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如此费劲心力抓捕公使馆内隐藏日谍。

    甚至于不惜对公使馆展开情报工作。

    与戴伯伦秘密合作。

    其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抓捕御木孝太带队的日谍小组,此日谍小组接替六足小组工作,在日军打算将伪政权合而为一的情况之下,必定肩负重要任务。

    不可不防。

    可你能保证抓捕公使馆内日谍之后,对方就会开口提供线索吗?

    首先判断对方知晓御木孝太的线索。

    但你不能保证对方会开口。

    如果不开口呢。

    调查岂不是没有后续收获。

    审讯科的能力他们信,但在审讯科内没有选择开口的日谍并非不存在。

    你必须要考虑这种情况的出现。

    因此现在直接通过对比抓捕,并非目的。

    朱越、宋书堂更想找到这个人,然后密切监视他,看能否发现与御木孝太有关的线索。

    故而伱让戴伯伦提供现在六个嫌疑人的手稿。

    就有可能被日谍察觉。

    看似找六份手稿不是什么难事。

    公使馆内肯定存在手稿。

    可是戴伯伦毕竟不是情报工作人员,在面对日谍的情况下,难免会留下痕迹。

    所以也不敢贸然尝试。

    如果日谍先一步发现,可能会逃之夭夭。

    因为想要抓捕御木孝太带队的日谍小组,现在情报科都不太想要监视这个六个嫌疑人,毕竟你监视就有可能被察觉。

    被察觉就等于暴露。

    不可能再通过暗中监视他,获取御木孝太的线索。

    朱越此时开口说道:“我们现在最好能直接锁定这个日谍的身份,从而还不会被对方察觉,然后集中力量监视他,掌握御木孝太的线索,是最优的选择。”

    集中力量监视。

    就是安排能力最强的人。

    防止暴露。

    可是现在有六个嫌疑人,如果都要监视。

    你根本不知道应该将重点放在谁身上?

    那么可能会导致你的人员安排出现问题。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监视对方,不被对方发现。

    龙昊问道:“如何在对方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锁定身份呢?”

    “还是手稿。”宋书堂说道。

    现在说一千道一万你都要依靠手稿。

    这是他们现在手里掌握的为数不多的线索,你必须要利用。

    可是如何拿到这六个人的手稿。

    且还要拿的非常的悄无声息。

    这就是一个技巧问题了。

    朱越看了一眼资料说道:“这六个人在公使馆内所负责的工作都不同,但有两人是翻译,他们翻译结束之后的文件会送到各处去,我们不妨先从外部拿到这两个人的手稿,通过对比看是否一致。”

    这确实是一个办法。

    就算找不到日谍,也可以排除两人。

    龙昊立马说道:“我这就去找。”

    这些手稿非常好得到。

    外交部就有。

    龙昊晚上就将文件拿回来。

    然后交给军统局内负责笔迹甄别核对的专业人员负责。

    军统局内也有专好此道的人存在。

    毕竟有些人会在传递情报的时候,刻意更改笔迹。

    但是有些习惯,和下意识的落笔风格是很难改的。

    所以也能通过蛛丝马迹辨认出来。

    但这就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负责。

    普通人是没有办法察觉的。

    军统局内精通此道的人并非情报科,而是图书室的人。

    年纪挺大的。

    好在每天也就是在房间内整理整理书籍之类,工作不重。

    通过他的辨认。

    龙昊找回来的两份手稿已经排除。

    并非出自同一人。

    那么嫌疑人就剩下四人。

    “居然不是翻译。”龙昊说道。

    原以为翻译的可能性最大。

    没想到现在居然是被率先排除了。

    那么剩下四个人。

    两个人是公使馆内的外国人,两人是中国人。

    他们的手稿获取存在一定的风险。

    难倒是不难。

    就是怕打草惊蛇。

    没办法继续调查御木孝太。

    龙昊此刻说道:“我们与其这样不如干脆利落一点,毕竟能在审讯室不说只言片语的人是少数,说许他会选择开口呢。”

