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1章 知不知情

    大殿之上,大皇子萧子云装模作样的端坐着,自从皇帝被软禁,他便一直以太子的身份监国,代理朝政,虽然所有的事情他都做不得主,对于朝臣的奏报,更不知如何应对,每次都只是小心翼翼的看陈国公的眼色行事!

    “启禀殿下,前段时日运往边关的兵器军马,如今不仅未送到目的地,反而转头向着京都返送了回来!这锦州知府如此行事,究竟事出有因还是别有用心,望殿下明察!”

    听到这消息,站在最前排的陈国公脸上不禁闪过一丝疑惑,而后便是愤怒。

    “边关战事在即,他竟敢擅作主张!如此胆大妄为,若是延误军事,他可担待得起!”他皱起眉头呵斥道。

    “锦州知府怎会有这么大的权力?”萧子元对政务并不精通,问出这话并不让人意外。

    谏议大夫惯会察言观色,虽对太子受人操控,懦弱无能的样子嗤之以鼻,却不得不详细通禀。

    “启禀殿下,战时向边关运送物资,因路途遥远,士兵常因疲惫而懈怠。为减少路途中的损耗,也为了保证运送的时效,通常会在锦州那里做一个交接,由锦州接手后,继续日夜兼程,直至物资送到。”

    “可此次物资送到锦州那里,锦州知府却拒接了,如今,战事一触即发,若是物资送不到......”话至此时,谏议大夫突然闭了嘴。

    陈国公忍不住回过头看他,却见他眼睛不眨的盯着放在太子面前的奏本……

    锦州知府顾阑从来都是个谨慎的,为官这么多年更是寻不到错处,拒绝接管武器军马?倒不像是他的作风,难道那奏本是顾阑呈上来的?若是......那其中必定会提及原因,陈国公捋顺着胡须,也开始盯起那奏本来。

    太子只在片刻间心领神会,颇为谄媚的说道:“这……陈国公,不如你来替本王看一眼奏本吧!”说话间还不忘起身,拿起奏本走到陈国公面前,递了过来。

    尽管群臣心中觉得此举不妥,奈何陈国公却不觉有异,他理所应当的接过奏本翻阅起来……

    咔!奏本霎那间便被陈国公合上。让一众想要透过陈国公的反应猜测奏本之中所写内容臣子们大失所望,甚至,没有从陈国公的脸上看出一丝异样。

    “请殿下恕罪,老臣突然觉得身体不适……”

    这又是什么情况,方才这人不是才因为兵器被送回京大发雷霆,此刻,他不仅不急着解决,反而想着离开……边关那么多将士,没有了兵器粮草的支援要如何打仗?

    “快……来人!送陈国公回府……”

    “不必了!”陈国公大手一挥,直接转身大步流星的走了。

    群臣满怀期望的看向殿中的太子,满心以为太子或许会说点什么,哪怕吩咐下去严查此事也是一种交待。

    “那......今日便这样吧……退朝!”

    萧子云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深深地刺痛了方才心怀希望的臣子们,大殿之上充斥着群臣的叹息声......现在看来,当初皇帝立大皇子为太子确实是不明智的选择。只如今,难道真要让那企图谋权篡位的阴谋得逞?

    坐上了回府的轿子,陈国公的眉头久久不曾舒展开来。

    那奏本里写道:“驽马铅刀,粮草全无,如若兵败,谁之过?”

    兵马粮草,一旦涉案便是株连九族的重罪,想那罗家从来谨慎有余,不该出现差池……联想到前几日,身边的探子来报说偶然看见二皇子与罗家三爷有过接触,他的心中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去二皇子府!”他吩咐道。

    抬轿人依言,立刻转变了方向。

    听到下人通报陈国公来访,萧子元行至前厅,却见来人来回踱步,坐立不安的模样。

    “陈国公这是刚下朝?”他一边说话,一边背着手进门,于主位坐下。

    “战时物资可是你动了手脚?”

    陈国公脸上的急切与不悦显而易见,对于这番质问,萧子元似乎也并不意外,他没有急于回答,只是端起手旁的茶盏,品尝着刚刚沏好的茶叶。

    看着萧子元的一举一动,陈国公心里便有了答案,虽早有猜测,奈何真相揭晓还是让他脑子嗡嗡作响。

    满腔的怒意正不知如何发泄,却见一丫鬟上前斟茶,他抬起脚,便将那人踹翻在地,热汤浇在那丫鬟手上,瞬间起了烫脱了一层皮,只二皇子府规矩大,那丫鬟也不敢喊叫,只能忍痛收拾好地上的残渣,快速出了门。

    萧子元见了却是一笑,“国公爷竟这么大的反应,倒是让本王意外了。”

    “如今你闯下大祸,却还不自知,这些年我算白教了你!你难道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糊涂!糊涂啊!”

    “哼......唇亡齿寒?”

    见萧子元一脸不屑,陈国公虽怒意难消,却碍于身份不能对其斥责。他长长吁了一口气,企图让自己平静下来。不料萧子元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他差点晕死过去。

    “陈国公还真是老道,这么多年隐藏之深,着实令本王刮目相看啊!”

    “你......殿下这是何意?”

    “何意?哈哈哈......”萧子元站起身,缓缓来到陈国公面前,满是嘲讽的盯着眼前这位鬓间花白的老者,想着这些年来对他事事倚仗,却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上的屈辱,实在是恨意难消。

    “国公爷这般心急,究竟是替本王心急,还是替我那位三弟心急!”

    “殿下何出此言?这些年老臣难道不是一心在为殿下谋划?”

    “为本王?都过了这么久了,陈国公可查到了萧子晟的下落,可有你那逆子陈昭的消息?陈国公还要装到何时?若不是本王留了一个心眼,亲自派了一直暗卫沿路巡查,或许直到此刻还被你蒙在鼓里,在你那位好儿子的一路护送之下,萧子晟一行人早已到了边境,他投靠的可是国公爷岳丈一家啊,国公爷还有何话可说!”