合物。

    糯米汁混泥沙倒是好用,可惜成本太高,除了修长城、盖宫殿,有多少人能用得起呢?

    虽然这“土法水泥”以后世的标准来看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放在现在依然可以称为“神奇”,几人不欣喜才怪。

    而能让坞堡的人再有一样可以安身的法门,江晓也非常乐意。

    终究,坞堡不可能长存下去,坞堡的人也注定会散落世间。

    这并不是坏事,反而代表着坞堡的繁衍生息,由黄河长江而至天南海北,华夏就是这样一路走来。

    江晓愿坞堡之人能活下去,也愿他们能散落世间……

    ……

    随后的日子,坞堡彻底开启大兴土木模式。

    原来的坞堡依山而建,是一个从山脚到山腰的建筑群,并且是三山环绕,再往上已经是陡壁,根本没有再扩展的余地,好在两侧还有不少缓坡可以新建屋舍。

    有这种地形,屋舍建好后,依照山势重新将围墙竖起,坞堡仍然只有大门一条道,可以说还是密不透风,并不会破坏坞堡天然的防御优势。

    杨广魏征几人在见到“土法水泥”的效果之后大为惊叹,尤其是杨广感慨万千。

    老头直言,若是早有此法,修长城、造东都、开凿运河能省无数的物力和人力,大隋说不定都不会亡。

    对他这个说法,江晓当然一笑了之,心中只想,有这办法,你说不定作得更狠,修了郎东都修北都,长城都敢修两道,运河都敢京杭线变京广线。

    在杨广几人惊叹“水泥”的同时,江晓也被古人在单纯人力使用上的高效震惊了。

    如果说华夏的种族天赋一项是种植,那另一项与之齐名的必然是“基建”。

    江晓没见魏征几人有多少手忙脚乱的组织协调,上千人就几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充分的协作。

    从采石、伐木到加工原材、制备水泥,都配合得非常默契,更不用说小范围内的协作了。

    或许,这是自春秋修长城开始练出来的?

    然后这种组织性和协调性就一直传下来,直到现在成为“基建狂魔”?

    这个没有依据,但江晓愿意相信这是有遗传的。

    总之,也就十数日时间,坞堡诞生上百座崭新屋舍,坞堡可以容纳的人数直接翻一倍,达到两千人。

    “还是不够呀。”

    看着山腰上多出来的房子,魏征很不知足。

    “慢慢来。”杨广拍拍魏征,又看看半山,眼神中充满期待。他和魏征算过,如果整个山间全部盖满,整个坞堡能容纳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