    这句话说的没错。

    抓人审讯。

    不开口的概率很小。

    可朱越、宋书堂都担心遇上这个小概率。

    到时等于给御木孝太提醒,只怕日后再想抓人,难如登天。

    ‘新府计划’再给你整个大动静,国府更是颜面无光。

    那可就是需上加霜。

    沈渌水、鲍意伟可是命令情报科,必须要破获御木孝太所带队的日谍小组。

    毛主任、戴老板也知情此事。

    必然也是如此目的。

    宋书堂思考后说道:“不要急。”

    调查工作就是如此。

    不可着急。

    “回去再商议一下。”朱越说道。

    三人再度回到朱越办公室内。

    朱越先开口说道:“有所顾虑但是不能不查,陷入僵局对我们没有任何帮助,赌对方能不能忍受住刑具,起码还有一半的机会。”

    听到朱越和自己想法一致,龙昊说道:“盯梢调查吧。”

    宋书堂说道:“此人深得土肥原贤二信任,只怕不会轻易开口。”

    判断一个人会不会开口。

    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就能得到一点答案。

    这个人显然不是容易开口的类型。

    朱越也想要保险,可现在只要调查必然存在风险。

    就在大家思考之际,朱越突然说道:“我们干脆让公使馆内提交一份工作汇报不就行了。”

    公使馆内也会有工作汇报。

    让公使馆内的所有人都写。

    到时候交给戴伯伦。

    他们从戴伯伦处获取,就可以了。

    毕竟这些事情之前确实是戴伯伦负责的。

    “公使馆内部的工作总结,那都不是汉字。”宋书堂说道。

    这是内部流通的东西。

    自然是方便戴伯伦等人查看,以及留档。

    那怎么可能用汉字书写呢。

    就算是中国人,也要用戴伯伦他们国家的文字来书写。

    你现在突然更换要求,日谍必然心生疑虑。

    但龙昊突然拍手从凳子上站起来说道:“我们为什么不让报社发起一个征文活动呢,征文主题就是异国他乡山城所见,其目的就是帮助国际上的人,用外国人的角度了解山城,在山城内的所有外国人都可以参加,获奖的可以登报和拿到奖金,同时外交部邀请各个大使馆、公使馆人员参加,且如果他们的人员获奖,可以得到更多的奖励。”

    发起活动。

    然后邀请参赛。

    戴伯伦里应外合让公使馆内的人都写一篇。

    这个不奇怪。

    毕竟戴伯伦喜欢参加各种活动。

    而且因为要送来报社参加评比,那肯定是要翻译成中文。

    这个办法麻烦是麻烦了一点,但胜在安全。

    而且摊子铺得很大,不用担心被怀疑。

    其次就是现在伪政府的事情,加深一下国际上的认知度,确实也挺好。

    一箭双雕。

    不过宋书堂却说道:“因为只有外国人参赛,其余两个中国人是不能参赛的。”

    “我们大不了就两个两个排除,如果都排除了,剩余两人我们干脆直接监视算了。”龙昊觉得。

    六个人不好监视。

    四个人不好监视。

    但就剩下两个人之后,情报科还是有自信挑选出来足够的人手,负责这件事情,还能保证不会被对方发现。

    情报科成员自然都会跟踪盯梢。

    可日谍能力很强,不被发现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盯梢两人不难。

    但宋书堂说道:“可我们还没有确定对方一定是日谍,盯梢可能是错误的道路。”

    你现在只是怀疑公使馆内有日谍。

    可能性很大而已。

    在不确定对方一定是日谍的情况下,你这个盯梢就难了。

    只是朱越觉得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他说道:“让公使馆全部人员都参与创作,然后署名全部给外国人就行了。”

    “还能这样?”龙昊问道。

    “有何不可。”朱越笑着说道。

    这种东西不就是这样。

    谁说不能找代笔。

    戴伯伦想要获奖,想要增加自己的履历。

    要求公使馆的人都写。

    不行吗?

    然后挑选出好的,署名给自己也罢了,给下面的外国人也罢。

    这不奇怪。

    如此一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宋书堂说道:“那就着手安排吧。”

    “让文化部的人出面发起这一次的活动。”

    “让科长和他们说。”

    “我去见科长。”

    朱越很快从沈渌水办公室回来。

    表示这件事情已经说清楚,沈渌水会联系文化部,他们等消息就行。

    效率非常高。

    等到

    朱越说道:“科长打电话给文化部,他们原本也正打算开展有关这方面的活动,所以算是一拍即合,文化部打算这两日就开始公布有奖征文活动。”

    果然在

    而且因为是政府在背后推动,所以传播的很快。

    主要是奖励也很诱人。

    获奖的外国人直接获赠一处房屋的使用权。

    而且是在城区内。

    这在现在寸土寸金一屋难求的山城城区,可是非常难得的奖励。

    而且还有其他的一些嘉奖。

    一时间不少外国人都欲欲跃试。

    毕竟不是每个外国人在山城,都有好的地方住。

    很多人也住的很差。

    而且这个房屋并非是小房子,是一个二层小楼。

    房间有好几个。

    就算是出租房间,也能收好几分房租。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情报科是为了调查日谍。

    文化部则是需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他们来赞美山城。

    毕竟评奖你写批判性质的,哪能获奖吗?

    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情报科方面也通知戴伯伦,告诉他让公使馆内的人都参与创作。

    戴伯伦做出这样的要求,公使馆内的人都不奇怪。

    他们都明白戴伯伦的性格。

    以及想要做出成绩的想法。

    史帕希得知这件事情,在办公室内嗤之以鼻。

    觉得戴伯伦就是上蹿下跳的太厉害。

    但他也没有阻止。

    毕竟外交部方面确实也邀请他们各公使馆、大使馆参赛。

    想要他们赞美一下。

    史帕希同样不屑。

    天天被轰炸有什么好赞美的。

    无非还是赞美精神不屈。

    史帕希可不想如此赞美别人,但此前他出尔反尔,虽然国府不能将他怎么样,但也是不好看的。

    那么有关外交部的这一次邀请,他就不好拒绝。

    所以戴伯伦的决定他没有去管。

    若是真能获奖。

    也还是不错的。

    毕竟他在城区内都没有住所,下面的人不管谁获奖,这房子他还不能住了?

    这个速度就比较慢了。

    因为这个征文的时间很长。

    毕竟要有足够的热度。

    给大家足够的时间。

    毕竟创作不简单,尤其是外国人来创作,可能还需要找翻译,翻译出准确的内容。

    这就导致情报科需要等。

    戴伯伦可以要求大家都参赛。

    但是不能催着大家交稿。

    毕竟时间还很富余,大家还是在工作之余创作,你催的太急就很奇怪。

    情报科也专门叮嘱戴伯伦,不要催的太着急。

    如此一连等待七日。

    征文时间是二十天,评选时间七天。

    从发布有奖征文到公布获奖作品,一共二十七天。

    但交稿时间只有二十天。

    所以七天来个初稿。

    看一看再修改修改是比较合理的时间。

    所以公使馆内也陆续有人交稿。

    有些人直接就交了,自然是完成任务,根本没有觉得自己会获奖。

    有些人则是打算好好修改。

    想着要获奖。

    所以

    戴伯伦也通过情报科成员,将稿子送了过来。

    让图书室的人对比笔迹之后发现不是。

    这个人是外国人。

    现在还有三个嫌疑人。

    在

    戴伯伦交给情报科成员,那会情报科对比之后,发现还不是。

    是一个中国人。

    也就是说现在还剩下两个嫌疑人。

    一连等到

    这两人才算是交稿。

    戴伯伦拿到稿子之后,就先判断他们的笔迹和平常是不是一样,这是情报科交给他的任务。

    戴伯伦虽然不太明白这些东西。

    但因为之前看过他们的字迹,如果变化太大,肯定还会有所察觉。

    后发现没有问题,送给情报科。

    再次去找图书室的人。

    但这一次此人拿着放大镜,对着纸张看了又看。

    将手中放大镜放下说道。

    “这个是同一个人写的。”

    “确定?”朱越听到这个话有些兴奋。

    “这种东西我不会看错的。”

    “谢谢。”

    “抓捕日谍,我也要尽力不是。”

    感谢了之后朱越等人带着稿件回到情报科。

    这是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